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地铁车控室综合后备控制盘(IBP)功能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铁车控室综合后备控制盘(IBP)的组成,对IBP工作台和马赛克盘面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IBP工作台的布置原则,为地铁车控室设计,尤其是IBP的功能和布局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车站控制室是地铁车站内的"中枢神经"。车站控制室内设备类型及数量较多,各系统间的接口协调量大,其设计成果直接影响到地铁运营管理效果。针对车站控制室工艺设计中所包含的多方面内容,如车站控制室的总体布局、综合后备盘的设计、调度操作台的设备布置、车站控制室内设备设施整体布局设计等,提出了相关设计原则及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马赛克综合后备盘(IBP)的缺点,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综合监控系统在国内首次采用大尺寸触摸屏作为IBP盘面。重点研究电子IBP的设计和实施方案:整套设备采用一体化结构,由触摸屏、马赛克盘面、梯形机柜、操作台等组成,柜内预留空间安装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防灾报警系统网关、输入/输出模块、继电器;根据运营功能需求和大尺寸触摸屏特点,采用虚拟三维场景盘面和少量马赛克盘面相结合的方案,监视、控制车站重要机电设备;系统数据通过冗余以太网、现场总线进行传递。性能分析及其投入地铁运营的效果显示,基于触摸屏的电子IBP具有外观美观、形象直观、冗余可靠、画面可柔性布置与扩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综合后备控制盘(IBP)的结构设计需要以满足室内空间的大小、盘面的内容布置,台面设备的尺寸和柜内设备的安放为设计基础,以人机工程学为设计原则.IBP以硬接线的方式引入外部信号,通过指示灯的亮/灭或蜂呜器的声响表示外部信号的变化.外部为无源空节点方式时,由IBP内的电源模块提供指示灯的点灯电源;外部为有源节点时,由外部的相关各个系统提供信号电源.IBP提供符合各相关系统要求的触点引入其控制回路,实现对现场设备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5.
综合后备控制盘(IBP)的结构设计需要以满足室内空间的大小、盘面的内容布置,台面设备的尺寸和柜内设备的安放为设计基础,以人机工程学为设计原则。IBP以硬接线的方式引入外部信号,通过指示灯的亮/灭或蜂鸣器的声响表示外部信号的变化。外部为无源空节点方式时,由IBP内的电源模块提供指示灯的点灯电源;外部为有源节点时,由外部的相关各个系统提供信号电源。IBP提供符合各相关系统要求的触点引入其控制回路,实现对现场设备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长沙中低速磁浮线道岔与铁路及地铁道岔的结构差异,介绍信号道岔控制电路的接口条件、操纵方式、工作模式、工作原理及IBP盘应急控制等。  相似文献   

7.
设计一种基于PLC的地铁AFC紧急控制系统,详细介绍PLC控制方式、紧急控制盒设计,以及FAS、SC、IBP盘(综合后备盘)、闸机之间的连接实现方案。在地铁紧急情况需要疏散站内乘客时,这个系统可以手动、自动两种模式控制,应急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可扩展强、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介绍设置在车站监控室内的综合后备控制盘(IBP)的主要功能,探讨其紧急控制操作、安装后的调试方案以及工程实施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结合沙河堡车站概况以及对其区域场站布局规划必要性的分析,确定沙河堡车站合理的区域场站布局规划方案。研究方法:遵循“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设计原则,对区域场站布局规划方案进行研究,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各方案进行综合比选,确定区域场站布局规划方案。研究结果:通过对区域场站布局规划方案的研究,提出了高架道路环绕候车厅、高架站前广场、地下道路环绕候车厅和组合方案的4个设计方案,并对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后,最终选定了综合较优的组合方案。研究结论:通过各方案的综合比较分析,最终推荐采用高架和地下环路环绕站房等的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与常规轮轨线路的道岔转换方式有所不同,中低速磁浮线路的道岔转换采用整体移梁方式。中低速磁浮线路具有与道岔自成一体的道岔转换系统,信号联锁与道岔转换系统之间为接口关系。在分析磁浮道岔控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磁浮线路道岔启动电路的9个技术条件。对我国已开通的中低速磁浮线路道岔接口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后,提出了由联锁参与控制逻辑的道岔接口控制方案。针对该方案,提出了磁浮道岔控制电路中信号与道岔接口所需设置的继电器类型,并对道岔与信号的接口控制电路(包括道岔启动电路、道岔表示电路、道岔模式控制接口电路及综合后备盘接口电路等)提出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磁浮线路道岔启动电路9个技术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