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6,(33):18-19
应该承认,我国的汽车设计和研发在近几年有了不少的进步,在重重合资车型的市场壁垒中,诞生了许多自主品牌车型,取得了约30%的轿车市场份额,并成功地进入了海外市场。目前这些企业正雄心勃勃地为开发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作先期准备。譬如参加欧美的法兰克福、底特律等汽车大展,并以此为契机与当地的经销商洽淡代理业务。有的更进一步在协议中要求  相似文献   

2.
吴勇 《汽车情报》2006,(33):11-13
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与国际尖端技术接轨的电控高压共轨技术INTEC柴油发动机在广州车展闪亮登场;奇瑞自丰研发的ACTECOL6L系列发动机也在广州车展正式上市。至此,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正掀起一股“造心”运动,中国汽车的产业链正在从缺失走向完整,自主品牌汽车将进一步进入良性发展的阶段。那么,如何客观公正地看待自主品牌汽车的“造心”运动呢?笔者认为应该辩证的看待这场运动。  相似文献   

3.
<正>本期我们试驾了两款自主品牌的车型,从中知道,它们和其他自主品牌汽车一样,在整车设计、性能调校和制造品质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一些自主品牌车型已进入改款和换代阶段,在技术、品质等方面都更加成熟。相信会有更多的自主品牌汽车逐渐成为一流品质的车型。然而,有个事实不得不承认,自主品牌轿车就是卖不过洋品牌。2013年3月份最畅销的20个轿车车型中,只有吉利帝豪EC7一个  相似文献   

4.
张毅 《汽车杂志》2007,(9):65-65
今年7月19日。中日合资的广州本田宣布将研发“自主品牌”汽车。国家发改委一位权威人士认为广州本田此举开启了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的两个第一:一是把合资企业的研发上升到汽车平台的开发;二是产品将挂合资企业自有商标。 但有媒体指责广州本田搞自主品牌是“作秀”,也有人认为广本的车子卖的挺好的,干吗没事找事。带着这些问题.《汽车杂志》采访了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1 研究背景随着汽车产业对自主品牌化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开始设计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的高品质汽车。目前国产汽车主要有3类:一是完全引进国外技术且使用国外商标的,这类为国产汽车的主流;二是引进国外成熟车型技术但使用自主品牌的;三是自主开发且使  相似文献   

6.
杨再舜 《汽车情报》2006,(12):29-34
MPV(多用途车)是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于一身的车型,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MPV从美国开始风靡全球。我国于2000年引进MPV,经过近6年的发展,目前已有十几个品牌,近百个品种,但仍未具有真正的自主研发能力,大部分都是通过合资引进国外的研发产品或引入国外的生产线。因此,在中国汽车市场上主流品牌基本上都有美、日、韩、德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作为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技术位列汽车工业三大核心技术之一,其自主研发水平在整车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所谓:得“心”者即得天下。  相似文献   

8.
久陵 《轿车情报》2007,(1):22-25
正是这些自主品牌汽车的诞生.改变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格局,那么又是谁在支持着这种格局的改变?是否可以说.除了在这些年中,一大批民营汽车零部件公司的茁壮成长.产品品质不断提高.为自主品牌汽车提供了大批质优价廉的配套件,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国内诞生了一批像同济同捷这样一些能够自主研发的汽车设计工程机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陆涛 《汽车电器》2007,(2):15-24
中国重汽公司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依靠雄厚的重型汽车研发实力,应用世界重型载货汽车关键先进技术,面向中国市场自主开发出达到当代国际水平,具有自主品牌的新一代重型汽车——HOWO系列载货汽车。该系列载货汽车采用的智能电控系统是在前两代的基础上全新设计的,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过去数年,近20家大大小小的中国汽车企业在本土市场推出了自主品牌的汽车.占据目前接近27%的市场份额。甚至在某些细分市场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一时间。很少有业内人士会怀疑未来将会有中国汽车企业继日本和韩国之后。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商。但是,如果具体到哪家中国企业、会在何时能够完成“蜕变”。答案通常是:不知道。原因是。一方面目前多数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利用低价、排壹相对较小的车型进军市场。而主流中高档轿车鲜有公认的成功者;另一方面。由于从自主品牌厂商发展模式中展现出来的诸如研发能力不足、品牌认可度低等问题。使得洞察未来变得异常艰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文龙 《汽车导购》2006,(9):54-55
近些年来,自主品牌在产品的研发设计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多车型都比较适合国内汽车市场,但是大多以经济型轿车为主,在高端车型上一直没有大的动作,此次奔腾的推出证明了自主品牌在高端车型研发上的实力,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12.
“第一辆车买,第二辆车学,第三辆车造”,这是韩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中国汽车工业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已经越过了买车和学车的阶段,正在致力于“造车”。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强调自主开发,汽车市场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胶着拚杀的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向何处去?是继续走开放竞争的道路,加强同跨国公司的合作,成为跨国公司的一部分,还是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扶持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同时,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努力建成一个自成体系、自我满足的完整汽车工业?围绕中国汽车产业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业内对这一问题有各自的说法,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就此,记者采访了我国汽车界知名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张老强调.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应当走第三条路.即走开放竞争与自主发展相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3.
吴勇 《时代汽车》2006,(12):78-80
不久前,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与国际尖端技术接轨的电控高压共轨技术INTEC柴油发动机在广州车展闪亮登场。当天,奇瑞自主研发的ACTECO1.6L系列发动机也在广州车展正式上市。至此,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正掀起一场“造心”运动,中国汽车的产业链正在从缺失走向完整热潮,自主品牌汽车将进一步进入良性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阿耕信箱     
《轿车情报》2005,(8):34-35
期待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的成功 很多人在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出路担忧.我觉得这种担忧是有必要的.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看着路上的车日益增多.新的汽车型号也一天比一天多。我们可以冷静想想,这些主流品牌中的车有多少是真正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呢?哪个车型是中国人自己真正拥有知识产权的呢?我想说的是很少,甚至可以说少的可怜。  相似文献   

15.
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制造精品部件、服务名牌整车”为企业宗旨,前瞻地长期坚持自主研发体系建设,在产品研发与质量保证方面进行全面投入,形成了自主的研发体系与能力,拥有完善开发手段,高素质开发队伍,自主研发,有力地支撑一汽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6.
企业自主开发汽车产品早巳成为国内汽车界的热门话题。现在不仅自主品牌企业在摘自主研发.就连合资企业也提出了自主研发的计划。  相似文献   

17.
我军第二代载质量0.5吨级军用越野汽车是北京奔驰一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原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依据军方研制总要求,全新自主研发的军用越野汽车。该车被命名为“勇士”。按装载质量分为0.5吨和0.75吨2种系列车型。  相似文献   

18.
黄刚  刘杰 《轿车情报》2006,(4):78-83
华晨中华作为自主品牌的代表,一直致力于振兴民族汽车工业,它的成长有目共睹。在目前有些厂家还在模仿、甚至抄袭的阶段,华晨经与宝马开展深度合作,引进宝马的质量管理体系,甚至共线生产。骏捷虽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研发车型,但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向自主研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没有政策的扶持,没有舆论的干预,中国的SUV市场却火得一塌糊涂,不仅国外汽车厂商纷纷带来最新的SUV产品,中国很多自主品牌车企也顺势而上,加入了生产SUV车型的大军。"近两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自主品牌车企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不仅设计制造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而且汽车主被动安全技术也成为各大车企研发的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汽车领域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汽车市场开始进入高速成长期,其中代表着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崭露头角,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飞速发展,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力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大品牌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尚处于弱势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应该如何应对?这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随着汽车产业对自主品牌力重视程度的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开始设计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的高品质汽车。目前,国产汽车主要有三类:一是完全引进国外技术且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