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低碳铬钼钢ZG25MnCrNiMo钢和25CrMo4钢在不同温度下等温淬火的组织与性能.分别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钢的微观组织和冲击断口形貌.结果表明,两种低碳铬钼钢在较低的等温温度下得到均匀的下贝氏体组织,此时抗拉强度和冲击功均达到最大值;等温温度升高,组织变得粗大,性能下降,形成粒状贝氏体组织.ZG25MnCrNiMo钢等温转变形成贝氏体后综合性能下降,而25CrMo4钢等温转变形成贝氏体后宏观表现为强度高韧性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淬火、回火温度、冷却介质对锰硼白口铁机械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硬度随淬火温度提高出现峰值,峰值位置随淬火冷却速度增加向温度低的方向移动;回火硬度随回火温度升高在250℃出现峰值,回火温度高于480℃后硬度显著降低;残留奥氏体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减少,430℃回火残留奥氏体基本消失,转变产物为贝氏体;淬火回火提高强韧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和中温等温时间对 Cr7Mo3V2Si 钢经中温转变后的硬度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奥氏体化温度升高,钢的硬度不断增加,下贝氏体晶粒急剧长大,随中温等温时间的延长,下贝氏体量增多,钢的硬度下降,超细化多要强韧化热处坤使 Cr7Mo3V2Si 钢的冲击韧性显著升高,使 Cr7Mo3V2Si 钢制 M12六角螺母冲头的使用寿命超过1万件.  相似文献   

4.
通过拉伸、弯曲、冲击、硬度和金相组织分析等试验,对手工电弧焊焊接WELDOX960E高强钢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hoenix SH Ni2 K130焊条、手工电弧焊焊接WELDOX960E高强钢时,可以获得拉伸、弯曲、冲击性能良好的接头;其焊缝组织为针状铁素体与粒状贝氏体的混合分布;熔合区及粗晶区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和少量白色M-A块区;正火区组织为块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和珠光体;母材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WELDOX960E高强钢焊缝硬度为270 ~ 300 HV,且距离熔合线30 mm处出现软化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典型冷作横具钢65Cr4W3Mo2VNb,Cr7Mo3V2Si 和 Cr12MoV 经强韧化奥氏体化后的过冷奥氏体中温转变,测定了其中温转变 TTT 曲线,求出强韧化奥氏体化后钢中基体含碳量,得出了奥氏体化温度和中温转变等温温度对下贝氏体组织的影响以及中温转变等温时间对下贝氏体量的影响规律,还得出了部分低温转变对随后中温转变下贝氏体形成孕育和和下贝氏体组织的影响特点,包括连续冷却和等温马氏体转变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通过拉伸、弯曲、冲击、硬度试验以及金相分析等对BWELDY700QL4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YM80-A焊丝焊接BWELDY700QL4低合金高强钢可以获得拉伸、弯曲和冲击性能均良好的焊接接头;其焊缝组织晶界为先共析铁素体、平行排列的无碳贝氏体从晶界伸向晶内,晶内为针状铁素体与珠光体,个别部位有粒状贝氏体.熔合区及粗晶区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和少量M-A组元.正火区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和少量铁素体.BWELDY700QL4焊接接头的硬度值在264~380 HV之间,焊缝处硬度最高,比母材高48 ~76 HV,热影响区虽有软化现象,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M-A岛状组织对12Ni3MoV低温钢焊接热影响区的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焊接热模拟方法研究了焊接线能量对12Ni3 MoV钢近缝区组织变化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粒状贝氏体中的M—A组织是近缝区低温韧性急剧恶化的主要原因。粒状贝氏体中以M—A形式存在的残留奥氏体的两种转变——形变诱发转变和变温转变对韧性有不同影响。前者对韧性有利,是含有多量残留奥氏体的粒状贝氏体组织具有较高常温冲击值的原因。后者对韧性有害,是促使含有多量残留奥氏体的粒状贝氏体组织低温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CuPb24Sn4合金粉末与钢烧结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铜铅合金粉末填入20钢管内,经300、400和500MPa压制压力成型,在温度为700℃,保温时间为20、40和60min条件下进行烧结,制得铜铅合金/钢双金属柱状试样.利用SEM观察了双金属结合界面显微组织及结合状态,采用剪切强度试验方法研究了双金属界面剪切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合金层中的铅由网状结构向块状结构转变,并且这种转变所需时间随压制压力的增大而缩短;保温时间为60min时,界面结合为铁铜相互扩散的冶金结合,合金层的显微组织晶粒细小,铅分布均匀;界面剪切强度随时间的延长和压制压力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金属电弧增材制造过程热循环在线控制困难,导致成形组织不均、力学性能低下的问题,以辙叉用贝氏体钢为成形材料,研究了不同整体后热处理工艺对其电弧增材制造试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对热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去应力退火后的电弧增材制造试样力学性能较差,且存在各向异性,经290 ℃等温淬火与280 ℃回火处理后,试样微观组织由回火索氏体转变为下贝氏体+回火马氏体,抗拉强度提升39%,屈服强度提升61%,断后延伸率提升29%,冲击韧性提升17%,硬度提升20%,且各向异性特征大大缓解,材料组织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正火、回火对Q460E低合金结构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20℃正火后的组织为细小的M-A岛弥散地分布在细小的贝氏体铁素体条间,从而决定了该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200℃到500℃范围内回火,力学性能相对较为稳定且具有较高的强韧性,屈强比较低.600℃回火时力学性能相对较低,但也要比GB/T1591-1994规定的该钢的强韧性要高.分析认为强韧性降低幅度相对大的原因主要是粒状贝氏体的分解、碳化物的析出长大球化,分布在条状铁素体边沿,犹如上贝氏体,以及碳化物在晶界分布.200℃回火能够获得较高的强度和突出的韧性.回火过程就是粒状贝氏体分解变化,碳化物析出长大球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