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时代汽车》2007,(3):8-15
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社会正在逐渐形式,汽车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两会”开展前夕,在采访汽车界代表、委员以及从他们的提案和议案中,记者深切感到:如何使汽车产业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地发展,如何构建一个车与人、车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汽车社会,是这届“两会”上委员们思考的重要议题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交通中,车与车,大车与小车,车与人,以及车、人、交通设施共同组成一个大秩序,大秩序中任何一环有问题,都会引发多米诺效应。应该说,上述每一环其实都体现着人的态度与理念。社会经济发展与市民道德文明建设的关系如何。从汽车及其相关环境中可以得到极为生动的答案。按说,城市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是市民生活富裕的体现,而我们在道路上往往看不到“仓禀实而知礼义”的情景,看到的常常是浮躁、拥挤、争抢,常常是由无尽车流带来的种种不和谐音符。[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人车和谐,是汽车文明的核心理念,是国民的期待,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极而言之,若飞车恣肆,血肉横飞,那还算得上什么文明,又有什么和谐可言。我国将步入汽车社会,但汽车社会并不等于汽车文明,汽车作为现代文明的物质产品也不是汽车文明的全部。《飙车何必在马路》的短文,一斑见豹,揭示了这样的重大社会主题。  相似文献   

4.
李静 《时代汽车》2007,(7):88-88
日产汽车一直秉承“人”、“车”、“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方针,为构建安全和谐汽车社会尽一份微薄之力.“日产安全驾驶训练营”正是日产汽车为达致这一目标在中国举办的一项面向广大,公众的社会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5.
顾翔华 《时代汽车》2013,(10):36-39
谈起“汽车文化”,人们并不陌生,但是关于“汽车文化”的定义,以及如何繁荣汽车文化,还有待探讨。在此,就“繁荣汽车文化构建和谐汽车社会”谈一些个人观点,主要分三部分内容:一、关于文化;二、关于汽车文化;三、和谐汽车社会需要汽车文化。  相似文献   

6.
姚励  平原 《时代汽车》2014,(9):76-81
和——是典雅厚重的中国文明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东风汽车公司现任领导班子智慧的提炼出"和"文化,并在2014年4月正式向社会发布这一文化战略,其终极目标在于倾力构建"人、车、自然、社会的和谐",使东风达到一个"和"融天下,无限发展的境界。和东风人的基因传承 从全国"聚宝"建设二汽到全球"聚宝"开放合作,从内聚人心构建"和谐东风",到外强品牌推进"协同发展"……45年岁月激荡,国之大企,汽车强国。  相似文献   

7.
《汽车杂志》2004,(1):191-191
现代社会,现代生活,谁都离不开车,四个车轮的转动不仅让每个人的生活得以延伸,也带动了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汽车正以不可阻挡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及资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60年前,中国汽车工业蹒跚起步,汽车文化开始萌芽。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汽车文化建设也随之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加强汽车文化建设,使其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进而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平衡发展,构建和谐汽车社会,是当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彭岳华 《轿车情报》2007,(5):I0008-I0013
从汽车产业到汽车社会。汽车已成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代表。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越来越普及,人们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从而刺激了汽车供应商开发功能更齐全、文化内涵更丰富、品牌特征更鲜明的汽车产品。于是,近些年来在全球及国内市场出现了许许多多各种新功能的车身型式,从一般的轿车、吉普,延伸出了MPV、SUV、Crossover等车型。但所有这些形形色色汽车的种类和造型都是源自于市场调研,特别是针对消费需求的调查基础上决定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罗晓宵 《汽车杂志》2005,(3):163-163
每个进入汽车社会的国家似乎都有属于自己的国民车,而且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国民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价格低廉,能让社会中的大部分人享用的起。昨天无聊的时候我想了想对中国来说,我们自己的国民车究竟在哪里呢?可能有人会想到夏利,可是大家不要忘记夏利虽便宜,但始终不能与日本脱离干系,可能还有人会想到QQ,可QQ不耐用、维修费用也达不到国民车的标准……有点可悲,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到如今,我们竟然没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国民车。  相似文献   

11.
福特T型车一代汽车之祖当汽车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如今的汽车无论是驾驶、安全、性能、技术等方面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地步了,而这一切都是从这一款祖先级的福特T型车演变而来,可谓是汽车之父的真正寓意了!这台祖先级的汽车是福特公司成立后的第一款量产车,也是打开汽车文化篇章的引路者,此车自1908年10月开始到1927年夏天停产,这19年来一共生产了1500多万辆,相比今天在生产技术那么发达的前提下都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了,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汽车消费成为热点议题,但汽车文化发展水平落后于汽车工业发展水平。本文从中国汽车文化的历史沿承、发展趋势及精神内涵的层面对中国汽车企业利用汽车文化做好营销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汽车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现代文化发展理论认为,文化与经济是"车之双轮",应同步发展,文化经济相互渗透融合、相互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双重效益的共同提高。目前,我国从国家层面大力推进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化进程,用文化引导消费。汽车行业就是通过汽车文化的繁荣带动汽车产品的消费。  相似文献   

13.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9,(24):16-18
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来看,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的更大意义在于环境保护,在于建立人与环境资源更和谐相处的社会。汽车排放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速度十分缓慢,不仅产量低,而且质量也不尽人意。中国虽然能够生产从货车到轿车等多种车,但从40年前的老解放车开台,就一直走仿制之路。中国汽车工业落后的深化层次原因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阻碍了汽车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平原 《时代汽车》2007,(11):16-17
十七大之后,面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阶段,上汽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继续把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人、车,自然的和谐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最近,德国宝马、奔驰和奥迪这些在市场“打”得不可开交的竞争对手,却联手在北京车展期间举办了一次市场推广活动,表现出德国人在海外市场上难得一见的默契与和谐。德国汽车企业在北京推出柴油汽车,与日本的混合动力车和美国的燃料电池车“唱”对台戏,目的就是力图扩大清洁柴油汽车在中国的影响力,让中国消费者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清洁柴油汽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中城市正进入汽车社会。买得起汽车的家庭不在少数,但多数人仍在观望,原因之一是“买得起车,养不起车”。确实,对于工薪阶层,每年1.5万~2万元的使用费用制约了汽车消费市场。如果在加强维护、正确驾驶、安全行车上多下点功夫,有些费用不但可省,且节省的数量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技术革新和社会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汽车及汽车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就气车工业的未来趋势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信息动态     
最近,中国一汽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徐建一表示:这是落实国家节能减排部署、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更是中国一汽关爱用户、服务用户、实现人·车·社会和谐发展的庄严承诺。一汽将践行蓝途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用户满意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跑者!  相似文献   

20.
对于买了车的人来说,汽车日常维修保养是拥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环节;对于准备买车的人来说,汽车售后服务是重要的购车参考指标。因此,汽车厂商对汽车服务的重视、权威媒体对于这一领域评选的挑剔也都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