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交通优先对策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公交优先”的内容、已展开的实践和尚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今后发展趋势,提出了对下一步工作的认识,包括公交改革的深入,立法,投资和科技发展,公共交通与城市,汽车产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轨道交通和辅助公共交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面对城市交通资源和环境资源急速减少的严峻形势,南京市按照创建国际化先进城市的要求,为应对交通拥堵和小汽车高速增长,推进“公交都市”理念。通过一系列公共交通政策的整合和实施,大力创建绿色公交走廊、公交枢纽以及一体化公交系统,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在推行公交优先的同时限制小汽车,从而努力构建国家水准的“公交都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推进南京的可持续发展和支撑城市定位。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常规地面公交起讫点与轨道交通吸引半径的关系,结合青岛地铁1号线黄岛段的具体情况,研究城市地铁线与常规公交线路接驳问题。对已有常规地面公交线网和新增接驳公交线网进行调整和优化,初步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接驳的两方面功能:一方面多模式分层次的公共交通结构满足不同的出行需求,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提高公共交通在出行方式中的分担比例;另一方面,常规公交为城市轨道交通集散客流,降低两者之间不合理的竞争,达到公共交通系统内部双赢,为乘客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流程。  相似文献   

4.
《都市快轨交通》2010,(2):70-70
北京市交通部门为了给市民创造良好的公交出行环境,今年将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服务水平,力争今年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40%以上。  相似文献   

5.
行业动态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标准体系中的基础标准,是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在选择公交方式,进行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等项工作时的依据。目前全国城市公共交通的类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常规地面公交起讫点与轨道交通吸引半径的关系,结合青岛地铁1号线黄岛段的具体情况,研究城市地铁线与常规公交线路接驳问题.对已有常规地面公交线网和新增接驳公交线网进行调整和优化,初步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接驳的两方面功能:一方面多模式分层次的公共交通结构满足不同的出行需求,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提高公共交通在出行方式中的分担比例;另一方面,常规公交为城市轨道交通集散客流,降低两者之间不合理的竞争,达到公共交通系统内部双赢,为乘客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  相似文献   

7.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快速接驳换乘体系,实现一体化公共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有效评价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接驳服务水平的高低,及时发现接驳系统中存在的短板,从设施、线网、运营和票价四个一体化方面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9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多层次结构的接驳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各层次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并就深圳市轨道和公交接驳系统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研究完善了公共交通接驳服务中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有助于为公交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改进服务策略及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近郊区构建合理的公共交通结构体系,需要掌握近郊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和常规公交的运行现状和服务特征。对上海松江大学城本地学生往返学校与家的出行进行深入调查,定量分析地铁与常规公交在行程时间、接驳交通、票价等方面的竞争力,并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找出二者的关键差别,实现地铁、地铁接驳系统、常规公交与地铁的协作,以增强城市公共交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至2007年末,上海全年市内公共交通客运量45.17亿人次,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8.14亿人次,增长了24.1%,占总公交客运量的18%。  相似文献   

10.
枢纽换乘是影响多模式公共交通网络运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针对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现状,从运输管理层面提出了换乘枢纽的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协调调度管理模式.基于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运营调度协调的内涵、模式及换乘时空过程解析,提出了实现换乘枢纽内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运营调度协调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置相同或成整数倍的发...  相似文献   

11.
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艳萍  刘莲花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6):11--13,22
依照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提出评价指标体系由技术性、经济性、社会性评价指标构成,并对各指标的含义做出解释,最后以北京地铁13号线部分车站作为实例,对技术性评价指标加以应用。论述一套合理的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如何有效解决公共交通换乘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由铁道部、北京市、天津市和中海油集团共同出资修建的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线,起自北京南站.沿途经亦庄、永乐、武清等站,终到天津站,它将是我国最早建成并投入运营的高标准铁路客运专线。在这条新型的高速铁路客运干线上,以“公交化”理念为指导,将成熟的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输组织模式加以创新和运用,必将有力地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运力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但各地只是重视轨道交通本体工程建设,而忽视了公共交通配套体系的建设,所以需要对公交线路及站点、步行体系、出租车、非机动车、机动车停靠和停放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并应加快与轨道交通配套设施体系的建设,提升轨道交通的运能和城市交通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缩短居民的出行时间,降低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城市内部现代公共交通发展,对邻近城市间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进行探讨。长三角一体化趋势下,应建立多种形式的公共交通网络。城际应建立以高速铁路为骨架,城市轨道交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轨道交通网络;城市内部应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动脉、其他公共交通为微循环系统的现代公共交通体系;而在邻近城市之间,宜建立跨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跨城市轨道交通应注重建设和运营阶段的管理以及相应的建设、运营模式,重视建设及运营阶段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5.
从城市发展,产业发展以及政府、市民、企业多方共赢5个方面论述了城市公共交通产业升级整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为骨干、道路公交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策略体现了城市公交"一体化"发展方向。以城市轨道交通与社区道路公交组成的出行系统特征分析为出发点,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与社区道路公交各自的运营特点,以最优化出行者出行耗时为目的,通过概率论和计算机仿真的技术,优化二者间的运营组织,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的协同运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骨干地位,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的集疏效率,为城市公交"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7.
沈波  刘云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1):34--36,43
以北京公共交通网络的实际数据为基础,使用复杂网络的相关理论,从网络拓扑的角度,分析当前城轨网络对公共交通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城轨网络起到提高公共交通网络性能的作用,对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网络结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地铁设计中的公共交通型重载自动扶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作条件、技术参数、部件选型等方面,论述公交重载自动扶梯与一般公交型自动扶梯的基本区别。介绍在地铁车站设计中公交重载型自动扶梯的选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和论证,研究了将北京市的市郊铁路改造成为公共交通服务的快速轨道系统的必要性。从技术上和经济上探讨了改造后的城市铁路公交列车开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交通管理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建立具有相当应用规模的体系,取得显著应用成效.从信息化机构和队伍、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拓展应用,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和保障等6个方面,可以建立指标体系用于客观评价信息化工作发展程度和应用现状,这对推动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