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防止或减少汽车碰撞对驾驶员的伤害,吸能转向柱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通过对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反作用力和碰撞时方向盘下缘所受撞击力的分析,结合碰撞中不同情况下乘员头部和胸部对转向柱的撞击情况,确定了不同工况对吸能转向柱临界压缩力设定的影响,并最终指出如何结合安全带的选用及安全气囊的匹配情况来设定吸能转向柱的临界压缩力。  相似文献   

2.
锦琳 《汽车与安全》2003,(11):47-49
有安全才能走更远,这话对于汽车制造进行和汽车使用者来说都具有深刻的意义。提起汽车的安全性能,很多人都能说出一大堆的东西,如安全带、安全气囊、ABS、EBD、吸能车身、可馈式转向柱等,但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说,真的完全了解并能正确使用这些安全设备吗?  相似文献   

3.
转向柱的安全设计: 缓冲式转向操纵机构从结构上能使转向轴和转向管柱在受到冲击后,轴向收缩并吸收冲击能量,从而有效地缓和转向盘对驾驶员的冲击,减轻其所受伤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安全气囊系统(SRS)是一种安全设备,与安全带一起使用时,用于在正面碰撞超过一定极限时保护驾驶员和乘客。飞度轿车安全气囊系统由安全传感器和撞击传感器、转向线盘、驾驶员安全气囊、前排乘客安全气囊、安全带张紧装置和前撞击传感器等组成。SRS系统组件的位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对机动车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上路行驶的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坐的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有关统计表明,驾驶员系安全带时车辆事故的伤亡率为20%,未系安全带时则达到了80%。笔者最近无意中发现,地方驾驶员绝大多数都能在行车中严格按要求系好安全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不使用安全带已经成为导致事故中伤亡的重要原因。可以预见,如果没有道路交通法规的制约,驾驶员主动使用安全带的意愿将会非常低。但是安全带作为一个减少伤亡的安全保障系统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汽车安全带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带来的损害。研究主要针对汽车安全带的使用情况,对西安地区高速公路驾乘人员的安全带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分析了驾乘人员的年龄、性别、收入对于安全带的使用情况影响。  相似文献   

7.
《驾驶园》2014,(3):48-51
<正>随着道路上的私家车越来越多,新闻报道中出现各种交通事故的频率也大大增加了。我也是一名驾驶员,现在来谈一谈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注意事项,希望能对驾驶员朋友的行车安全有所帮助。一、安全带保安全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很多驾驶员朋友不以为然的问题。在城市道路上行驶,我个人认为系安全带大部分是应付交警,实际作用并不大,而在高速公路上,系与不系安全带却会在事故发生时产生  相似文献   

8.
美国汽车召回制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美国执行召回制的条件 1.1汽车或车辆的装备系统(含轮胎)不能完全符合美国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 美国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设定了各类机动车辆与安全相关的各种零部件及系统(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系统如制动系统、轮胎、照明系统等,二是保证在车辆发生事故后能够保护驾乘人员免受伤害或减轻伤害程度的系统,如安全气囊、安全带、儿童约束保护系统、吸量转向柱,摩托车驾乘人员头盔等)的最低性能要求,它们适用于一切在美国注册生产和销售并在美国各种道路和高速公路上使用的车辆.  相似文献   

9.
金刚以钻石切面棱线为主轴的锐利造型,形成大气硬朗的整车风格。晶莹剔透的钻石前灯,凌厉身线、风驰干练的侧身,风尚大气的后尾,演绎出大方、现代的阳刚之气。主动方面,金刚拥有 ABS EBD、倒车雷达、高位刹车灯等配置;被动安全方面,采有撞击吸能区 CAE 车身设计、全金属封闭式承载车身、高张力钢板、复合式侧防撞钢梁、天窗强化钢梁、前后口字钢梁、多层焊接技术、前座防护气囊、防爆防漏塑钢工程油箱、前座预张紧式安全带、可溃缩式转向柱、下沉式发动机设计等。类钛金属的整合式中控台,简洁大方。中央显示屏从转向柱上方移到仪表台中央,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减少了驾驶员视线的偏移。亮度可调式仪表显示,辨认更方  相似文献   

10.
系好安全带,确保行车安全。安全带能提高安全系数是一个常识问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更是一个很多驾驶员朋友很不以为然的问题。尤其是部队驾驶员更要引起高度重视。笔者发现,许多驾乘人员在城市道路驾乘车时,喜欢将安全带用夹子等物品固定至一定宽松长度,使安全带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了。对城市道路行车而言,其危害性不会马上显现,  相似文献   

11.
安全带是汽车上安装最普遍,也是最实用的一种保护驾驶员及乘客的有效安全装置。当汽车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制动时,安全带能将驾驶员及乘客缚在座椅上,从而避免因惯性前冲而受到伤害。经碰撞实验得知,如果汽车以50km/h的速度撞到一个刚性物体时,驾驶员若不系安全带,那么他将以80~100倍体重的力量撞向转向盘和风窗玻璃,相当于从3层楼的高度掉下来的冲击力,会致人死亡的。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汽车上所使用的被动安全装置主要有安全带、防撞式车身和安全气囊等。安全带与安全气囊有效配合使用,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驾驶员和乘员的受伤程度,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安全》2016,(11):34-35
一般所谓的被动安全性包括车身结构强度、内饰强化、系能式转向柱、乘员约束系统、内饰件抗燃性及与人体生物力学特性等有关内容。为避免或减轻人员在车祸中受到伤害而采取的安全设计称为被动安全设计,如安全带,安全气囊,车身的前后吸能区,车门防撞杆都属被动安全设计。  相似文献   

14.
<正>《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对系安全带问题的规定: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行驶时,驾驶人未按规定系安全带的,一次记2分。国内外安全带使用相关法律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员、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安装安全带的车辆,驾驶员和前排乘车人必须系安全带。不系安全带,将被处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英国英国对不系安全带的罚款额度以"定额罚单"的  相似文献   

15.
日本高田(TAKAT)集团是全球著名生产汽车被动安全系统(安全带、安全气囊、儿童安全座椅等)的制造商之一。主要产品有驾驶员侧安全气囊(双气囊)前排乘员侧安全气囊、前后排安全带、侧面安全气囊(双级气囊)、侧面帘式安全气囊、行人头部安全气囊、发动机罩弹出装置、电动安全带、儿童安全座椅、膝盖保护用安全气囊、卫星传感器等。  相似文献   

16.
大众EOS     
《世界汽车》2007,(3):32-32
2006年上市的EOS是大众旗下第一款三片式硬顶电动敞篷跑车。该车配有驾驶员与乘客双安全气囊,侧面胸部及头部保护气囊,前排安全带提醒装置、前后排安全带限力器等齐全的安全配  相似文献   

17.
陆地巡洋舰4700安全气囊系统(SRS)由转向盘和乘客气囊总成、中央控制碰撞传感器总成、气囊控制警示灯及左、右安全带预紧器等元件组成(如图1所示)。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前气囊传感器将振动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传输给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经分析判断后发出指令引爆安全气囊及安全带预紧器,吸收驾驶员和乘客的冲撞能量,保证乘员安全。  相似文献   

18.
天气渐暖,夏季来临,驾乘人员由于种种原因不想系安全带,女性驾驶人尤甚。殊不知,安全带对行车中突然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时,对驾乘人员具有多么重要的保护作用。首先,在正常行驶中,系有安全带能给驾驶人员一定的约束感,对其起到一定的提醒与警示作用,以集中精力安全驾驶。  相似文献   

19.
柳实 《汽车与安全》2014,(12):126-130
汽车安全带起到了约束位移和缓冲的作用。安全带能吸收撞击能量,化解惯性力度。千万不要以为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我们能通过抓住车身,就保护到自己的人身安全。相信汽车安全带,翻车时它能够减少80%的伤害程度。一、汽车安全带的产生安全带的产生早于汽车。早在1885年,安全带就出现并使用在了马车上,目的是防止乘客从马车上摔落。  相似文献   

20.
正面碰撞不同身材乘员保护约束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研究对50百分位男性乘员实现最有保护的约束系统,应用到5百分位女性乘员和95百分位男性乘员情况下的保护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根据乘员的身材调整气囊排气孔的面积、座椅安全带限力器水平的智能约束系统,设计了吸能压溃式转向柱,对不同身材乘员的保护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