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加大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和惩治力度,从确立"交通肇事逃逸罪"罪名的重要性、法理以及法律责任三方面对确立"交通肇事逃逸罪"罪名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交通肇事逃逸罪"罪名确立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驾驶园》2014,(12):55-57
<正>什么是交通肇事后逃逸,如何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一、什么是交通肇事后逃逸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交通肇事导致严重后果后不履行法律义务,反而自行离开现场,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我国《刑法》对此行为做出了特别的规定,成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行为性质和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问题是交通肇事罪中的主要问题。肇事后逃逸的构成要具备主观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安全》2009,(8):76-76
从7月开始.全国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将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集中侦破工作。此项工作将以今年以来发生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为重点.对未侦破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组织一次全面清理.要通过集中侦破工作,力争今年以来发生的造成人员死亡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非常恶劣的交通违法行为,很有可能因为逃逸人的逃逸行为而导致被害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重伤甚至死亡。而交通肇事后逃逸这种现象在现实的生活中屡见不鲜,交通肇事逃逸的案例也屡见报端,不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给受害人及其家属造成的伤害比一般的交通事故更大。因此,交通肇事逃逸,无论是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5.
《驾驶园》2014,(12)
<正>编者按:交通肇事逃逸者,你能逃掉良心的谴责吗?这是2014年最后一期呈现给读者的《驾驶园》月刋,按理说编者与读者一样应该享有年终收获的喜悦,可是当我们打开邮箱、浏览互联网时,那比比皆是的"肇事逃逸"报道实在让我们触目惊心!逃逸者纵然有千万条理由,都是一种狡辩。受害人付出的是一条生命,失去的是亲人,破灭的是家庭或者失去的是劳动力,失去的是生存来源。而肇事逃逸者该付出的只是一  相似文献   

6.
周堪 《驾驶园》2009,(8):83-83
自7月1日起,全国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开始开展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集中侦破工作。此项工作以今年以来发生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为重点.将持续到9月底。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各地.对未侦破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组织一次全面清理.要通过集中侦破工作,力争今年以来发生的造成人员死亡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7.
10月下旬,新华网发布了一则消息,题目是:<法官提醒,交通肇事逃逸与故意杀人仅一步之遥>.文章说:"北京司机李世民因交通肇事伤人,原本最多被法院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他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成了故意杀人犯,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判处其无期徒刑."  相似文献   

8.
申建中  方亚娟 《驾驶园》2011,(12):83-83
本期选登了8则各地发来的有关司机交通肇事逃逸的报道。从其报道的事实可以看出:肇事逃逸是一种极不道德的犯罪行为,广遭社会包括其家人的责谴;肇事逃逸不仅摆脱不了罪责,还将错就错受到重处,更受良心折磨;肇事逃逸浪费了大量的警力、财力,得不偿失;肇事逃逸为你的人生涂上了暗淡的色彩,鸣奏着提心吊胆的悲歌!愿你警醒!  相似文献   

9.
<正>狡猾的嫌疑人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逃离事故现场后又返回,混迹在围观群众中,向警方提供假证言,妄想以此混淆警方视线。殊不知,仪征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通过嫌疑人现场不经意的"一句话",花了60个小时,巧妙地将这起恶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肇事逃逸围观群众"主动"提供线索"刘集往大房方向一摩托车与电动车相撞,摩托车驾驶人已逃逸  相似文献   

10.
不少交通肇事逃逸案,多是因肇事者的逃逸而延误了救治伤者的时机,被破获后不仅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还有可能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笔者最近却采访到一起大事"化"小的交通肇事案: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安全》2003,(3):24-27
0003年1月12日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播出一个有关交通肇事逃逸的案例。此案除了案件是由交通肇事逃逸引发外,还涉及更多的交通事故处理的内容。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中,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本期特全文转载,希望读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2.
《驾驶园》2017,(5)
正近几年来,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分局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中,通过完善机制、战术协作、科技导侦、教育管理四大举措,迅速破案缉凶,严惩犯罪分子,确保交通肇事致死逃逸案件侦破率达100%。完善工作机制落实职责任务江北公安分局建立了系列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工作机制。一是联动侦破机制。分局制订《交通逃逸事故及疑难复杂案件联动侦破方案》,整合分局指挥中心、刑侦、情报、网安、派出所等部门警种优势,搭建起江北区交通逃逸事故及疑难复杂案件的联动侦破工作机制。该机制建立以  相似文献   

13.
吕德艺 《驾驶园》2011,(12):85-85
11月7日,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网上逃犯陈某在其亲属的陪同下,来到湖北省应城交警大队投案自首,至此,这起逃逸五年的交通肇事案终告破。  相似文献   

14.
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赔偿问题,指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元喜  殷文超  海风 《驾驶园》2014,(12):48-50
交通肇事逃逸者,你能逃掉良心的谴责吗? 这是2014年最后一期呈现给读者的《驾驶园》月刋,按理说编者与读者一样应该享有年终收获的喜悦,可是当我们打开邮箱、浏览互联网时,那比比皆是的"肇事逃逸"报道实在让我们触目惊心!逃逸者纵然有千万条理由,都是一种狡辩。受害人付出的是一条生命,失去的是亲人,破灭的是家庭或者失去的是劳动力,失去的是生存来源。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交通肇事后逃逸更是屡见不鲜,不但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更是对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的严重侵害。事实证明,交通肇事后逃逸危害重大,可能会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加重了伤情,甚至因  相似文献   

17.
交通肇事的犯罪行为与利用交通工具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在行为的外在表现上有相似之处,特别是酒后驾车的逃逸事故。  相似文献   

18.
捉“鬼”记     
王英  陶金旺 《驾驶园》2008,(7):94-96
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抓捕,一名重大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嫌疑人竟虚开死亡证明,企图申报户口死亡注销;被捕后,他又百般抵赖,虚构事实,企图逃避处罚。为澄清案件真相,办案交警演绎了一场精彩的捉"鬼"记。  相似文献   

19.
交通肇事逃逸得不偿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军 《汽车与安全》2005,(11):54-56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伤后,肇事者故意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企图逃避法律追究和经济赔偿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对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含义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逃逸致人死亡”仅指发生交通肇事后,肇事者不及时抢救被害人而逃离现象,致使被害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情形。“因逃逸致人死亡”有其特殊的构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