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不同运营管理主体辖下的不同类型的换乘站运营管理界面的分析,提出了地铁换乘站的管理模式框架和换乘站机电设备系统设置的原则,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合理设置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设备系统,不仅能提高换乘站的运营管理水平,而且能有效避免设备系统重复投资。介绍了换乘站设备系统资源共享的内容;对换乘站换乘类型、运营管理模式及建设时序等影响资源共享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3种换乘站设备系统资源共享总体方案,并从可靠性、经济性、运营管理方便性等方面对相关系统的各具体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提醒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是交叉线路换乘节点,网络化运营依托便捷的换乘实现高效服务,科学合理的换乘站规划是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需要.结合北京轨道交通换乘站网络化运营现状与问题,从“综合一体化”统筹规划轨道交通网络化换乘站考虑,提出编制轨道交通网络化换乘站的专项规划,作为换乘站设计、建设、运营及改建的依据;建立有效的机制,对换乘...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站台宽度计算中客流取值存在的问题,基于换乘站客流冲击性特征,给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换乘客流冲击系数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根据换乘站的不同换乘线路行车间隔的差异性,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两线或多线换乘站的换乘客流冲击系数计算方法;并结合原始客流预测值,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站台宽度计算中客流取值的修正方法。最后,以已运营换乘站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说明修正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特性分析及车站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北京地铁换乘站的实际运营状况,全面分析现状换乘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换乘客流分布规律、乘客换乘行为特点等,从提高服务水平、减少运营风险的角度,提出换乘站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集中,对站内运营设施能力的匹配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某大型换乘站S为例,根据换乘站客流路径,从进出站运营设施、换乘设施以及上下车站台3个方面,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换乘站运营设施能力与客流的匹配性。本着客观科学的原则,构建了换乘站运营设施能力匹配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根据评价结果找到能力不匹配的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对于车站优化改造、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列车运行延误易导致站台爆发大客流,引发 安全事故。首先研究列车运行延误对换乘站运营影响 的机理,然后从换乘站的客流结构、站台有效面积及形 式、换乘通道能力及形式三方面分析影响换乘站延误 处置的因素。进而提出换乘站可采取的客运组织措施 和行车调整措施,分析这些措施的具体内容、适用范 围,并从处置的有效性和影响程度两方面对不同处置 措施的优劣进行比较,为换乘站的延误处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设施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乘设施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效益和整体服务水平.从设施能力适应性、换乘安全性和换乘便捷性三方面建立换乘站换乘设施的评价体系,提出评价指标的含义和定量计算方法.以北京复兴门换乘站为例给出具体的分析流程,对未来换乘站的设计以及已运营换乘站的设施设备和运营组织改进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安地铁3号线为工程背景,从结构、功能、接口设计3个方面,总结了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ISCS)详细设计方案。根据地铁线路建设时间、换乘形式、运营管理划分等,归纳了4种换乘站ISCS平台设置模式。概括了换乘站交互共享信息及系统跨线联动功能,并结合集成/互联子系统设置情况,提出了换乘线路ISCS间接口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地铁换乘站作为网络化运营的重要节点,起着联接不同线路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北京地铁5号线东单站为例,介绍该站换乘模式。对特殊情况下组织地面换乘模式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未来地铁换乘站的建设及换乘思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以合理实现地铁换乘车站供配电系统资源共享,降低工程投资,方便运营管理为目标,通过对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7、3号线工程换乘车站的土建条件、接口划分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对不同形式换乘站的供配电方案分别进行探讨,提出接口划分应充分适应管理需求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西安地铁换乘站设计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重点从车站网络定位、客流组织、空间布局、换乘形式和设计标准等方面分析影响换乘站设计和功能的因素,形成换乘站设计方案,并通过客流仿真模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其他换乘站设计和已运营车站换乘功能改造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西安地铁换乘站设计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重点从车站网络定位、客流组织、空间布局、换乘形式和设计标准等方面分析影响换乘站设计和功能的因素,形成换乘站设计方案,并通过客流仿真模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其他换乘站设计和已运营车站换乘功能改造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研究协调优化各线列车衔接计划的方法,使不同线路的列车在换乘站形成良好衔接,能够缩短乘客的换乘等待时间并减少乘客滞留。基于高峰时段、平峰时段不同的优化目标,提出网络换乘站列车衔接方案优化模型,接着基于遗传算法设计相应的求解方法,并结合苏州市轨道交通的换乘客流特征与运营特征,用算例证明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为网络列车衔接计划的协调编制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述火灾报警系统(FAS)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对我国地铁设计中地铁换乘站FAS的设计进行分析,提出地铁换乘站FAS联动设计的思路,包括独立设计方案和延续设计方案。实践表明,这两种方案可有效地解决换乘站FAS系统间的火灾联动。  相似文献   

16.
连续同站台换乘方式能有效节省换乘时间、提高通行效率,是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设计的先进理念。以武汉轨道交通2、4号线换乘站洪山广场站和中南路站为例,分析了连续同站台换乘方式的优点和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乘客的宣传和引导、加强对换乘站客流情况的长期监测和实时监控、优化列车运行图、优化换乘站站内客流导向标志设计等应对措施,以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化,作为网络节点的换乘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设施的服务特性,提出轨道交通换乘站设施协调性定义及协调目标,并从换乘顺畅性、便捷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建立了换乘站设施协调性评价体系。最后,以北京市西直门站为例,分析提出优化措施,并通过VISSIM微观仿真,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存在客流结构复杂、客流增长迅速、车站容纳能力有限、客流路径存在瓶颈等特征。针对换乘站客流组织难度大、风险高的问题,提出换乘站客流控制组团概念,根据流量平衡原理及运能匹配计算方法,采用换乘站换乘客流量化控制方法,即从换乘客流来源考虑,通过线网客流压力共担,实现换乘客流在站点及时间上的精准控制,保证换乘站客流控制的精准化和科学化,从而提高换乘站的运输服务质量,降低车站运营风险。在换乘站可预见性大客流的案例中,详细说明客流量化控制策略和计算过程,制定有效的预案和风险评估机制,确保换乘站大客流安全有序。  相似文献   

19.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背景下的网络客流需求及换乘特征,通过对换乘站运力协调匹配影响因素的分析,引入进站断面满载率、换乘满载率、离站断面满载率等指标,建立了换乘站线路间运力协调匹配评估指标,以评估换乘站客流匹配情况;同时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所有换乘站运力协调的综合匹配评估指标。通过计算重庆和成都两个城市典型换乘站运力协调匹配评估指标,并与现场调研情况进行对比,认为所建立的评估指标可基本反映换乘站的运力综合协调匹配情况。  相似文献   

20.
对重庆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现状进行分析, 针对硬件设施上存在的不足,从客运组织上下功夫,通 过不断的总结与实践,提出单向换乘、三级限流法、线 控、网控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效地应对日益增长 的换乘客流,确保换乘站的运营安全。针对换乘站客 流组织做进一步的思考,提出换乘站的管理模式及建 议,为今后线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