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研究全风化花岗岩用作新建郑石高速公路路基填料的适宜性,基于全风化花岗岩风化料的矿物成分、颗粒分析等工程性质的分析结果确定其不能直接作为路基填料。选用水泥材料进行改良,对不同掺量的混合料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压实试验及疲劳试验,确定对全风化花岗岩风化料进行改良所需最佳水泥掺量为5%,并得到相应的疲劳周期;现场试验路段沉降变形的检测结果表明,沉降符合高速公路路基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花岗岩系为主的侵入岩全风化物,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力学特性的特殊土,遇水具有崩解性,用作路基填料时,雨季易发生压缩变形、边坡冲刷等病害。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花岗岩系全风化物及其物理改良填料的工程性质,并在某高速铁路进行了现场填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风化物改良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能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花岗岩残积土在赣南山区分布广泛,全风化厚度大,且多为高含水率、高液限土,不宜直接用于路基填筑。文中介绍了水泥改良花岗岩残积土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并在工程建设项目上应用实施,通过试验发现经水泥改良后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特性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全风化花岗岩及其水泥改良土的路用工程性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勇  曹新文  谢强 《公路》2005,(8):67-70
以湘北全风化花岗岩土样为基础,对全风化花岗岩的粒度成分、塑性指标、压实性能和CBR值等指标进行了试验分析,建立了不同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对湘北地区全风化花岗岩填料的工程性质进行了评价,并对全风化花岗岩水泥稳定土进行试验,得到其强度、刚度、水稳性系数与水泥含量、龄期、含水量和压实度的变化关系,并运用于指导高速公路路基的施工。  相似文献   

5.
结合浏醴路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填料石灰、水泥改良土试验,研究不同掺入量对路基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液限、塑限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比较分析其性质变化,得出经济合理的改良掺入量,为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刘祖富 《路基工程》2010,(3):157-158
海南东环铁路A,B组填料稀缺,设计填料利用路堑挖方和隧道弃方为主,但其料源60 %以上为全风化花岗岩C,D组,需进行改良才能满足工程要求。结合勘察设计,全线选取了有代表性的10组D类填料和10组C类填料进行改良研究,提出了最佳改良方案:高液限的全风化花岗岩用石灰改良,掺量为9 %;低液限全风化花岗岩用水泥改良,掺量为5 %。试验结果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解决了海南东环线A,B组路基填料稀缺的重大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全风化花岗岩及其水泥改良土的工程特性,以莲株高速升级改造工程沿线的全风化花岗岩土样为基础,对掺加0%、4%、6%、8%这4种不同掺量的水泥进行改良,进行了全风化花岗岩改良土的界限含水率、击实、CBR、抗剪强度和刚度试验,分析其工程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未改良的全风化花岗岩仅满足下路堤(93区)填筑的要求;经过水泥改良的全风化花岗岩,不同压实度下的CBR值均获得提升,经过4%水泥处理的改良土满足上路堤(94区)的填筑要求,经过8%水泥处理的改良土可以用于填筑路基的各个部位;改良土的粘聚力、内摩擦角、回弹模量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大,但内摩擦角增加不明显;随着含水率的提高,改良土的粘聚力逐渐降低,内摩擦角和回弹模量则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都在最佳含水率附近获得峰值。  相似文献   

8.
以川南某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采用振动压实法成型水泥改良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填料试件,研究压实度、水泥剂量及养生龄期对全风化花岗岩填料水稳定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全风化花岗岩渗透系数和崩解量随压实度提高逐渐降低,当压实度≥96.0%,渗透系数趋于稳定,压实度提高1.0%,崩解量约降低8.6%;掺入水泥后水稳定性显著提高,水泥改良全风化花岗岩与全风化花岗岩试件崩解量比值在4.2以上,当水泥剂量≥4.0%,改良后渗透系数、崩解量随压实度增大呈线性趋势降低,渗透系数、崩解量降低速率分别为6.3%、6.4%;改良后龄期前14天水稳系数增长较快,28天后曲线较平缓,水泥剂量增加1%,7、28天水稳系数约分别增加10.5%、9.5%以上。  相似文献   

9.
全风化花岗岩石灰改良土室内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高速铁路对路基变形的严格要求,常常需要对用作路基填料的土质进行改良.通过对全风化花岗岩生石灰改良土的大量室内试验,研究了改良土在不同掺合比下液塑限的变化,在不同击实条件下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确定及影响,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为花岗岩地段铁路客运专线路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桥头引道软土路堤处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施工经验及复合地基理论,针对越南湄公河运输防洪项目MD1标段11座桥梁桥头引道软土路基的性质及分布范围,分析了换填法及超载预压固结法处治软土路基的作用机理,提出了采用部分软土换填结合超载预压固结法联合处治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及施工方案,同时通过对路基固结沉降的计算验证了处治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浅谈全风化花岗岩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南省临长高速公路全风化花岗岩地段路基施工,介绍了采取石灰改良土处理全风化花岗岩的试验、配合比设计、施工要求及其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等。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良地质下的路基改扩建工程差异沉降处治问题,以莲株高速改扩建工程为背景,考虑路基内部湿度场变化,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不同处治方法下的全风化花岗岩区软土地段的拓宽路基有限元模型,结合位移云图及沉降变形曲线,分析在不同路基拼接技术处治下新老路基、新老地基、路面表面的沉降与侧向变形状况,探讨路基拓宽差异沉降分布。研究表明:拓宽路基沉降集中在施工期及工后1 a内;开挖台阶、铺设土工格栅以及对软土地基进行打桩加固处理能有效减小改扩建路基沉降且控制侧向变形和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13.
针对湖南省临长高速公路全风化花岗岩地段路基施工,介绍了采取石灰改良土处理全风化花岗岩的试验、配合比设计、施工要求及其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等.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盐岩地区合理的工程结构形式及病害处治技术,有效提升盐岩地区高等级公路路基使用品质,全面调查国内公路及铁路盐岩路基工程应用状况,系统梳理公路及铁路盐岩路基结构形式,对比分析公路与铁路盐岩路基稳定技术及适用性,进一步明确盐岩路基的常见损坏及处治技术。结果表明:公路与铁路盐岩路基在修筑时多采用换填法及碾压整平等技术提升路基承载力;隔断层、排水系统及换填法为盐岩路基采用最为广泛的稳定技术,不同技术主要从提升基底承载力、减盐及阻水等方面实现稳定性保障;在进行损坏处治时多采用注浆法、换填法等技术,经处治后路基整体稳定性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7,(3)
通过对比不同规范,明确花岗岩残积土与全风化花岗岩的区别;通过文献调研与现场勘察,确定江西花岗岩残积土分布状况;对30处代表性花岗岩残积土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对天然状态下花岗岩残积土路基进行压实试验,调研在建花岗岩残积土路基边坡稳定状况,明确其工程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江西花岗岩残积土主要分布在赣南地区,风化程度相对较低,天然含水率高,部分细粒土具有高液限特性,细粒土含量较少,以砂性土为主,工程性质较差,一般只适用于下部路堤部分填筑,用作上路床填料时需进行处治;在天然状态下难以压实,在持续降雨作用下,路基边坡容易出现开裂和滑塌。  相似文献   

16.
路基路面结构受交通动荷载重复作用,表现出疲劳特性,并会产生不可恢复的残余塑性变形。通过3组室内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了全风化花岗岩、全风化花岗岩水泥稳定土和土工格室加强等不同路基结构形式的路基路面结构受交通动荷载作用的动力特性,分析了路基路面结构动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得到路基路面结构动应力、应变和永久变形随车辆荷载大小、车辆荷载通过量(对应加载次数)、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试验论证了全风化花岗岩及其水泥稳定土和土工格室加强作为高速公路路基填料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评价了路基处理的效果,确定了路基质量控制标准,对高速公路的设计与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一座藏区海拔4 000 m以上的全风化花岗岩隧道—拉丁拉山隧道大型塌方处治工程为依托,对该隧道塌方产生原因、处治思路及措施和处治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并论证藏区典型花岗岩隧道塌方处治技术方案的适用性及可靠性,为同类隧道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通古勒格淖尔至额尔克哈什哈公路(蒙甘界)为依托工程,通过现场挖探、取样试验确定盐渍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水文地质情况。建立现场试验路,采用经济合理的盐渍化软弱地基风积沙和砂砾换填处治方案,研究在不同换填材料、换填深度等条件下地基处治效果。通过试验段施工期与运营期沉降监测对换填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价,提出适合内蒙古腾格里沙漠公路特殊路基处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文章着重介绍104国道新四号桥桥头跳车处治应用轻质EPS混凝土换填技术。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择优选择合适的EPS混凝土配合比,换填桥头路基填料,减轻桥头路基填筑自重,减少路基基地应力,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直立性,达到治理桥头跳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处治挖方路基过湿土经济适用的方法,对其分别进行了换填,石灰处治,塑料网格加筋等室内外试验,得出了处治前后过湿土物理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上述3种处治方法,尤其是换填和塑料网格加筋,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