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表处作为一种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存在行车噪音过高的困扰。微表处应用于高速公路实体工程中多采用MS-Ⅲ型,而具有较低行车噪音的MS-Ⅱ型混合料使用极少,碾压微表处的使用亦报导较少。采用最大理论密度原理对规范中MS-Ⅲ型、MS-Ⅱ型级配中值的连续性进行分析,提出MS-Ⅲ型、MS-Ⅱ型级配组成的改进建议,并设计了微表处混合料,在高速公路实体工程中铺筑了4种低噪音微表处混合料,包括MS-Ⅲ+纤维、MS-Ⅲ+碾压、双层MS-Ⅱ、双层MS-Ⅱ+纤维,对其行车噪音和路面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MS-Ⅲ级配中3~5mm含量过高,是造成其行车噪音过大的内因,通过增加4.75~9.5mm、0~3mm含量,实现了行车噪音降低6~8d B的效果。在MS-Ⅱ级配中适当增加4.75~9.5mm含量,可以达到降低行车噪音和保证抗滑的平衡。纤维对于路面噪音的降低无极大的贡献,而碾压却很大程度上降低行车噪音。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0,(4)
为研究山区高速公路超长下坡与隧道群耦合路段的行车安全,利用VBOX和红外线测温仪在雅康高速公路隧道群及相邻路段对下行载重货车进行测试。发现车辆制动集中于坡度超过2.6%的下坡路段、隧道出入口和有阳光照射的隧间路段,并且制动强度和制动频率随下坡的累计长度增加而增大;在下坡的加速作用下,长距离隧道行车和较小半径转弯会强化驾驶员的控速心理,容易导致车速过低和制动器严重热衰退。建议进一步增强隧道间的视觉顺适性、完善对长下坡的信息提示和对下行鼓式制动载重货车采取相应的安全管控措施,并提出了一种适合隧道内设置的摩擦式避险设施。  相似文献   

3.
雪峰 《路基工程》2015,(4):252-255
南昆铁路K595+760~+812段路基坍滑,路肩向外挤出,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在分析坍滑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现场整治措施:首先采用临时措施控制坍滑继续发展,然后采取设置支挡结构、截断上游渗水的处理措施根治路堤坍滑。整治工程取得良好效果,保证了南昆铁路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4.
CRCP+ AC复合式路面同时具有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行车舒适、维修方便、噪音低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耐久、能承受重载交通等优点,大幅度提高了路面的使用性能,有效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城市道路最右侧的行车道上的右转车因前面的直行车等候红灯而被迫停车等待所造成道路不必要的拥堵,本文提出一种城市右转道路智能调控系统,利用地磁传感器实时监测道路拥堵情况,并根据道路通行情况智能调控直行+右转车道的通行方向,最大程度地利用直行+右转车道,减少直行车与右转车的行车冲突,降低道路拥堵的概率,提高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6.
正故障现象一辆累计行驶里程约为12.7万km的2007款1.8T自动舒适型大众速腾轿车(车辆识别代码为LFV2A11K373073XXX,整备质量为1 353 kg,驱动形式为4×2前驱后驻车),年检时,安全技术检验报告显示二轴不平衡率不合格(表1)。故障诊断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动态轮荷左+动态轮荷右)  相似文献   

7.
程云  孙东  李文娟 《路基工程》2015,(2):213-217
对习新公路K61+207~+293段重力式路肩挡土墙通车后的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经过治理方案比选,确定了较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即采用预应力锚索等加固措施,成功地完成了挡土墙的病害治理,确保了道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
柳本民  邓润竹  赵伟 《上海公路》2022,(1):74-81+144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主动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采取速度限制或改善作业区布局等管理措施,在发生事故之前进行干预,使驾驶员能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事故率。为了探究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主动安全管理理念,采用高逼真的驾驶行为模拟系统,设计了二级限速、三级限速、地面标线、语音提示等因素组合下的多组对比实验。通过收集驾驶人心率和车辆行为数据,分析了超速比率、车速变异系数和驾驶负荷在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场景中的交通特性,并结合累积分布函数,得到了行车风险控制的安全边界,即当控制效能指数C小于0.3时,行车风险控制效率处于适中或较高状态。实验还采用主观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结果,分析了行车控制措施的主观有效性,并结合控制效能指数,从主客观安全性角度,综合评价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驾驶员主观评价与行车风险控制评价模型结果基本一致,三级限速(或二级限速)+语音提示的组合防控对策达到了最佳的行车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周祖清 《路基工程》2013,(3):157-159
在太中银铁路跨河口庙水库特大桥(75m+120m+75m)连续梁的两个主墩承台施工中,采用钻孔围护桩对青银高速公路砂质路堤进行支护,并对其进行设计和施工。实践结果,既保证了承台施工安全和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又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申文军 《路基工程》2015,(2):222-225
京承铁路K115+900~K116+000左侧路堑边坡的低能级落石、坡面浅层溜坍病害,将影响行车安全。在分析传统圬工支挡结构和柔性防护系统对边坡防治方案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SNS高强度格栅系统及其主要结构布置参数,并据此确定了系统的防护形式和防护能级。格栅设置后,取得了良好的防护效果,确保了铁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1.
近日,75576部队认真筹划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积极倡导“我行车、我安全、我快乐”安全行车活动。通过部队领导辅导官兵安全行车知识,邀请地方交警传授安全行车经验、观看安全行车警示教育片、签订安全行车责任书、组织安全行车宣誓和展览亲人朋友安全行车寄语、展评个人安全行车心得体会等活动,使车勤人员在充满关怀的环境中,真切感受到了安全行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以某(65+95)m跨环形塔空间索面斜拉桥为依托,分析其受力特点和动力特性,并进行了静动载试验,测试了各静力加载工况下关键构件截面应力和位移,测试主桥主要振动模态的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型;通过无障碍行车试验、紧急制动试验和有障碍行车试验,测试结构的冲击系数、动挠度,了解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动力性能。试验数据与理论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桥静动力性能满足规范设计荷载标准要求,结构工作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3.
地铁行车调整是地铁运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深入探讨了地铁行车组织中行车调整与运营管理的相关内容。首先,分析了行车调整的必要性及影响因素,包括旅客出行规律、设备维护、突发事件应对等。其次,详细阐述了编制行车图、调配运力资源、协调列车间隔等行车调整的主要内容。再次,论述了行车调整对运营管理的指导作用,如统筹车辆调度、优化运力配置、提高运能等。最后,探讨了运营管理优化对行车调整的反作用,并提出了加强数字化建设、完善应急处置等建议,以促进行车调整和运营管理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岩溶地区扩建公路路堑爆破对行车的干扰,确保公路在扩建期间具备安全行车的条件。本文以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为依托,通过对路线所经区域岩溶特征的调查及其对爆破影响的分析,开展了扩建公路路堑爆破技术研究,并提出了边施工边通车条件下扩建公路路堑爆破+防护+交通组织的系统实施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应根据工程特点分段采用多循环、中深孔、浅眼松动和隔墙拉槽等控制爆破为主的爆破扩堑方案,同时辅以弹性与刚性相结合的爆破点、边坡平台及老路路面三级临时防护体系,临时封闭交通时间宜控制在15~30min。  相似文献   

15.
李永松 《路基工程》2013,(2):181-184
京沪铁路K1050+000~K1060+100区段内多处路堑边坡基岩裸露,风化较严重,坡面凹凸不平,部分岩块风化剥落,危及铁路行车安全。采用挂网喷混结合主动柔性防护网加固技术,治理京沪铁路堑坡危岩落石病害,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郑州~石家庄线K17+450~K18+350是由我省交通厅科研所与郑州市公路段于1981年协同铺筑的乳化沥青试验路。1981年10月30日开放交通后,行车初期,就发现一些路段石料跳出和局部松散。主要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K17+750~K17+950)及分层路拌沥青碎石(K18+050~K18+150)段。用乳化沥青予  相似文献   

17.
杭深线典型顺层边坡破坏机理分析及处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杭深高铁沿线分布有较多的顺层路堑边坡。以杭深线K1455+600~+855下行左侧顺层路堑边坡为例,采用地质调绘、病害调查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顺层堑坡的病害情况及其破坏机理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处治对策,为运营期间高速铁路顺层路堑边坡的病害处治提供了可借鉴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从运动学角度出发,兼顾了行车舒适性方面的要求,对安全行车间距进行了论述,给出了绝对安全行车间距、相对安全行车间距、临界安全行车间距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对心理安全行车间距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能有效防止追尾事故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相应如交通拥堵、尾气排放、交通事故、噪声污染等矛盾愈加凸显。这种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从一线、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延伸,在许多大城市中道路拥堵现象也明显加重。文章在分析影响干道协调控制效率的关键参数即周期、相位差、绿信比的基础上,分析减少行车延误的相位差优化方法,并构建相位差优化模型~([1]),该模型以车辆通过干道协调交叉口时上行和下行的平均延误总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相位差阈值等因素为约束条件~([2]),重点分析了遗传算法在干线协调控制中的实际应用,对算法流程做了说明,并以济南经七路为例对模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模型可以有效降低行车延误与车辆的排队长度。  相似文献   

20.
在隧道洞口设置遮阳棚可以有效减弱车辆进出隧道时出现的“黑洞”“白洞”效应,并且节约电能。光伏薄膜材料具有光伏发电的功能,并具备一定的透光率,可以很好地结合遮阳棚达到洞口减光和光伏发电的双重效果。针对光伏薄膜遮阳棚的设计,根据光伏薄膜材料透光率的特点以及光伏发电规模的需求,通过DIALUX 数值模拟对视觉照度适应曲线进行对比,探讨在不同季节、不同行车速度下光伏薄膜遮阳棚透光率的不同组合形式及遮阳棚长度。研究发现: 1)行车速度为120、80、40 km/ h 时遮阳棚最佳透光率组合分别为初始段透光率0. 3+末尾段透光率0.15、初始段透光率0. 2+末尾段透光率0. 1、初始段透光率0. 15+末尾段透光率0. 05,对应的最佳长度分别为100、0、60 m。2)光伏薄膜遮阳棚对隧道洞口的减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