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动力学分析软件Simpack建立了风力机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Airfoil Prep计算翼型的失速特性,采用Turb Sim生成风场文件后对风力机动力学模型加载和仿真.以3MW风力机为例,其中叶片运用新的翼型族WTNew,对整机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固有频率,对风力机加载风场,仿真分析得到风轮倍频频率,绘制Campbell图,判定风轮上可能发生共振的频率范围.最后通过对风力机时域仿真结果的分析,进一步甄别风轮振动幅值较大的频率,为对影响风力机传动系统振动因素的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识别盘式制动器制动盘的重根模态,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制动盘仿真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取制动盘固有频率及模态振型,采用节圆-节径描述制动盘的9阶模态振型,识别重根模态.通过锤击测试法对制动盘进行试验模态分析,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各阶模态固有频率的最大误差未超过5%,验证了制动盘存在重根模态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分析两种结果存在误差的原因.重根模态的识别可为分析制动盘振动固有特性、降低制动器振动噪声及优化设计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新型高寒抗风沙动车组CRH2G七车车体,利用ANSYS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计算,获取车体前4阶整车模态参数,并与运行模态试验测试结果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根据模态仿真分析结果,得到车体振动频率和振型等固有参数,同时也验证了CRH2G型车体最重要的一阶垂向弯曲振型对应的固有频率大于10 Hz,符合设计标准要求,为车体振动性能改进及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客车的动态特性决定了客车的舒适性、行驶安全性,并且影响着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针对某混合动力客车的动态特性,创建该混合动力客车的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车体固有频率和振型;以发动机振动为激励,进行谐响应分析,监测并得到车身不同位置的振动响应数据;为后续优化车身结构、解决车身振动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有限元软件Hyperworks建立某汽车座椅骨架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得到骨架的固有频率及模态振型。通过模态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研究了蛇形弹簧的模拟方式,发现蛇形弹簧的预紧力对座椅蛇形弹簧部分振动影响较大,为汽车座椅有限元模型的后续分析提供了仿真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EQ491型发动机油底壳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法得到了油底壳模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运用模态实验技术,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在原始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对油底壳模型进行约束模态分析,验证了油底壳结构的合理性,即油底壳固有频率远大于发动机机体激振频率。  相似文献   

7.
重型货车车架模态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某货车车架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和静动态理论,运用ANSYS软件建立车架有限元模型,并对车架进行模态模拟分析,得到车架的固有频率及对应的各阶振型之间的关系.采用固定式激振器,单点激振、用多点拾振方法对车架进行模态试验,得到车架的固有频率及对应振型的关系.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车架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以某轻型货车为研究对象,基于HyperMesh和ADAMS建立整车刚柔耦合模型,主要包括柔性体车身模型及前/后悬架、转向系等刚体的模型。基于路面激励的随机振动仿真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下车架放置货物处的加速度时间历程及功率谱图,计算出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评价结果表明:所建的刚柔耦合整车模型正确,该型货车在正常行驶时的振动特性较理想,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振动较小。  相似文献   

9.
以某客车为例,建立了该客车车身骨架的有限元模型.对整车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车身的第十三阶振型至第十六阶振型中,车身结构模型的中后段变形较大,尤其是发动机底架后段变形较大,当外界激励频率接近固有频率时,会发生共振;当外界激励频率在50,91 Hz时,车身骨架结构模型中后端和尾部振动的幅值较大,该激...  相似文献   

10.
振动是结构经常面对的问题之一,因此了解结构本身具有的刚度特性即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将避免在使用中因共振因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谓的模态分析就是确定设计结构的振动特性,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对复杂结构进行准确的模态分析将对结构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故障诊断以及结构动态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用有限元法对关累码头桥吊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10阶模态,并挑选出关键模态,分析了其对结构的影响,最后结合该码头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其基本工况下的振动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