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针对开孔型混凝土护栏产生的裂纹,分析开孔型混凝土护栏裂纹产生的初步原因,建立干缩和温度影响、护栏底部约束影响、车辆荷载影响有限元仿真模型,对裂纹产生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建立实体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研究表明,开孔型混凝土护栏在扰度荷载下孔下部处于受压区,不是出现裂纹的主要原因,护栏底部与桥梁翼缘板固结、温度变化和干缩作用是开孔型混凝土护栏裂纹主要原因。研究对开孔型混凝土护栏施工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针对280 kJ的单坡面和F型坡面钢筋混凝土护栏、520 k J的组合式护栏,计算分析裂纹对其安全防护性能的影响,建立具有裂纹的280 kJ的单坡面和F型坡面钢筋混凝土护栏、520 k J的组合式护栏试验段及520 kJ的玻璃纤维筋混凝土护栏试验段,采用实车碰撞试验方法深入分析裂纹对混凝土护栏安全防护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纹存在处混凝土护栏不连续,但由于混凝土纵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的存在,使得护栏作为纵向连续结构其整体安全防护能力并未减弱,因此,混凝土护栏裂纹对其整体的安全防护性能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3.
李海川  许金余  邵式亮  徐峰 《公路》2006,(7):155-157
在机场道面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杜拉纤维,改变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减少混凝土的塑性裂纹和内部微裂纹的出现和扩展,提高混凝土材料介质的连续性,对抑制机场道面混凝土发丝裂纹的出现和改善混凝土抗冲击、抗冻、抗渗等耐久性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梁辉如  余恬 《中外公路》2002,22(4):14-15
该文对滑模摊铺机摊铺混凝土路面产生纵向裂纹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机械摊铺混凝土路面裂纹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由于混凝土材料抗拉强度低的特点,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通常是带裂纹工作的。为了研究裂纹对于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防撞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裂纹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裂纹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理论分析以及计算机仿真方法分析了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裂纹对其防护能力的影响,认为虽然混凝土材料在裂纹处不连续,但由于钢筋的存在,不会影响护栏作为纵向的连续结构整体发挥安全防护作用,因此裂纹对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的防护能力没有影响。本文最终通过实车碰撞试验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赵纪平 《隧道建设》2002,22(3):30-32
通过对浙江75省道里王隧道衬砌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纹的原因分析,总结了公路隧道衬砌混凝土产生裂纹的原因及治疗措施,进一步探讨了隧道衬砌裂纹的原因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数量多,跨径大,施工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主梁腹板、底板和顶板不断出现较多裂纹,严重影响了桥梁耐久性;采用计算分析与类比技术,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大跨连续刚构主梁纵向裂纹、横向裂纹、剪力裂纹形成机理。根据形成机理,提出了防止裂纹的新技术,为探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梁裂纹控制技术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文献[1]提出的腐蚀钢筋混凝土钢筋锈胀力的公式,利用断裂力学理论推导了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扩展应变能释放率的表达式,应用双G断裂准则对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纹扩展寿命进行了预测,分析了裂纹扩展寿命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构件初始裂纹长度时锈胀的起裂、稳定扩展和失稳扩展寿命影响非常严重;钢筋直径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加会引起裂纹扩展寿命的增加,随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增大,裂纹扩展寿命略有下降趋势。因此,为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合理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斜裂纹对混凝土箱梁顶板抗弯承载能力的影响情况,采用局部结构缩尺模型试验方法,制作了长1 117mm、宽600mm、高140mm的箱梁顶板模型,通过弯剪加载实现混凝土箱梁顶板裂纹,对开裂试件进行化学灌浆,将试件分为完好、开裂、修补3种类型进行抗弯承载力试验。通过测试不同类型试件的加载力、位移和混凝土应变,分析斜裂纹对混凝土板的抗弯刚度及承载性能的影响,为该类病害处治提供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3种试件竖向加载力与跨中位移、混凝土应变的变化关系基本一致,且极限承载力基本一致,斜裂纹对试件抗弯刚度、内力分布、抗弯极限承载力影响很小;3种试件的斜裂纹两侧未发现试件沿裂纹方向斜向错位现象,试件跨中底面横向开裂,斜裂纹对试件抗弯极限承载力的破坏形态影响很小。对此类病害,在桥面板承载能力验算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耐久性修复即可。  相似文献   

10.
廖菲 《世界桥梁》2012,(2):51-54,68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主桥第一联为(121+5×168+121)m单索面连续钢桁结合梁斜拉桥,第二联为(121+3×120+121)m连续钢桁结合梁桥。该桥承台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纹,以主桥6号墩承台为研究对象,分析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施工中控制裂纹产生的相应措施:首先通过试验选择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通过对承台有限元模型进行热工计算分析,得出合理的冷却水管布设方案及温度测点布设方式;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分层厚度;采用"外部保温、内部降温"的冬季养护原则进行养护,并实时测量各测点温度。结果表明:该承台养护完成后,表面未出现任何裂纹,实现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纹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吴利清 《桥梁建设》2006,(A01):98-100
分析了混凝土结构物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防止、减少混凝土结构物产生裂缝的控制原则,并具体分析了某32m预应力混凝土箱形简支梁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对保证该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要求的耐久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瀛  叶见曙  钱培舒  刘华  魏霞  王毅 《公路》2003,(9):52-55
钢筋混凝土连续板在桥梁施工阶段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在对一座跨线桥钢筋混凝土连续板裂缝现场检查的基础上,根据桥梁结构理论方法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且认为对于现浇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板,在设计上应对施工阶段进行详细计算并不宜采用束筋;建议在施工上应注意空心板底的泄水孔布置与通畅,预留孔道不宜采用充气胶囊。  相似文献   

13.
介绍某钢筋混凝土桥钢筋锈蚀情况,分析钢筋锈蚀产生的原因,说明混凝土碳化和梁体裂缝对钢筋锈蚀的影响,并提出钢筋锈蚀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14.
间接作用引起的墩身裂缝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迅  邢云  李毅 《桥梁建设》2007,(4):35-37,41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或使用期间出现超过规范允许宽度的裂缝是一个常见问题。结合某铁路桥施工期间钢筋混凝土墩身开裂现象,通过理论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裂缝的出现原因及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证实墩身裂缝是由温度、收缩等间接作用引起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控制裂缝宽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贵州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出现的滑坡主要有破碎岩体滑坡、堆积体滑坡、基岩顺层滑坡、填方路基滑坡等。介绍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工程建设产生的滑坡类型、规模及影响,分析了滑坡的诱发因素,阐述了勘察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采取的处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16.
钟东雄 《路基工程》2011,(1):167-168,171
泉州柴桥头隧道二衬施工,由于施工工艺、围岩变形等原因,致使混凝土产生裂缝,不仅影响美观,且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对偏压连拱隧道二衬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现代公路工程开发建设阶段,为保证混凝土项目建设的质量与安全,施工人员则需要对混凝土裂缝问题成因进行解析,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防治.本文就公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与解决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后防止反射裂缝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岩  张涛 《路基工程》2011,(1):177-179
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到达其使用年限,或其他原因遭受破坏需要重建时,国内多采用碎石化工艺来防止沥青罩面反射裂缝的产生。通过对水泥混凝土面板上直接加铺沥青层开裂成因的探讨,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经碎石化后防止反射裂缝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张丽 《隧道建设》2007,27(A01):47-48,82
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后,严重影响结构的长期安全和耐久运行。而裂缝大多是在早期产生的,因此,探讨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防止裂缝的出现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和类型的论述,从各个环节提出了预防裂缝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施工过程箱梁腹板斜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预应力连续刚构桥,主梁为单箱双室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施工过程中,箱梁腹板的下部出现斜裂缝。从设计、材料、环境温度、施工方法几方面对裂缝成因进行分析。进一步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该桥箱梁腹板进行局部受力分析,得知不张拉竖向预应力筋而继续悬臂挂篮施工,是造成腹板下部出现斜裂缝的主要原因。建议:尽快张拉前面节段竖向预应力筋,以后须先张拉前一节段的竖向预应力筋,才能移篮进行下一节段的施工。对现有裂缝,观察确定其不再发展,即进行封闭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