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瑞克股份公司(Herrenknecht AG)是隧道掘进领域中的技术和工程领导者。作为全球性企业.海瑞克公司是唯一一家能够提供适应各种地质条件的、直径从1米至9米的隧道掘进设备供应商。其为客户度身定制的各种型号的隧道掘进设备,在世界各地广泛用于穿越山岭或江河的公路、铁路隧道工程,以及城市地铁、给排水、输气输油等地下工程。  相似文献   

2.
盾构施工技术对城市正常机能影响较小,其在这些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隧道盾构施工技术是一种适用于现代城市向地下发展的重要施工方法。简单介绍了隧道盾构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的特点和总结了盾构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实际工程中盾构技术的应用说明盾构施工的优越性。现阶段盾构施工技术将朝着施工断面从常规的圆形向着多元化发展;出洞、长距离施工等等施工新技术得到的开发;隧道衬砌技术也朝着自动高速化和经济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越江隧道盾构段施工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盾构选型、进出洞施工、盾构平移掉头等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军工路越江隧道工程圆隧道段的施工技术,并阐述了Φ14.87m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关键施工技术,为类似的大型市政、交通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盾构进出洞施工是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工程圆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其技术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圆隧道盾构的正常推进施工.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工程盾构的进出洞段施工难点主要在覆土浅和泥水平衡系统的建立和控制,进出口段地层采用冻结加固设计在盾构掘进施工中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2008,(10):24-24
9月中旬,伴随武汉项目常务副经理林建平“武汉地铁二号线范~汉区间右线盾构隧道始发掘进!”一声令下,开拓十号盾构机刀盘徐转,机体稳步向前推进,标志着由中国中铁一局城轨分公司担负施工的武汉地铁二号线范(湖站)~汉(口火车站站)区间右线盾构隧道正式始发掘进。首开国内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瓦斯群掘进先河,实现了集团公司瓦斯隧道盾构掘进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针对海瑞克S-282盾构配件的使用与管理在以往施工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根据制定的配件计划,提出了某些盾构配件(例如传感器、电磁阀、盾尾刷)在使用和维护上的一些方法。目的是为了实现盾构安全、经济的运行。  相似文献   

7.
国内采用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法施工属首次,以Ф14270mm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为对象,对盾构穿越建筑物的风险进行评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比较加固前后浦江饭店基础沉降和水平位移以及隧道轴线地表沉降;穿越中采用FCEC法对建筑物进行超前保护,使建筑物沉降控制在10mm内;在盾构推进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现场监测和理论计算对照,表明建筑物在盾构穿越过程中沉降控制良好,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直径盾构近距离穿越市政主干管,无论是在施工阶段还是在运营使用阶段,都有很大的安全风险。为确保安全,在盾构穿越市政管道过程中,应控制盾构掘进参数、控制盾构姿态、加强管片背后注浆,优化浆液配比和初凝时间,以减少地层损失;对距离盾构隧道比较近的大管径,在管道与盾构隧道交叉节点处,可采用将模筑钢筋混凝土箱涵替代预制承插圆管、并对管道与隧道之间的土体进行加固改良的防护措施,以减小相互影响。以京津城际延伸线解放路隧道为依托工程,就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穿越拟建市政管道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以减小相互影响,确保施工安全和正常运营,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针对漂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的掘进速度模型研究比较少。借助成都地铁某区间盾构隧道工程,根据现场施工实测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模型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参数间的相关性,并依据掘进速度与其他参数间的关系建立了成都漂石地层中的掘进速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成都漂石地层中,影响掘进速度最大的因素依次是贯入度、刀盘转速;掘进速度和刀盘转速、贯入度、螺旋机转速成正比,与总推力、土仓压力正反比;掘进速度与扭矩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扭矩在一定范围时,掘进速度缓慢增加,当扭矩大于一定值后,掘进速度随着扭矩的增大而减小。这些关系对漂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的参数选择和匹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建立的模型可为盾构掘进参数的优化、预测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曾宇轩 《轨道交通》2009,(10):38-39
世博重大配套工程——打浦路隧道复线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由上海城建隧道股份研制的首台国产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完成1462米掘进。上海打浦路隧道复线全线贯通,标志着中国第一条水下隧道——打浦路隧道续写“姐妹篇”。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3):166-167
就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合理分析和探讨,以促进隧道工程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就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合理分析和探讨,以促进隧道工程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对盾构施工相关问题试验研究的针对性,提出了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模块化分步缩尺模型试验方法,并设计了模型试验相关装置;为避免多个关键影响因素相互影响,将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开挖掘进、管片拼装、同步注浆等关键操作环节分开依次进行模拟;为降低刀盘开口率试验研究相关成本,研制了几何相似比为1∶10且刀盘开口率可调的模型盾构机;为确保模型盾构隧道的纵、横向刚度相似性,设计了几何相似比为1∶10且纵、横向刚度可分别按需设置的模型盾构隧道,其管片环采用修正匀质圆环模型,管片环之间采用垫有压缩弹簧的螺栓连接;为方便试验并节省成本,模型盾构隧道采用外部拼装后再放入钢套筒内,以避免在狭小空间内进行管片拼装,且不加工管片拼装机;为实现注浆压力与注浆量的精准控制,设计了适用于室内模型试验的恒压同步注浆装置;利用模型盾构机开展了掘进施工过程中渣土输出控制对地表沉降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单位掘进距离的渣土输出量直接关系到盾构掘进过程中的超挖控制,从而影响地表沉降,当出土率小于1时,出土率变化对地表沉降影响较小,当出土率大于1时,出土率增大将显著加大地表沉降。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整个模型试验的科研价值,在盾构...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2007,(10):21-21
第4届中目盾构隧道技术交流会于9月20—21日在广州举行,250多名中日两国盾构技术方面的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就盾构法隧道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2009,(1):23-23
在上海世博重大配套工程——打浦路隧道复线工程工地,首台国产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从位于浦东世博园的工作井启动,隧道掘进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16.
结合南京长江隧道盾构施工工程,分析了盾构施工中导致盾尾泄漏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确保了南京长江隧道盾构施工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隧道开挖面失稳可导致地表沉降过大,从而破坏地表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通过微观破坏分析模型、塑性极限分析模型及楔形体极限平衡模型对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详述,并指出了今后应深入研究的几个重点:应考虑水土耦合作用;应考虑开挖面地层的变异性;应考虑掘进参数对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应加强研究进出洞的切口压力控制.分析结果为完善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理论及指导现场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地铁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趋于常态化,但传统荷载体系在复合岩土层中盾构隧道上跨既有隧道管片的受力计算中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为解决该问题,本研究通过修正惯用法与梁-弹簧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关于盾构上跨复合岩土层既有隧道管片的荷载体系与计算方法,并依托长沙地铁4号线圭塘站区间隧道工程,采用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梁-弹簧模型与本方法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穿越盾构后,既有隧道竖向位移趋势明显,盾构隧道管片位移引起拱顶与拱底的地层被动抗力不可忽略。梁-弹簧模型夸大了盾构隧道拱底处的主动土压力,未考虑到下部岩层对盾构隧道管片切向变形抑制较弱,且其对切向弹簧的设置不合理。本方法更符合复合岩土层中盾构隧道上跨既有隧道管片的受力情况,该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隧道开挖面失稳可导致地表沉降过大,从而破坏地表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通过微观破坏分析模型、塑性极限分析模型及楔形体极限平衡模型对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详述,并指出了今后应深入研究的几个重点:应考虑水土耦合作用;应考虑开挖面地层的变异性;应考虑掘进参数对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应加强研究进出洞的切口压力控制.分析结果为完善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理论及指导现场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内力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内力计算的方法。自由变形圆环法作为盾构隧道管片衬砌设计的传统方法,其计算结果虽安全但偏于保守。针对一工程实例.分别用自由变形圆环法和弹性地基梁法、弹性铰法进行了内力计算,并将后两种方法的结果与自由变形圆环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一些有助于盾构隧道衬砌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