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淋巴上皮瘤恶变极为罕见,现报告一例如下:患者男性,64岁,以左侧腮腺帅块7年,右下腹包块伴下肢肿4年,加重4个月的主诉入院。10年前曾因左侧腮腺肿块、颈淋巴结肿大,手术切除,病检为淋巴上皮瘤。术后深部X线治疗,腮腺颈部各为DA25GY/2周。1年后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又行X线治疗,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我院1965年至1983年诊治的15例消化道类癌。其中有直肠类癌6例(40%),胃类癌5例(33.3%),横结肠、胰腺、胆囊,阑尾类癌各1例。其临床表现各有特色。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主要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的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对合并有类癌综合征的患者,除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外,还应辅以化疗及抗5—HT药物来消除其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原发病灶和转移淋巴结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 996年 5月~ 2 0 0 0年 1 0月间收治且资料完整的 1 3 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3 3例中术前化疗 6 8例 ,单纯手术 6 5例。术前化疗组纵隔淋巴结转移比例和转移度分别为 1 6 2 %和 4 9% ,单纯手术组为 6 6 2 %和 3 2 3 % ;术前化疗组腹腔淋巴结转移比例和转移度分别为 2 6 5 %和 6 9% ,单纯手术组为 47 7%和 1 2 1 % (P <0 0 5 )。术前化疗组 3年生存率为 45 8% ,单纯手术组为 44 4% ((P >0 0 5 ) )。术前化疗组出现复发和转移 1 6例 ,单纯手术组 7例 (P <0 0 5 )。结论 术前化疗不仅对原发灶有治疗作用 ,对转移淋巴结也有作用 ,术前化疗后原发病灶和转移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低是食管癌远期效果不佳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心脏肿瘤临床少见。文献报道心脏原发肿瘤尸体解剖发现率仅为 0 .0 0 17%~ 0 .0 3% [1]。自 1976年至1997年 7月 ,我院共手术治疗心脏肿瘤 4 0例 ,为探讨其特征 ,评估治疗方法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0例中男 18例 ,女 2 2例 ,年龄 8~70岁。病程 2 0 d~ 15年。原发性心脏肿瘤 38例 ,其中良性 34例 ,包括左房粘液瘤 2 8例 ,右房粘液瘤 3例 ,左房血管瘤 2例 ,右室壁纤维瘤 1例。恶性 4例 ,其中左房横纹肌肉瘤 2例 ,心包恶性间皮瘤 2例。继发性心脏转移瘤 2例 ,其中肝癌右心房转移和胸腺瘤心脏主动脉转移各 1例。34…  相似文献   

5.
<正> 肾脏恶性肿瘤包括来自肾小管上皮的肾实质癌,来自肾盂肾盏粘膜上皮的肾盂癌及来自肾胚胎残留组织的胚胞瘤(即Wilm′s瘤),和来自肾间叶组织的肉瘤,不包括来自肾包膜的肿瘤。本文总结手术病理证实的常见恶性肾肿瘤77例,相比较认识其临床及X线表现的特  相似文献   

6.
剑鞘气管     
1.本文报告14例剑鞘气管。其主要表现为:胸内气管冠状径狭窄和矢状径增宽。在主动脉弓上一厘米平面进行测量,冠状径小于矢状径的另或以上者为剑鞘气管。本文指出,气管壁的异常改变处增厚、僵直、向前弓状弯曲和环状软骨骨化等,若与气管的剑鞘形状结合起来可能对慢性阻塞性肺损害的诊断具有更实际的临床价值。2.认识剑鞘气管可以作为X线检查对慢性阻塞性肺损害,尤其是对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的客观条件之一。同时,也有利于气管病变,尤其是正气管癌、气管转移癌和纵隔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平阳霉素治疗老年患者鼻良性病变及肿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鼻息肉、血管瘤系鼻部常见病 ,手术切除为其传统疗法。 1 995年 1 0月至 1 997年 1 2月 ,我们应用平阳霉素( Pinyangmycin,PMY)治疗我科住院患鼻息肉 ,鼻腔血管瘤及内翻性乳头状瘤等鼻良性病变及肿瘤的老年前期及老年期患者 2 3例 ,并对其中 1 5例随访 1 8个月以上 ,近期及远期疗效均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本组 2 3例中 ,男 1 7例 ,女 6例。年龄 56~ 73岁 ,均龄 63.7岁。其中鼻息肉 1 9例 31侧 ,鼻腔血管瘤 3例及内翻性乳头状瘤 1例。同时患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7例 ,有糖尿病史者 2例。1 .2 治疗方法 术前胸部 X…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我院1981~1985年五年间,手术治疗乳腺癌170例,其中双侧乳腺癌10例(男1例、女9例)占5.9%,平均年龄46.1岁。属原发性双侧乳腺癌8例(占4.7%),属继发性(转移性)双侧乳癌5例(占1.2%)。第二癌灶距第一癌灶间隔最短10个月,最长41个月,平均27.5个月。指出双侧乳腺癌大多发生在绝经期之前的妇女;原发癌为先后发生者,第二癌灶多出现在第一癌灶治疗后的头2~3年。强调对患者有一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要进行对侧乳房的全面检查,术后2~3年内也要密切随访的重要性,警惕将对侧乳房发现的孤立性肿块误认为转移癌而放弃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12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其中膝关节10例,髋、肘各1例。以青壮年为主。临床主要为膝关节肿痛,病程长,渐加重,多有外伤史,关节功能多无受限。关节穿刺多抽出血性液。X线早期仅有软组织肿胀阴影,个别可见结节样阴影。文中重点讨论了其X线特征及治疗。强调以早期滑膜切除为主,术中尽可能不损伤运动系统肌腱,术后早期功能锻练。  相似文献   

10.
<正> 胃平滑肌肿瘤较少见,国内仅有个案报导,本病术前诊断主要依赖X线钡餐检查,一旦作出诊断,手术切除效果良好,即使是恶性平滑肌肉瘤,其恶性程度低,较少发生转移。我们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着重讨论其再分型及各型X线特征及鉴别诊断。一、资料分析: 1.资料来源:16例中包括陕西省医院2例,西安医学院二附院2例,一附院12。均经X线钡餐检查,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证实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脊柱转移瘤的预后因素,试图找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1日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随访,共105名患者获得满意随访,随访时间5~56月。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行单因素分析,再将结果中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行多因素分析。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类型、累及椎体数目、脊柱外骨转移、内脏转移、治疗前一般状况(Karnofsky评分)、神经功能状态(Frankel分级)、行走功能、大小便功能等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类型、内脏转移、治疗前Karnofsky评分及行走状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肿瘤类型、内脏转移、治疗前Karnofsky评分及行走状态是影响脊柱转移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长骨造釉细胞瘤罕见,本文报告二例,均发生在胫骨。二例均为成人,病程2~4年,X线查检可见骨皮质被破坏,有一例瘤组织伸入周围软组织。临床诊断不清。本瘤的病理特点是上皮岛位于结缔组织中,与颌骨的造釉细胞瘤相似,本瘤实质有下列主要形式:1.基底细胞癌样结构;2.腺样结构;3.大小不一的管状结构;4.鳞状上皮化生。对本瘤的组织发生进行了讨论,支持由上皮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CD44v6和PCNA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初步探讨大肠癌转移能力和增殖能力之间有无内在联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 6 5例大肠癌原发灶和淋巴结中CD44v6和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 在 6 5例大肠癌中 ,CD44v6在有癌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癌转移组 (P <0 .0 5 ) ,PCNA高表达率在有癌转移组显著高于无癌转移组 (P <0 .0 5 ) ;CD44v6和PCNA的表达无相关关系 (rs′=0 .5 2 9,P >0 .0 5 )。在 3 1例淋巴结癌转移的病例中 ,CD44v6、PCNA在原发灶和淋巴结中的表达均显著相关 (均P <0 .0 5 )。结论 CD44v6可作为判断大肠癌转移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PCNA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的一个生物学指标。二者的表达无相关关系 ,提示大肠癌的转移能力可能并不与增殖能力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癌结节的起源、数目及其与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71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Logistic回归法、Kaplan-Meier法、Log 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探讨癌结节与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271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癌结节阳性者91例(33.6%),N分期、肿瘤位置及组织学类型是癌结节存在的危险因素(P<0.05);癌结节是影响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癌结节阳性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中位无病生存期明显低于癌结节阴性患者(26.0%vs. 90.0%,P<0.01),癌结节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是非癌结节患者的2.215倍(95%CI:1.560~3.146,P<0.05);癌结节数目是影响癌结节阳性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癌结节阳性的患者中,癌结节数目>2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是≤2患者的2.051倍(95%CI:1.191~3.531,P<0.05)。结论癌结节的形成可能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癌结节是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癌结节数目超过2个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1 98 7~ 1 998年收治 1 8例肾上腺转移癌 ,其中单侧 1 2例 ;双侧 6例 ,对 7例行肾上腺转移癌切除。经肾上腺切除术后生存 6个月~ 6年 ,平均生存 38.8月。结合文献就其临床特点进行讨论 ,认为恰当选择肾上腺转移癌手术适应证 ,通过手术切除可改善、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核磁共振成像在脑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临床证实的脑转移瘤34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 MRI平扫1例正常,33例共发现病灶178个,呈略长T1长T2信号,约半数有囊变,少数合并出血;GdDTPA增强扫描,34例共发现病灶245个,呈结节状或环形明显强化。结论 磁共振增强扫描是诊断脑转移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报告了75例小儿肢体肌肉海绵状血管瘤静脉造影的X线表现,其浅静脉造影的X线表现分为4型;①浅表型:有数条粗细不均和边缘不规整的静脉与主干静脉相连。②深部型,肿瘤输入之深静脉扩张,有深浅静脉交通支。③混合型:深静脉粗大、迂曲,浅静脉轻度扩张。④局限型:瘤体局限于一处,深静脉主干可扩张。并简要讨论了造影方法的选择、静脉造影的临床价值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TGF-β1和BMP-2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TGF-β1和BMP-2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间临床资料保存完整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癌组织石蜡包块73例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27例,其中乳头状癌67例,滤泡状癌6例;男14例,女59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6.23±13.26)岁,其中淋巴结转移25例,无淋巴结转移48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无放化疗史。另收集本院同期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2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例,女22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1.7±11.32)岁。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测定TGF-β1和BMP-2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GF-β1和BMP-2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75%和67.12%,均显著高于在癌旁甲状腺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均<0.05);TGF-β1和BMP-2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年龄、性别和病程无关(P均>0.05),与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 TGF-β1和BMP-2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和经病理的普通 X 线诊断,并报导两例误诊病案,共中一例误诊为腹后腔肿瘤,另一例曾误诊为多发性神经炎,骨髓瘤等。52例全曾经诊断其他疾病而剖腹者1.6例,占32.5%。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在诊断上可能走一段弯曲的道路,因此应该提高警惕、胸腹部普通 X 线检查,胃肠道餐检查,胆囊造影,肾盂造影,气腹等能给原发性肝癌提供有力的证据。原发性肝癌在普通 X 线检查所呈现的征象如下:1、膈升高,局部凸起,动度减弱或消失,相邻肺通气不良,盘状肺不张,胸膜炎等等;2、肝肿大,肝脾同时肿大或小肝大脾;3、腹水或无腹水或肿块附近的脂防影如腹膜线,肾轮廓、腰肌影等保存者,4、食道静脉曲张,甚至胃底静脉曲张;5、胃向左向后向下移位,十二指肠向左移位,结肠肝曲及横结肠向下移位;6、胆囊可以显影或不显影,胆囊显影者可除外由于阻塞性黄疸所引起的肝肿大;7”肾盂造影可以除外肾肿瘤,主要的儿童的 WLcm 氏瘤;3、肺或骨的转移。上述 X 线征象对原发性肝癌起着提示作用或在鉴别诊断上有很大的价值,如能善于利用各种简单易行的 X 线检查,可以缩短确诊日期并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如果根据胸腹部普通透视,见到肝脏肿大且肺内有转移瘤者,我们没有理由不怀疑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老年肺腺癌EGFR突变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晚期肺腺癌脑转移患者76例,均合并EGFR突变。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给予埃克替尼(125mg,3次/d),同步三维适形放疗,肺原发灶及肺内转移灶剂量36~60Gy(2.0Gy/次,1次/d,5次/周),脑转移灶先行全脑放疗30~40Gy(2Gy/次,1次/d,5次/周),再缩野局部加量10~20Gy(2.0Gy/次,5次/周);对照组38例,厄洛替尼(150mg,1次/d)三维适形放疗同治疗组,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接受2个以上周期治疗后,评价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全部病例均可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RR)分别为63.2%和57.9%,中位无进展时间分别为9.9月和9.0月,两组临床受益反应率分别为68.4%和60.5%;亚组分析显示,两组不同EGFR突变类型的中位无进展时间分别为11.2月和10.6月(19外显子缺失),8.7月和7.9月(21外显子突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毒副作用为皮疹、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腹泻,均可耐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埃克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老年肺腺癌EGFR突变脑转移患者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