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滑坡是危及高速公路施工及运营安全的重要隐患,弄清其成因是处治滑坡的关键。以杭兰线巫奉高速公路0502工点滑坡为例,分析其滑坡性质和变形特征,结合地质勘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滑坡形成的原因,并通过计算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评价,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梅河高速公路沿线不良地质现象较多.施工期间少数边坡出现了滑坡病害的情况,分析了K110边坡滑坡的产生机理以及采取的加固模式,提出采用注浆钢花管技术对边坡滑坡进行处治的措施。实体工程的应用表明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航道工程中膨胀土边坡滑动失稳是一种常见破坏形式也是处治较为困难的一种地质灾害。本文依托芜申线东坝段膨胀土滑坡地质灾害研究的试验数据,深入挖掘出导致滑坡灾害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积累治理膨胀土滑坡的经验并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4.
李佐 《中国水运》2014,(9):281-282
对怀通高速公路某路堤滑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置措施,运营及监测结果表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处治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5.
以郑州中原区小岗刘城中村3#地块13.5m深的基坑支护工程为实例,根据现场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不同坡段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支护方案,经济合理。观测结果表明,各剖面均是安全稳定的,为郑州市西南区域类似工程的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贵州省都匀至新寨公路改扩建工程第一合同段YK147+340~YK147+620段滑坡的形成条件及形成机制,在取得地勘资料及试验参数的情况下对该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并计算其剩余下滑力,提出实行动态设计、动态施工及采用框架锚索、抗滑桩、钢管桩等综合治理方案。实施通车后取得了良好的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几种隧道浅埋滑坡地段施工处理方案的分析及综合比较,提出采用隧道内部径向注浆、加强支护同时加强辅助措施的方案。施工期间监控量测数据表明,洞周初期支护收敛稳定。  相似文献   

8.
王炜正  吉明 《水运工程》2018,(8):154-159
深厚软土地基对深基坑支护结构影响巨大,支撑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基坑开挖的安全和经济。结合某LNG工程实例,对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结构受力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基坑底板厚度、支护墙折角对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并对内支撑的传力距离进行分析,总结了柔性支撑设计及施工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为类似支护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地下厂房顶拱是永久结构,传统的做法是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不允许顶拱围岩在衬砌后变形,属于刚性支护范畴;而锚喷支护技术是将围岩当作承载的主体,允许围岩变形,属于柔性支护范畴。将柔性支护技术应用于柳洪水电站地下厂房顶拱永久性支护,是地下厂房支护技术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其应用效果备受各方面关注。工程于2004年6月1日~2004年9月17日施工完成,经过二年多的观测结果显示,柳洪地下厂房顶拱围岩变形逐渐减少,趋于稳定,达到预期效果,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其成功经验可资同类型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0.
魏东 《中国水运》2010,(1):170-171
文中以某长大隧道的一处坍方为例,详细阐述了坍方的发生过程和施工处治方案,并分析了塌方原因,说明了隧道不良地质段施工时应重视水的处理和初期支护的重要性,可供隧道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简支梁、连续梁及简支转连续梁桥受力特点和单支座、弹性双支座及刚性双支座简支转连续梁的静力学和动力学特点。利用弹簧单元来模拟双支座简支转连续梁桥的计算,并通过工程实例实测数据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证明弹性双支座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单向格栅软体排是一种以单向格栅为受力构件,自下而上由反滤土工布、单向格栅和混凝土压载块3部分组成的新型软体排结构。以长江中下游护底工程为应用场景,利用有限元法模拟单向格栅软体排在顺水沉排施工条件下的受力特性,发现随着相对移船位移、水深、水流流速和压载质量的增大,单向格栅软体排体的最大应力逐渐增大;随着水流方向与沉排方向夹角的增大,单向格栅软体排所承受的最大应力逐渐减小。在各种顺水沉排条件下,铺排船翻板下端处的单向格栅软体排受力最明显,且软体排承受的最大应力位于翻板下端的软体排宽度方向上距离两侧边缘约1 m的位置,软体排中间部位受力较小。结果表明:单向格栅软体排所承受的最大应力远低于其抗拉强度,该新型软体排结构在长江中下游护底工程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相对于传统的加筋软体排,单向格栅软体排可减少20%以上的排布成本。  相似文献   

13.
我国液体化工品商业罐区的发展,要求配套码头的工艺设计更为合理,装卸货种更为广泛,操作更灵活。结合工程实际经验,归纳总结液体化工品商业罐区配套码头工艺流程设计、管道布置和材料选择的主要考虑要素,并给出典型的工艺流程和码头操作平台管道布置方式,为液体化工品码头的工艺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依托工程的软基需进行碎石桩处理的技术要求,对工程的特点和气象窗口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对不同碎石桩施工方法和装备的研究,结合工效分析,提出一种以自升式平台作为载体的新型碎石桩施工平台。  相似文献   

15.
选取广州港某扩建码头中使用的柔性靠船桩作为工程实例,采用P-Y曲线法,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柔性靠船桩进行受力分析;同时土体采用Mohr-Coulomb模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建立实体土单元与柔性靠船桩相互作用模型进行桩的受力复核,并将二者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较为合理的设计成果,为港工设计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颖  杨平 《船海工程》2011,40(3):52-55,58
针对航道整治工程中软体排的铺排施工过程,分析软体排在静水沉放过程中的受力,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模拟计算,以分析排布的实际受力大小及受力分布。结果表明,排布受力状态沿宽度方向上的分布具有明显不均匀性,须在软体排排布设计及实际铺排施工时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齐红丽  李涛  马相龙  吴承勇 《船舶工程》2020,42(S1):110-114
从扭矩标准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发,介绍了支承在扭矩标准装置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目前高精度扭矩标准装置常用支承技术即刀口支承、气体支承的应用现状及特点比较,提出了一种新的支承技术,即挠性支承。挠性支承与刀口支承相比,具有无摩擦、扭转中心稳定、高灵敏度的特点。与气体支承相比,结构简单、低成本,如果合理设计可以达到较高的承载力。因而把挠性支承应用于扭矩标准装置作为杠杆力臂的支撑、旋转部件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可满足船舶行业对扭矩标准装置高承载、高灵敏度的需求,应用于航空、航天系统可满足其对扭矩校准小量程、高分辨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深入分析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管理粗放化、生产资源利用率低等弊端的基础上,运用精细化、效益型管理思想,借助计算机辅助手段,提出一种能够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科研项目管理的柔性量化管理方案。据此可清楚、准确掌握未来各个时间段的工作量与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源匹配情况,进而达到合理调整,优化科研项目生产计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介绍了承载力锚杆静压桩在一项目的应用,详细介绍了锚杆静压桩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