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卓 《汽车导购》2005,(1):54-55
微型轿车市场一直是由自主品牌们唱主角,但是目前整体下滑的汽车价格却让小车们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如何应对才算有效?QQ EZdrive是奇瑞给出的一种答案。  相似文献   

2.
与强手过招,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必杀技在哪儿。 奇瑞、比亚迪等中国的民族汽车企业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最近两年,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们虽然在销量上崛起,占据了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三分天下,但是,在质量、利润、品牌和可持续增长性等方面上,自主品牌仍旧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3.
代表国内自主品牌的天津一汽威志、法系的经典设计206、日系流行元素的代表飞度,它们都是主打时尚、可爱招牌的两厢小型车,但是价格上的较大差异使它们又区别于彼此.真的差别那么大吗?它们都物有所值吗?谜底将在文中揭晓[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张海涛 《轿车情报》2011,(12):88-91
在每次自主品牌车型试驾时,同事间最为喜欢讨论的就是其价格,也许是因为对它们身价和竞争力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也不否认出于我们职业的关系对这些国内品牌所表现出的巨大关心和迫切感。的确。低消费门槛也许至今仍是这些自主“小家伙儿”们赖以生存的方式,但决不再是唯一方式。  相似文献   

5.
这些年来,自主汽车品牌奇瑞、吉利、比亚迪和海马相继推出的车型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摸爬滚打算是累得够呛,为了能保证完成自己那份销售量,一方面要对强悍的外来竞争者发起猛烈的价格攻击,另一方面还要正视自己产品存在的不足,并加以不断的升级和改进。还好,掌控着这些自主汽车品牌的大佬们眼光都放得比较长远,不惜重金请来了外国设计团队进行深入合作,于是这些自主品牌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一下使自己的汽车产品矗立在了潮流之颠。[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大力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发展汽车工业的政策方针指导下,近几年,汽车自主开发能力、自主品牌汽车有了长足进步。汽车自主品牌数、市场销量、美誉度等,都有了较大提高。由于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市场价格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家倡导政府采购要优先采购自主品牌汽车,在政府及  相似文献   

7.
张海涛 《轿车情报》2012,(2):98-101
自主品牌竞争之年,东家们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成本与价格的正比规则聪明人则更是格外遵从。当杂志与“全球鹰”接触的日子仅一个多月后,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个月,中国大地猛刮节俭风,尤其是公车采购,据报道即将出台具体的采购规定,要求一般公务车的发动机排量不能超过1.8升,价格不能超过16万元。这种规定看似不错,尤其是受到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们的欢迎。但这些采购规定要真正落实执行实际上非常难,因为公车采购和使用者根本不缺钱,而且他们花的钱都不是他们辛苦挣的,我不太相信他们会主动节俭花钱购车,更不会积极采购自主品牌汽车。其实,现在自主品牌乘用车很需要政府采购拉一把,现在市场份额只占三成,而且都在底层市场挣扎。我觉得制定公车价格不超过16万元的政策,帮不了自主品牌多大忙,因为这个价位内合资品牌甚至进口品牌汽车有的是,一些人仍会直奔合资或进口汽车品牌去,先买个低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车子轴距达到了两米六,为什么定价还不到10万元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品牌号召力不够。十万元是自主品牌的价格天花板。”谈到某自主品牌中级轿车的价格时,其销售老总说。在当前的市场上,这个说法似乎拥有相当丰富的论据。近两年新出的自主品牌中级车价格都在十万元之下,如  相似文献   

10.
莽超  黄奇 《汽车与运动》2011,(10):52-55
宝骏630具有自主品牌一贯的优势:"A0级车的价格、A级车的配置和B级车的空间"。但是,要想在当今的汽车市场牢牢站稳脚跟,这些已远远不够。那么,这个年轻的品牌该如何突破自主品牌的瓶颈,快马加鞭地赶超日韩车型呢?  相似文献   

11.
自主品牌的SUV近些年来发展迅猛,但是发展得好的不多,奇瑞瑞虎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凭借时尚靓丽的外形和较低的价格赢得不错的口碑,在州外市场也取得不俗的成绩,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2.
文龙 《汽车导购》2006,(9):54-55
近些年来,自主品牌在产品的研发设计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多车型都比较适合国内汽车市场,但是大多以经济型轿车为主,在高端车型上一直没有大的动作,此次奔腾的推出证明了自主品牌在高端车型研发上的实力,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13.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怀着乐观的心态来看待我们自己的自主品牌汽车,但是往往越是乐观眼前的现实却越,是残酷,甚至和朋友们聊起与车有关的话题,说的几乎清一色都是外国的某某性能猛兽、某个厂商的全球化车型、抑或是某些外资品牌媒体试驾的大场面。其实相对来说自主品牌并不是那么差强人意,清醒和冷静地看待它们,也是—种默默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饶达 《轿车情报》2006,(11):66-67
中国每年通货膨胀率约为2-3%,自1996年开始,平均每年汽车价格下降为5%左右。但是汽车不会无止境地降价。明年自主品牌汽车平均价格降幅不会超过1.5%,而合资品牌的价格平均降幅也很难超过4%。  相似文献   

15.
杨建  罗建东   《汽车驾驶员》2008,(10):28-32
作为东南汽车首款自主研发的战略性新车,V3菱悦主攻的方向是紧凑型里的自主品牌阵营。同时还要满足那些既看重日常实用性和购买价格,又追求空间和配置水平的准车主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去年以来乘用车的价格平均降幅达4%左右,这个数字在2008年的汽车市场继续降下去,丧失了价格优势,自主品牌靠什么生存?销量背后的微利或无利,自主品牌靠什么发展?转型之后,面对更高一级的市场,价格的影响力变得更小,品牌成为更重要的购买理由,我们与合资品牌的技术差距却仍在拉大。  相似文献   

17.
“是汽车产品引领汽车文化,还是汽车文化引领汽车产品?”这是所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要思考的问题。中国车企目前都在研发产品和销售产品。但是没有引领汽车文化的发展潮流,汽车文化建设必然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2013年1月作者走进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8.
虽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这几年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政府对自主品牌支持力度似乎并不大。然而,当笔者仔细查阅最近几年自主品牌汽车的利润情况时,却发现绝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都从政府那里得到了相当"现实"的支持,不少自主品牌都享受到诸如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  相似文献   

19.
《中华汽摩配》2005,(4):4-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蒋雷近日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目前我国共有载货车、客车和轿车品牌355个,其中自主品牌占69%,国外品牌占31%。但是在100个轿车品牌中,自主品牌只有37个。  相似文献   

20.
郑云 《时代汽车》2012,(10):52-53
自主品牌今年对外出口成绩喜人,但是成绩背后还存在着隐患。今年上半年的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处于绝地求生的境况,与合资自主完全呈现两极分化发展趋势。与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严峻形势不同,今年自主品牌对外出口的成绩还颇为亮眼,但不断有召回的消息传来,却又给自主品牌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