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船坞开挖属深基坑开挖,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实践证明,要保证深基坑开挖过程安全顺利,就必须做好资源入场、基坑周边安全围护、边坡防护、井点降水、第三方监测、应急准备等工作。这些工作在船坞深基坑开挖安全控制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黄振瑜 《水运工程》2015,(4):205-208
止水帷幕是船坞工程中的关键部位,是有效隔断水源确保船坞安全的根本保障。止水帷幕的合理选择直接影响船坞的质量和工程造价。常规止水帷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钢板桩价格高,高压旋喷桩漏水点多,因此新型帷幕的研究应用势在必行。详细论述SMW工法在船坞坞墙和坞口基坑工程中的设计应用及工程实效,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船坞工程建设蓬勃发展,方兴未艾。船坞工程设计与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与发展也日新月异。其中,对船坞围堰工程的止水防渗技术的应用更是不断地推陈出新,工艺繁多,比如有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填骨料升浆砼法、SMW工法、帷幕灌浆法、砼灌注排桩与高喷桩混合法以及钢板桩、地下连续墙等。但纵观目前船坞围堰止水防渗工程的发展趋势。高压喷射注浆法在船坞围堰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凸显重要位置,笔者就高压旋喷(简称高喷)注浆法在招商局深圳抒洲岛友联修船基地船坞围堰工程中的应用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强降水工程在缅甸船厂干船坞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探讨了富水环境下干法建造船坞的工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船坞工程结构设计技术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世纪以来,随着造船工业的迅猛发展,常规的结构型式已较难适应船坞工程大型化的发展要求。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理念创新等系列创新活动,在大型、超大型船坞工程结构设计技术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并应用于工程实际。结果表明,应用创新的结构型式,提高了船坞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缩短了建设周期,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船坞工程在预填骨料灌浆混凝土中,以往的施工经验是采用水泥砂浆作为灌浆材料,以水泥为胶凝材料,掺入细骨料、外加剂和水.阐述通过试验在水泥砂浆中掺入20%或30%的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并应用到两个船坞工程.船坞一次性抽水无渗漏,表明粉煤灰作为胶凝材料的一部分替代水泥是可行的,并可降低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7.
船坞工程结构设计技术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世纪以来,随着造船工业的迅猛发展,常规的结构型式已较难适应船坞工程大型化的发展要求.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理念创新等系列创新活动,在大型、超大型船坞工程结构设计技术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并应用于工程实际.结果表明,应用创新的结构型式,提高了船坞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缩短了建设周期,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田自民  于科 《港工技术》2005,(Z1):74-76
以京唐港地区地质条件为模型,对大口径井点降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大口径井点降水在实际工程应用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水下升浆矿石混凝土在中远6万t级船坞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远船坞底板采用预填骨料升浆砼新工艺 ,叙述了这一工艺在大连中远 6万t级船坞工程中的应用 ,并对关键技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山海关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西区造船坞围堰工程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结合船坞主体及其他永久性工程的特点和现场实际,应用5种止水结构形式,拓展了围堰的综合利用效应,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汤立  宋敏  费飞 《水运工程》2017,(S2):63-65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含水层中进行基坑开挖时,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基坑,较易产生流砂、管涌等破坏现象,甚至使边坡或坑壁失稳坍塌。在基坑开挖前,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工艺,将基坑内外水位降低,从而达到开挖基坑的目的,是常用且较为有效的施工方法。以恒大海上威尼斯排水涵闸施工工程涵闸基坑开挖为例,从方案设计到具体的施工过程叙述轻型井点降水。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要介绍了轻型井点结合塑料排水板复合加固法的施工工艺、使用工况。通过靖江新港作业区公用码头段案例,分析了该加固方法的加固效果。分层沉降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影响深度约为10 m且在4.0~6.0 m深度范围内的加固效果特别明显;固结计算结果表明,加固后地基承载力为256.3 kPa,8~10m深度处的粉砂夹粉土层的标贯击数由加固前的3击增长到5击,地基承载力提高明显,加固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室内土工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物理参数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深井降水较多地应用于船坞、船闸以及大型深基坑工程,降水井在完成排水功能后需进行封堵,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封堵工艺相差较大.本文介绍在渗水量较大、防渗要求较高条件下降水井封堵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根据深井降水设计理论,阐明综合渗透系数和井群性质的确定、基坑涌水量的计算、滤料规格的设计、深井数量的计算、基坑内增加井的意义、以及及时洗井的重要性;结合深井降水工程实践,介绍国外降水设备的选择,并根据PVC井管的特性,探索合理的洗井方法。实践表明,降水效果与理论分析、计算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低能量强夯法在港口工程软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勇 《水运工程》2004,(5):35-40
结合上海外高桥四期工程地基加固,对井点降水联合低能量强夯法在吹填细砂和下卧扰动软土层双层地基加固中的应用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对试验检测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并提出了大面积加固时的施工工艺。试验结果和工程实际应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进一步证明了强夯新工艺对饱和软粘土地基加固处理的适用性,并从工艺角度进一步完善了该套工艺的技术参数内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广州中船龙穴造船基地某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国内首例大面积采用真空-电渗降水-低能量强夯联合的软弱地基加固技术.此工程的成功应用说明,此方法在一定的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比传统的真空预压法具有一定的优势;检验结果表明,真空-电渗降水-低能量强夯联合软弱地基加固技术在地基处理深度要求不大,工期紧张且需要满足一定的承载力要求的地基加固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同时也为电渗法广泛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大面积粉细砂吹填成陆地基加固技术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上海外高桥港区建设的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对不同的吹填粉细砂厚度及不同的下卧层地基,分别采用振动碾压联合动力降水加固技术,低能量强夯联合动力降水加固技术,无填料振冲加固技术进行地基处理。实践证明,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外高桥港区地基加固开辟了一条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陈猛  冯波  钱巍  武坤鹏 《水运工程》2017,(5):163-167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透水土层中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易产生流砂、管涌等渗透破坏现象,地下水控制是确保基坑安全施工的关键。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临海巨厚砂质含水层深基坑开挖深井降水设计方案。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达到预期降水效果,满足干施工要求,该类深基坑采用深井降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针对疏浚底泥的减量化与资源化技术研究成果颇多,工程应用却依然存在较多技术难题。针对疏浚技术成果工程化应用难的问题,对目前疏浚清淤工程常用的疏浚方法、底泥脱水工艺、絮凝药剂的选配以及后期的余水深度处理技术工程应用进展进行总结分析,指出研究成果工程化应用的难点,并对今后疏浚工程管理与研究提出建议:一方面,应加强内河湖库底泥污染基础调查及治理规划,完善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另一方面,应加强设备智能化与自动化研发,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20.
对太巾银铁路地震液化带桥梁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依据太中铁路地震液化带地区的地质特点,详细地分析了地震液化带软上地区桥梁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存在的施T技术问题;提出了真空轻型井点降水、钢管桩围堰和两者相结合的方案来解决太中银铁路地震液化带桥梁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喷砂冒水和滑坡等灾害.通过分析和试验结果的研究表明,在地震液化带区域采用井点降水和钢管桩围堰及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基坑开挖支护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