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基于P-N结反向恢复过程的吸收电路的仿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用PSPICE仿真软件设计晶闸管吸收电路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指数函数模拟P-N结反向恢复时的电流衰减过程,并用PSPICE的参数扫描功能获得吸收电路RC的最佳参数值。该方法适用于普通相控晶闸管和二极管的吸收电路参数设计,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研究IGBT模块中续流二极管(FWD)导通脉冲宽度(tw)很小时的反向恢复现象.通过仿真测得这种极限工作状态下FWD的电流、电压有关波形,对波形分析可得知导通脉冲宽度(tw)很小时的反向恢复是导致芯片损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晶闸管电磁式触发和监控系统的不足,提出了适用于高电压、大电流晶闸管阀组的光电触发和监控方式。介绍了其功能、原理和构成。  相似文献   

4.
1 问题提出   钢轨全长淬火线主要设备为大功率晶闸管中频电源,该中频电源是一种利用晶闸管把工频交流电变成中频交流电.通过感应圈给钢轨表面加热,然后经过冷却,达到给钢轨表面淬火的目的.由于晶闸管中频电源是一个高次谐波源,它会向电网注入大量的谐波电流,所谓谐波,就是频率为50Hz基波频率整倍数的一系列正弦波.如二次谐波频率为100Hz,三次谐波频率为150Hz…….虽然谐波的幅值比基波幅值小很多,但当它们和基波叠加在一起时,就产生一个50Hz的非正弦量,使原有电网的正弦波形发生畸变,谐波的幅值越大,电网波形畸变越严重,谐波的主要危害有:……  相似文献   

5.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故障电流下晶闸管的温升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HVDC晶闸管最大故障电流与结温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瞬态热阻抗模型,提出了一种计算晶闸管温升的优化算法,并进行了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六英寸晶闸管的多周波浪涌试验,给出了试验中晶闸管的电流波形和温度曲线。详细介绍了温度计算及仿真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仿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SS4改型机车PFC的仿真模型,对串联LC谐振滤波电路进行了暂态仿真,通过仿真了解晶闸管的暂态电压和暂态电流情况,并说明了可能导致晶闸管损坏的潜在因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脉冲开关用晶闸管对di/dt耐量的高要求,阐述了晶闸管的导通过程和di/dt的失效机理。通过选用适当的硅单晶参数,调整P基区浓度分布,优化门极图形,采用双负角造型工艺,设计并试制出6英寸脉冲开关用晶闸管。该晶闸管的脉冲峰值电流可达300kA,di/dt耐量超过3000A/μs,试验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钢轨电位限制装置(OVPD)是地铁回流网络中重要的保护装置。构建了地铁供电网络电路模型,仿真测量了接触网短路状态下的钢轨电位、流经OVPD保护点晶闸管中的电流。研究成果可为OVPD保护装置晶闸管的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机车电传动》2021,(5):38-46
针对超结场效应晶体管(SJ-MOSFET),利用工艺仿真建立多次外延离子注入和深槽刻蚀2种不同P柱形貌的器件结构,对比研究了不同工艺、不同栅极结构SJ-MOS的静态特性差异,并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建立模型的正确性。从空间电荷区不均匀拓展的角度,分析不同工艺路线器件的C-V特性测试中"电容转折"现象的微观机理。研究了感性负载下SJ-MOSFET开关过程中栅极电压、漏极电流、漏源极电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并搭建寄生体二极管反向恢复测试平台,探究了不同工艺对于反向恢复电荷、峰值电流等参数的影响。研究内容可指导器件设计,提高功率半导体器件在机车应用场景中的匹配度。  相似文献   

11.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电气化铁路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基于高压晶闸管阀的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原理、关键技术段在电气化铁路上的应用效果。选择基于高压晶闸管阀的静止型动态无功朴偿装置作为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无功电流.提升接触网电压主要技术手段.达到有效实现提高功率因数和稳定接触网电压的双重目标,而且在输送同样的有功功率的情况下.所需总电流可大幅减少.从而使得变压器、输配电线路的损耗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2.
交直电力机车分别在牵引绕组和整流器元件设置阻容吸收电路以降低操作过电压和换流过电压,探讨了二者在整流器工作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当参数选配不当,会造成二极管关断损坏和晶闸管开通损坏,阻容器件也会出现烧损故障;指出当前运用机车普遍存在绕组阻容参数失配情况,以致晶闸管故障率高,阻容器件烧损严重,提出满足各种机车过压保护的优化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3.
晶闸管导通压降的温度特性及其对均流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晶闸管正向压降的温度特性做了计算,并在不同温度下测试两只KP600型晶闸管。结果表明,晶闸管正向压降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从而引起变流装置的均流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为变流装置的使用和试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着重介绍29kV高压晶闸管阀触发系统隔离技术和晶闸管过电压保护方法。重点阐述利用光纤通信的技术将低电位的触发信号传送到高电位的晶闸管阀来实现隔离的阀触发系统。另外,介绍了一种利用BOD(转折二极管)器件实现晶闸管过电压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用晶闸管的测试和试验除了必须满足常规的项目要求之外,还必须进行一些普通工业应用极少提及的特殊项目,例如雪崩电压特性(长雪崩和短雪崩)测试。文章论述了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用晶闸管的雪崩特性测试及测试台的研制。该设备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数据采集、电压电流波形显示、测试结果记录均由LABVIEW编写的控制程序完成,使用简便、自动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大容量SVC的SCOTT变压器电能质量治理方案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斯科特变压器由于运量增大、主变压器的两相工况差异大而造成的电压波动大、功率因数低、谐波和负序电流大的问题,提出在变压器55 kV侧接1个大容量晶闸管控制电抗器支路和3个固定电容补偿支路,其中晶闸管控制电抗器支路和2个固定电容补偿支路安装于重载臂,而另一个固定电容补偿支路安装于轻载臂。结合其拓扑结构,提出以负序电流最小为目标的多约束无功功率优化控制数学模型,并对其控制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实际应用表明:该装置解决了重载臂的电能质量问题,使电压跌落从30%减少到11%,功率因数由0.76提高到0.98;并显著减少高压侧的负序电流,提高了变压器的效率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