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SUPER SAP对Sulzer 6RND68柴油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活塞应力场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发现柴油机燃烧状况对活塞的应力场有着较大影响,尤其在燃烧质量不佳及柴油机超负荷运转时,其表现为活塞顶部的温度星指数上升;活塞当量应力最大值是在第1点,其当量应力值为1404MPa,此项研究为柴油机活塞顶部裂纹和烧蚀以及第一道活塞环断裂的原因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轮机管理人员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 1 6V2 80 ZJA柴油机的钢顶球铁裙组合活塞为研究对象 ,建立其三维有限元弹性接触模型。在最大气体爆发压力工况下 ,对活塞在应用不同的接触间隙时呈现出的不同应力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以确定活塞受力的薄弱环节 ,为改进组合活塞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通过采用可靠的测量装置和合理的测试方法等一系列技术改进措施,测得L207E柴油机活塞工作时表面温度和应变的一整套资料,并得到工作活塞表面温度和应力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规律。通过对上述资料的分析研究,解释了活塞工作时所产生的一些物理现象,也为R5处裂纹产生和扩展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组合活塞三维弹性接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V240ZJ柴油机的钢顶铝裙组合活塞为例,按三维有限元弹性接触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其在最大气体爆发压力作用下的机械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为研究组合活塞的变形和应力状态,进行变形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195 t活塞模具为例,研究了在生产厚大顶部活塞毛坯时所遇到的缩孔问题。经过分析得出结论:造成厚大顶部活塞毛坯燃烧室缩孔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模具本身的弊端和水冷系统效果不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改进水冷底模的设计等方法以加强活塞顶部的冷却效果,促使活塞实现顺序凝固,实践证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为厚大顶部活塞模具的设计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新一代高速列车车体为研究对象,对车体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车体侧顶圆弧结构区的应力分布.在对圆弧结构区弹性力学平面简化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型材分布规律,对型材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使车体圆弧结构区的应力明显降低,为车体结构的实际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马俊骥 《交通标准化》2014,(13):162-164
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梁具有走行性好、方便维护、结构变形小、抗疲劳性能强等一系列优点,在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某公路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梁为例,分析了桥梁吊杆的应力分布。首先介绍了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梁的特点和研究现状,随后确定了局部模型的分析方法和边界的处理情况,最后建立了分析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法对该桥梁吊杆模型进行应力分析,得到了其应力分布情况,找出了运行中危险工况下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改进该桥梁结构的措施,可为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梁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美国ASME-2007标准中的结构应力法和有限元数值分析技术,研究某多轴转向架焊接构架焊缝结构应力分布规律,指出在垂向斜对称载荷工况作用下构架应力集中发生部位;以降低焊缝应力集中为出发点,对焊接构架结构进行改进设计.构架改进结构后焊缝结构应力幅值降低,疲劳寿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汽车起重机尾架有限元模型,利用MSC/patran和MSC/nastran软件,对尾架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从而得到尾架上应力较大的区域和应力分布规律,同时对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了对比,二者相当吻合。并以此分析结果为依据,进行了结构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有限元法的汽车起重机尾架结构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汽车起重机尾架有限元模型,利用MSC/patran和MSC/nastran软件,对尾架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从而得到尾架上应力较大的区域和应力分布规律,同时对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了对比,二者相当吻合。并以此分析结果为依据,进行了结构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路面结构参数对拓宽道路附加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有限元程序,将路堤顶面的差异沉降作为位移约束条件直接施加到路面结构底部,建立了差异沉降下路面结构应力的计算模型.分析了路面结构参数变化对拓宽道路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了结构层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路面各层附加应力随着不同结构层厚度和模量的增大而有相应地增大或减小,对基层底附加拉应力而言,基层厚度和模量的变化对其影响最大.对不同的路面结构层底附加应力,各因素影响显著性程度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规范沥青路面车辙深度的控制标准, 研究了车辙深度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考虑车辙断面特征, 建立了车辆跨越车辙时的动荷载计算模型, 并以冲击系数量化了车辆对路面结构的冲击效应; 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内部损伤, 探索了不同车辙深度下路面使用性能的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车辙深度对路面结构的冲击效应不可忽视, 冲击系数随着车辙加深线性增加, 基于冲击效应的车辙深度应不大于11 mm; 沥青混合料层的最大拉应变位于上面层层底, 与车辙深度正相关, 中面层和下面层的拉应变与车辙深度负相关, 但应变水平显著低于上面层, 基于面层弯拉破坏的车辙深度应不大于15 mm; 最大剪应力出现在上面层层底, 随着车辙深度的增加缓慢增大; 车辙深度处于5~10 mm, 各面层的剪应力整体变化较小, 当其从10 mm增加到25 mm时, 上面层0~1 cm深度处的剪应力增加了14.5%, 增速明显超过中面层和下面层剪应力的减小速度, 基于面层剪切破坏的车辙深度应不大于10 mm; 车辙深度对无机结合料稳定层拉应力的影响不大; 车辙深度超过15 mm后应关注路基顶面压应变的变化, 防止路基出现大的变形。   相似文献   

13.
以杭州机场路人行过街地道为背景,为研究管棚荷载传递规律,建立双参数弹性地基梁模型,选取受力最危险的一榀格栅,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荷载一结构模型分析开挖对该榀格栅内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紧邻开挖面的第一榀格栅所承担的荷栽能占到开挖荷载的70%左右,是开挖荷载的主要承受构件;相对格栅拱架底部和横向支撑,拱架顶部和竖向支撑承受了相当大的应力为主要的受力部分,以便控制掌子面向内部净空的挤压变形。  相似文献   

14.
依据一维非定常流理论,对以往的活塞风理论进行了改进与优化,首先对不同状态下隧道内的空气密度进行了修正,充分考虑了活塞风的非定常性,改进了以往理论中空气密度的选取方法,使其更符合实际工况.其次引入了压力波传递机制,将其应用于活塞风的状态方程中,更准确地反映出隧道内压力的传递规律.  相似文献   

15.
利用Solidworks建立了内燃机活塞三维实体模型,并用COSMOSWorks完成了活塞温度场的三维数值模拟,得到活塞的三维温度场分布情况,为活塞的结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动载条件下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破坏问题,采用三角形波激励加载,考虑车辆超栽以及车速变化对路面结构动态响应量的影响,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法对超载、快速、慢速条件下的路面各结构层动竖向位移和层底动弯拉应力分布规律进行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动载条件下,路表所形成的横向弯沉盆影响范围为6.2m,而基层层底沿横向0.35m范围内均承受动拉应力;车速越慢,超载越严重,路表、路基顶面的竖向动位移峰值及动弯拉应力峰值越大,在交通堵塞、长大纵坡的行驶环境中,路面材料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层间接触条件对沥青路面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典型路面结构的分析,探讨层间接触条件对路面结构受力状态的影响。计算与分析显示:层间接触条件对路面结构受力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界面的接触条件对不同的力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一、二界面的接触条件对层底拉应力的影响较大,第一界面的接触条件对面层最大剪应力有着决定性影响,第三接触面影响土基顶面压应变。  相似文献   

18.
以标准轴我为基本荷载,借助ANSYS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揭示了在铺装结构体系整体受力的情况下铺装结构层的弯拉应变大小、分布规律及其与正交异性板构成的关系,对钢箱梁桥面铺装结构体系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