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多个研究课题在运行速度理论和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揭示出不同类型、设计速度公路的运行速度特点和规律及其与平曲线半径之间的关系,提出与路段运行速度对应的各级公路平曲线半径设计推荐取值范围。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关键技术指标取值为在公路路线设计与优化中实现定量化选用技术指标奠定了基础,有助于保证公路设计中关键技术指标取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超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确保车辆行车安全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值,引入可靠度理论,以汽车在圆曲线路段行驶时不产生横向滑移为约束条件构建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圆曲线半径进行分析,并提出圆曲线半径的可靠度功能函数。对功能函数中的车辆运行速度、路面横向摩擦系数、道路超高值等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并分析其分布规律。求解设计速度分别为100,120,140,160 km/h时超高速公路圆曲线的最小半径值,取整后用蒙特卡洛法仿真估计各设计速度对应最小半径的失效概率。结合公众心理承受度,以失效概率小于0.01%为基准,对各设计速度下的圆曲线半径进行可靠性设计,得到超高速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推荐值在潮湿的路面条件下分别为920,1 000,1 100,1 220 m;在积雪的路面条件下分别为1 380,1 400,1 420,1 450 m。实证结果表明:在事故率较高的路段,各段圆曲线半径对应的失效概率最小值为0.019 5%,大于最小圆曲线半径的失效概率值0.01%。采用0.01%的失效概率设计超高速公路圆曲线半径,可保证其安全性高于现有标准。  相似文献   

3.
运用先进的地理信息定位系统(车载GPS),通过对样本高速公路检测数据的分析,建立了高速公路车辆连续,动态行驶过程中运行状态的定量划分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调整公路直线段长度,直线段前后曲线半径对车辆运行状态的影响,为进一步用数学模型描述车辆在长直线平坡路段的稳态运行速度和研究调整公路长直线长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蒋栋 《公路》1994,(12):15-17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设超高的最小平曲线半径,其决定因素主要是横向力系数和工程的经济性。各国出于不同的考虑,对不设超高的最小平曲线半径有不同的取值,以达到既满足行车舒适性要求,又不过多增加工程量。  相似文献   

5.
朱铭  刘洪波 《中外公路》2006,26(6):145-148
该文首先从汽车行驶稳定性角度出发建议环形匝道应取较低的设计车速,而后对车辆行驶路线长度、运行时间和占地面积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环形匝道在某一设计车速下对应不同半径值时对以上各参数的影响,从而对环形匝道的半径取值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下坡衔接平曲线线形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GPS实测数据,以速度为中间媒介,研究弯坡衔接线形对道路安全的影响,总结弯坡衔接线形的两种速度特征曲线,指明各速度特征曲线所对应的线形组合范围和适应的条件,建立弯坡衔接线形的安全评判体系。  相似文献   

7.
计算出高速公路不同设计速度标准断面下满足横净距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在公路设计时尽量采用满足横净距的曲线半径值。  相似文献   

8.
公路平曲线路段大型车运行速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安全设计一致性理念出发,详细分析了驾驶员在高速公路自由流状态下平曲线路段的信息采集处理过程,认为大型车在平曲线路段的曲中点前后两部分运行速度是受不同的线形信息的影响,用大量的实测数据建立了相应的两阶段平曲线路段大型车运行速度统计模型。经过与实测速度对比验证,证明两阶段平曲线运行速度预测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的优点。这为利用运行速度制定公路线形设计标准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持,同时也为运行速度进行安全一致性审核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平面线形与安全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长城  阚伟生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126-129,146
建立线形指标、交通量与事故间的模型是当前事故规律微观研究的主要方法,虽然在模型中纳入更多的指标能够提高的解释能力,但增加了模型的复杂性,加剧了数据采集困难.简洁的模型有时候在分析特定类型事故时反而更具优势,因此,作者在研究高速公路线形条件与事故的关系时,主要提取了平面线形的圆曲线、缓和曲线和超高等指标,重点分析平面线形与安全的关系。作者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平面线形与安全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利用贵州省贵黄、贵新两务高速公路的事故、线形、交通量数据建立了回归模型。此外,还结合具体案例,对曲线超高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平面线形安全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公路平曲线半径的区域划分与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种四轮转向与铰接车架组合的主副车模式运梁车的结构形式,并对该形式运梁车的转向工况进行分析,得出了具有最小转弯半径的工况及确定方法和最小转弯半径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最小转弯半径工况的方法能够更好地确定最小转弯半径,可为具有同类结构的运梁车最小转弯半径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论述客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对客车高速发飘的影响及发飘与操纵稳定性的关系,为行业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零部件设计以及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匹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目前高速公路普遍应用的速度控制设施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了限速标志、摄像头、横向减速标线3种速度控制设施,在综合交通事故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3种限速设施的上、下游交通流的大、小车运行速度、运行速度标准差、20 km·h~(-1)速度差幅度车辆比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前、后车辆速度变化的显著性检验分析,研究了道路线形几何特点、交通流构成、交通流速度、限速方法与速度控制设施对车辆运行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监控摄像头对驾驶员遵守限速行车有显著影响;限速标志与道路警告标志联合设置的效果显著优于限速标志单独设置;上述3种限速设施的实施效果均限于一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李先锋  陈剑威  陈国龙  陈倬 《公路》2008,(6):138-143
针对目前运营期的高速公路车速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车速管理的多个因素,阐述了处于运营期的高速公路车速管理原则,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思路。以广东省揭普高速公路运营期车速管理为例,在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揭普高速公路车速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运行速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现行路线设计规范中计算行车速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我国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运行速度进行研究,基于太旧高速公路24个观测点的实地观测数据,就运行速度V85的设计参数值和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城市快速路浮动车技术,获取北京市快速路瓶颈路段全天交通流运行速度时间序列数据,对快速路常发性交通拥堵形成及消散进行精细化定量分析。首先应用小波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依据速度变化特性将快速路瓶颈处交通流运行状态划分为稳定运行态、拥堵形成态、拥堵态及拥堵消散态4种状态,并分析不同状态下的速度表现特征。研究表明,应用速度变化量可以判别交通流所处状态,而后利用统计学方法给出不同状态之间变化的判断阈值,并归纳出快速路常发性交通拥堵形成时刻、消散时刻及持续时间的判别方法。该方法对拥堵特性判别精度可达80%以上,对交通拥堵预测及交通管理具有明显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SUV转向随动性不足问题,利用后轴变形转向效应对该车五连杆后悬架上摆臂重新布置,并在ADAMS中建立了后悬架运动学模型及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脉冲输入的仿真结果分析和对原车按新方案改进后进行的操纵稳定性主观试验验证表明,新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转向随动性问题,减少了特殊工况时后轮侧滑及甩尾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线形三维空间综合指标与运行车速的关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预测高速公路运行车速,以平、纵线形综合指标为主,横断面线形指标作为修正的方式,考虑桥梁、隧道等结构物的影响,建立包括曲率、曲率变化率、曲线转角、纵坡度、车道宽度等指标的公路线形三维空间综合指标描述函数;注重运行车速的连续性变化及驾驶员视觉需求,确定车辆行驶中前方100 m至250 m有效注视范围为前方线形对车速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合理确定高速公路夜间最高车速限制值,保障高速公路夜间行车安全,进行了驾驶人夜间距离识别与车速感知试验研究.分析了行驶速度、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对高速公路驾驶人夜间识别距离与感知速度的量化影响,并建立了高速公路驾驶人夜间识别距离模型与感知速度模型.基于驾驶人夜间识别距离与反应制动距离间的安全行驶判别条件及驾驶人夜间感知速度模型,给出了高速公路夜间最高理论限速值与修正限速值的确定方法,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驾驶人夜间识别距离与行驶速度呈负线性相关,与平曲线半径呈正对数相关,与公路纵坡坡度呈负指数相关;驾驶人夜间感知速度与纵坡坡度无关,与实际行驶速度呈正线性相关,与平曲线半径呈负对数相关.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车速与交通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运行车速、超速行驶、速度差以及限速等与车速有关的方面分析了车速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