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综合运输》2007,(4):84-87
<正>一、规划背景和意义我国现有沿海港口150余个(含长江南京及以下港口),2005年货物吞吐量达33.8亿吨,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沿海港口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综合运输网的完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福建省道路、水路运输生产综合述评2002年港口生产成为福建省运输生产的最大亮点,已连续几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比率,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占全国沿海港口吞吐总量17.16亿吨的5.94%,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沿海港口增长速率(18.1%)。代表港口发展综合水平的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率虽然较高29.69%),仍低于全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增长率(36.7%)约7个百分点,表明福建省港口进出的货种中散装货比率仍然较大,而适箱货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情况表明福建省港口生产的发展快于全国沿海港口生产,但综合水平并不高于全国沿海平均水平。2002年福建省道路客…  相似文献   

3.
国内水运     
『重点加强六大区域港口建设』今后五年是我国港口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保障沿海港口又快又好地健康发展,国家制定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三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2004-2010)》。作为对这个规划的补充和完善,在天津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港口城市市长高峰论坛”上,交通部部长李盛霖专门谈到了应重点加强几大区域港口的建设,并做了初  相似文献   

4.
<正> 大连港是我国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东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位于黄渤海交界处,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港阔水深,不淤不冻,自然条件非常优越。2002年,港口吞吐量达到10851万吨,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七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5.2万 TEU,居全国沿海港口第八位,旅客吞吐量  相似文献   

5.
陆港对沿海港口的腹地扩张及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许多内陆城市开始探索陆港的规划发展问题。陆港建设将沿海港口的功能前移至内陆城市,实现内陆与沿海港口的无缝连接,减少进出口货物的中转环节,加快通关速度,使内陆城市真正具备港口口岸功能。本文首先阐述了陆港概念,然后分析了陆港的功能和发展模式,最后阐述了我国陆港的管理体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极大带动了沿海港口吞吐量的快速增长,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蓬勃发展。为充分发挥港口作为运输枢纽的作用,提升运输管理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本研究结合GIS全国公路网、铁路网、水运网络的多式联运综合系统平台,基于Trans CAD建立多式联运运输优化辅助系统。该系统可根据业务需要,实现多式联运运输系统的优化问题,解决了优化模型的系统建模和功能应用,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广西看点     
北部湾沿海港口规划明确“一体化”思路日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港口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通过专家审查。根据《规划》,2030年,广西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5亿吨,旅客吞吐量达300万人次。《规划》明确了“一体化”思路,提出防城港、钦州、北海三市港口应打破地区界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沿海港口现状分析我国目前共有沿海港口165个。到2000年底,沿海港口共有中级以上生产性泊位2416个,其中深水泊位967个,总吞吐能力12.9亿吨。2001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5亿吨,增长12.4%,继上海、广州、宁波三个港口之后,天津、大连、青岛、秦皇岛港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其中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2亿吨。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470万TEU,增长20.7%,主要集中在上海、深圳、青岛、天津、厦门、广州、宁波和大连等8个集装箱干线港,各港均超过了100万TEU,其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突破600万TEU,居世界第五位,深圳港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港口物流、层级化发展、海铁联运总结我国沿海港口转型升级问题,判断未来沿海港口发展趋势,提出了从国家、行业和企业等不同层面推进沿海港口转型升级的分类指导思路,特别强调了以港口物流业发展为核心和加强海铁联运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内水运     
『中国将提升沿海港口吞吐量至45亿吨』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任建华近日表示,交通部将在今后5年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到2010年,全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可以超过45亿吨,高速公路总里程可能达到6万公里以上。任建华在“2005年中国钢铁产业链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上发表的书面报告中说,目前,全国沿海港口通过能力达到25亿吨。在今后港口建设的布局上,将会考虑冶金产业的布局情况和沿海港日的条件,中国将重点围绕渤海湾、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5个区域布局进口铁矿石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1.
日前,针对沿海港口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为防止出现过度超前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促进沿海港口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以促进沿海港口健康、安全、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相对于海峡东岸台湾,以福建为主体,并包括周边地区,具有自身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体。围绕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需要尽快形成联系海峡两岸、沟通内地与东南沿海港口、串联周边区域主要城市和产业带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并成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3.
资源和环境是今后沿海港口发展建设面临的重要因素。资源整合、发挥港口群的整体优势是适应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地区港口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沿海港口后方铁路通道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完善沿海港口后方铁路通道的思路与原则,并对6大沿海港口群后方铁路通道的完善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最近,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广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规划提出,要利用广东特有的岸线资源,建设大型的专业深水码头港,并且推进港口与公路、铁路运输和内河航运相连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 水运是我国运输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外贸货物运输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且在内贸货物交流、北煤南运万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十五”水运建设发展 规划及市场取向 1、沿海港口 以优化港口布局和调整泊位结构为主,通过新建与改造,重点完善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大宗散货运输系统。加速港口设施的技术进步,提高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实现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高型、由管理粗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的5年,经济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中国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由此带动了沿海港口的高速发展。大规模的港口建设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资源整合、发挥港口群的整体优势是适应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地区港口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为推动沿海港口深水航道建设水平的提高,保证大型船舶的航行安全,针对现行的《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实施的局限性,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沿海港口深水航道选线及设计主要参数研究"对沿海港口深水航道选线原则、航道尺度参数确定方法及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篇对该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进行推介,以期为沿海港口深水航道建设及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五洲纵览     
《西部交通科技》2011,(12):102-106
政策法规交通运输部出台意见促进沿海港口健康持续发展日前,针对沿海港口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为防止出现过度超前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促进沿海港口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以促进沿  相似文献   

20.
港口后方铁路是港口集疏运的重要形式。通过既有通道的改造和新通道的建设,强化和完善我国沿海港口后方铁路通道,是"十二五"铁路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