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格茫公路地处重盐溃土地区,由于盐渍土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使该地区的公路经常发生翻浆等病害,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和公路养护的正常运行.通过工程实践对盐渍土地区路基、路面、土工布施工及路基特殊处理等工艺进行分析,从施工方面有效控制盐渍土地区公路的施工质量,防止和减少翻浆等病害的发生,提高盐渍土地区道路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结合内蒙古省道301线根河至拉布大林段公路工程设计与施工,根据高纬度多年冻土地区气候、地质特征以及多年冻土物理力学性质,详细阐述高纬度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以及检查和监测方法。施工完成后,没有出现路基产生冻胀、融沉变形、翻浆、纵向裂缝质量病害,路基安全稳定,多年冻土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翻浆是寒区道路中普遍存在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道路的运营.介绍了近年来防治寒区道路翻浆研究的进展,分析了目前寒区道路翻浆研究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提高防治寒区道路翻浆研究水平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盐渍土地区修筑的道路经常发生病害,对导致盐渍土地区公路翻浆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盐渍土路基翻浆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青康、青藏新藏、木里等公路的病害调查,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翻浆路段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翻浆路段的基本特征:土质特征、冻土特征、工程地质和气候特征、行车荷载和水分等。揭示了水、温度、土质是导致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发生翻浆病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初步认识了其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应用于公路的面层,由于沥青混凝土材料本身的差异,以及受设计、施工水平的影响,沥青路面常常出现松散、脱皮、冻胀翻浆、水破坏、沉陷、开裂、泛油、坑槽等病害。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路面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加大了汽车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使行车不畅,行成交通压力,造成道路使用年限缩短。本文具体结合工程项目阐述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隧道涌水突泥问题在当前运营隧道中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有:不规范施工、不良地质条件、设计问题、极端天气等等影响因素。文章以云贵高原西南麓某山区高速公路在运营石灰岩隧道为例,采用地质雷达检测、裂缝综合测试仪查明隧道衬砌缺陷和背后溶洞的发育情况,分析了隧道病害成因,并运用工程类比方法,结合运营风险、施工安全、质量控制、投资控制、施工工期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应急处治方案,对类似地质条件在运营隧道涌水灾害抢险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公路交通运输的快速化、重载化进程的发展,路基季节性的发生翻浆、唧泥病害日益严重,线路出现区段性空板,发生了一系列如车辆颠簸、行驶方向偏离、轮胎沉陷等不良情况,使得车辆轮胎与道路之间的冲击作用加强,对路面结构造成损坏,影响驾车行驶安全。结合基层封闭施工工艺,对道路路基翻浆、唧泥整治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浅谈道路翻浆的原因及其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道路翻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较为新颖的看法,并以详实的资料和图例加以了论证,为防止和处理道路翻浆的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七个方面对防止和处理翻浆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为今后在防止和处理道路翻浆病害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共和至玉树公路沿线风积沙、积雪、连续多年冻土等不良地质路段较多,对公路危害严重。特别是鄂拉山至雁口山段,分布有富冰、饱冰冻土、含土冰层等各种类型的多年冻土。路基沉降、路面开裂、坑槽、翻浆等道路病害严重,严重影响公路的通行能力;因而公路设计方案是共玉公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高聚物注浆材料性能和技术特点,结合探地雷达、落锤式弯沉仪综合无损检测技术,探讨了高聚物注浆技术应用于路面唧泥、翻浆等隐蔽病害处治和路面承载性能恢复。结果表明:非水反应类高聚物材料具有耐久性好、安全环保无污染的优点;高聚物注浆技术具有施工快捷,微创无损,无需中断交通,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且能根治病害,节省造价,延长道路服役寿命,在道路养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公路沥青路面破损成因分析,探讨了从路面设计、材料的选择到具体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地质、环境等实际情况,按照质量管理的要求,对道路工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从根本上减少沥青路面破损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张俊祥 《现代隧道技术》2004,41(Z3):303-306
结合猩猩湾隧道实例,分析了隧道基底翻浆冒泥病害的成因,提出了加强铺底、疏排地下水的综合治理方案,并论述了隧道内宽轨枕板地段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于地下工程,特别是隧道工程,遭遇复杂多变的地质情况不可避免,而针对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使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则是我们的目标.在大铲岛-孖州岛过海隧道工程的设计中,平面上采用直线设计形式;纵断面设计考虑了航道部门的要求,以及隧道围岩具体的地质情况,采用"一"字单坡的形式进行设计.针对隧道两端地质好、中间地质差的特点,分别采用了矿山法和盾构法相结合的复合施工方法,由于技术方案得当,使整个工程在计划工期内得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当前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问题,包含不均匀沉降和裂缝、钢筋锈蚀等,并提出了科学可行的施工处理技术,以达到提升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道路裁弯取直,使得隧道工程在公路工程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而隧道所处地段存在穿过软弱岩体、地质情况差或隧道断面大、跨度大、埋深浅时,由于岩石体自身稳定性差,极易发生塌方等病害,难以构成洞室,这就给隧道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众多工程实践表明,不良地质施工困难地段,如破碎的岩体、塌方体、岩堆地段、砂土质地层、强膨胀地层、裂隙发育岩体、断裂破碎带、浅埋偏压等围岩,采用管棚支护辅以注浆能取  相似文献   

18.
高寒地区是我国较为偏远的地区,公路病害是高寒地区常出现的问题,公路翻浆在高寒的地区是极为严重的问题。由于公路翻浆的问题在公路中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旦发生公路翻浆病害,将会造成公路的严重损害,阻碍了车辆在公路的正常运行,并增加了行使车辆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公路翻浆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针对高寒地区公路翻浆病害的预防及处治措施,进而有效地规避公路翻浆病害的产生,提高公路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公路事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由于隧道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前期的勘察、设计与实际开挖揭露的地质情况常常出现偏差现象,不能满足隧道施工对工程地质信息实时、准确把握的需要。文章结合新古田隧道工程实例,介绍了在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动态设计的理念。使用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与现场地质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能及时优化隧道前方围岩级别,对原设计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动态调整围岩级别,能够相应地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公路病害主要有水毁、滑坡、雪害、路基冻胀、沉陷、翻浆等。这些病害危及公路交通。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若干消除病害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