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制造大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并且正在努力向制造强国转变,其中一个重要标记就是,市场对高品质、高环保产品的追求促进了对高精度、高效率、低能耗的高端生产设备的需求增加。以开发和生产高稳定性、高精度、高生产效率机床著称的德国埃马克集团在不失时机地进驻中国之后,不断地向中国市场推出其最新机床。  相似文献   

2.
汽车工业与制造装备的关系从历史角度观察,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和一个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装备的先进性和制造成本。反之,汽车产品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制造装备的发展。比如,大约一个世纪以来,组合机床自动线以其高效率统治了汽车工业的生产。由于竞争加剧,汽车产品更新换代周期从几十年缩短到4年。组合机床自动线由于缺乏柔性而无法适应。20世纪80年代,美国汽车巨人福特与机床巨人INGERSOLL合作,研制了集高柔性及高效率于一身的高速加工中心,由它组成的柔性自动生产线的问世,加快了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灵活性。这就是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每年有几十种新车上市的原因之一。也正是近年大量先进数控设备的采用,使我国轿车装备整体上进入柔性化时代,支撑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投资的一半以上是用于购买机床,其中,进口机床额约占80%,成为机床消费主体,约消费了全社会40%的机床。图1表明,我国汽车产量与机床进口增长同步。按照发展总战略,2020年,我国汽车产  相似文献   

3.
阿炜 《汽车与配件》2007,(24):48-49
模具生产因要采用一系列高新技术,如CAD/CAE/CAM/CAPP等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激光技术、逆向工程和并行工程、快速成型技术及敏捷制造技术、高速加工及超精加工技术、微细加工、复合加工、表面处理、研磨抛光等等,而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将技术含量高的模具作为发展重点,促使模具企业对先进加工制造设备、先进制造软件、先进制造刀具等的需求愈加旺盛.2006年中国继续保持了世界第一机床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的地位,机床消费额约60亿美元,其中模具行业的消费额就占了约1/10.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低成本人力资源难以为继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制造必然要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智能模具也必将随之快速发展。所谓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剖析、决策和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并将其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制造技术。先进制造业正在急剧地改变着传统制造业的产品结构和生产模式,模具制造业也不例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世界漂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加工厂.全球化的竞争态势使得降本增效成为各大制造企业面临的首要课题.而对于汽车工业,高效加工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众多汽车制造厂商的高效加工意识空前觉醒.各种高端机床和刀具装备源源不断地引入中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变化,使汽车制造业变得空前的繁荣。一些汽车生产厂家已经出现供不应求、产能不足的压力。一方面需要不断扩充新的生产线,补充产能;另一方面需要对老的生产线进行改造,提高生产能力。汽车制造业的繁荣为机床制造行业创造一定机会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一定的要求甚至是考验。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正>在国家排放法规十多年的推动下,机动车污染防治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相关企业的产品技术水平、产业的装备及制造水平获得显著提升,行业市场也日益扩大。为保障国家各阶段排放法规的顺利实施,后处理系统和相关的生产企业一直持续不断地进  相似文献   

8.
德国斯宾纳机床制造有限公司专业系列化生产销售可实现μ级加工的超精密和高精密数控车床、车削中心;超精密和高精密立式、卧式、五轴、龙门式加工中心以及七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将带来超精密数控车削中心SB/C-TMC(高转速、结构独特,性能优良)、高精密数控车削中心TC-77MCY(机床结构坚固,功率强劲,[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高效专用性(精益性)是曲轴制造装备的一大典型特征。由于曲轴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加工机床的特殊性,只有合理应用合适的加工机床,才能发挥出曲轴加工机床的高效专用性,从而提高工序的加工效率。1机床供货的要求发动机曲轴加工机床的高效专用性,是曲轴制造装备的一大典型特征。"高效专用",对机床的基本要求是高刚度、高速  相似文献   

10.
敖炳秋  冯小松 《汽车科技》1997,(4):53-58,62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地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全球制造和“2mm工程”都是先进制造技术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如何不断地发展、完善和优化自己的产品开发和制造系统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最佳的利润并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数字化工厂”-MPM(Manufture Process Management)制造过程管理信息平台提供了成功的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如何不断地发展、完善和优化自己的产品开发和制造系统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最佳的利润并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数字化工厂"-MPM(Manufacture Process Management)制造过程管理信息平台提供了成功的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床行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的成长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尚未饱和的机床市场,世界上各大机床厂商在中国开设生产基地,使得机床行业的竞争更加趋于白热化。机床制造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在市场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就非常重要。为此,利用企业现有的财务系统结合ERP物流系统应用作业成本法,完成与生产相关的其他间接制造费用科学合理的分配,对其产品成本进行重新的计算和分析,以便给企业的决策提供更为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  相似文献   

14.
如何拓展代理商的生存空间,做大做强?是做专注的代理商还是向生产制造发展?在刀具行业,这同样是每一个代理商必须面对而且要回答的问题.龙人,作为国内最早的进口刀具代理商之一,在中国刀具市场征战10余载之后,选择了自己的双线经营之道,在全力做好刀具代理的同时,旋转马头进军刀具制造市场.  相似文献   

15.
赵玮 《汽车与配件》2016,(6):25-27,24
正自动化生产带来的不仅仅是效率的提高、劳动成本的减少,更有助于提升制造水平和产品品质。得益于库迈思提供的技术和服务支持,柳州双飞将在未来赢得更多发展机遇。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中国车市进入"微增长"的新时代。持续走低的新车市场让行业问的竞争更为激烈,特别对于国内制造企业而言,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向智能制造的方向转型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土知名汽车线束制造商柳州双飞汽车电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与国际线束加工设备领军企业库迈思集团(Koma×GrouD)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关系,柳州双飞陆续购置了库迈思品牌的一系列全自动线束生产设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工业4.0时代,汽车制造行业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汽车智能制造的持续推进,机器人在汽车智能制造环节中被广泛应用。通过机器人完成那些高危、高精准的工作,并由此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同时,还能减轻工人的工作量,将工人从繁重的工作任务中解放出来。本文阐述了汽车智能制造中机器人应用的概况,然后对机器人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展开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2009年3月31日,由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齐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2009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专题会议”在齐二机床隆重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陆燕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联盟理事长张小虞,中国通用技术集团领导、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王德成、联盟常务秘书长陈长年、中国齿轮协会秘书长王声堂,以及汽车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联盟成员企业、汽车产业和科研机构领导、专家等80余人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18.
2009汽车发动机现代制造技术国际研讨会于3月20日~22日在上海顺利举办。大约110多位来自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制造企业、机床及测量等装备企业、业内和大学专家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和交流发动机最新柔性制造技术及其发展动向、制造过程中信息化的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合理选择柔性制造系统和生产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正如上海东方汽车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编辑罗锦陵在致词中说:  相似文献   

19.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部分装备制造企业的市场表现,显现出行业内存在关键技术研发偏散、综合配套水平偏低、走出去能力偏弱的软肋,影响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20.
在罕见的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中国国内汽配生产和出口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许多出口导向型汽车配件制造企业都面临着订单不足、设备闲置、成本上升、人员流失等问题。而其中,有些企业在危机来临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积极寻求有效对策,不断思索应对经济危机之道以及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之路,不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和潜在客户,并取得骄人的业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