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首先,基于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借还特性,分析相邻租赁点借还需求的相似性和互补性,租赁点的周转特性以及周期稳定特性,并考虑工作日与周末出行需求的差异性。其次,使用关联租赁点的出行信息、租赁点的周转率以及本租赁点历史出行信息和时间作为影响因子,分别利用小波神经网络、粒子群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对公共自行车的借、还需求进行模型的构建。最后,利用美国纽约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出行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相比于简单的小波神经网络平均相对误差下降26.45%,均方误差减少36.31%,相比于粒子群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平均相对误差下降15.81%,均方误差减少25.01%;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能够使模型跳出局部最优,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对于工作日和周末出行需求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1.05%和12.27%;关联租赁点、周转特性影响因素的考虑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其中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预测精度的提升率最高,达到4%左右。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公共自行车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业的政策制定及调度优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了鼓励居民出行方式的转变以及创造友好型的交通环境,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城市规划、交通环境、居民出行特征及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根据最佳站间距确定公共自行车租赁布局点,用方格网法确定点的坐标并在地图上标出其位置,以期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更佳合理和优化。最后以如东县掘港镇老城区为例对上述理论研究进行实例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重需求性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不能满足借车需求的问题,提高公共自行车需求满足率,在提出租赁点服务半径的基础上,建立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Logit模型,计算租赁点的借车需求数。根据公共自行车系统历史借还车数据,考虑现状还车数和潜在还车数,确定还车车辆数,将借车需求数与还车车辆数的差值,确定为重需求性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配车数量。以浙江省海宁市一租赁点为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表明,在假设条件下,该租赁点车辆的需求满足率提高了16.7%,车辆配置能够满足借车需求,且未产生冗余。  相似文献   

4.
此文详细介绍了英国伦敦巴克莱公共租赁自行车系统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试图通过巴克莱公共租赁自行车系统在伦敦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成功应用的例子,以期能够对我国大中城市的公共租赁自行车系统的优化,有一定的借鉴。蓝色公共租赁自行车在伦敦的大街小巷里到处可见、穿梭而行,体现出了该系统的成功运营。希望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租赁自行车系统,使公共租赁自行车这种低碳、健康、便捷的绿色出行方式,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首选,成为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正"公共自行车"或"自行车共享"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20世纪60年代荷兰首先推出了第1代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30年后,在丹麦出现了第2代公共自行车系统。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欧洲开始将计算机、互联网和无限通信等技术运用到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最终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和运营,这被称为第3代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最后1 km"等问题,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的公共自行车租  相似文献   

6.
自行车交通是低碳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崇明东滩生态城启动区自行车规划重点是自行车租赁系统和自行车通道系统。提出了租赁自行车总需求、配车数的计算方法,自行车租赁点的层次体系与划分标准;规划了东滩启动区的租赁点总体布局,给出了不同类型租赁点的平面布置方案。运营模式采用企业与政府合作的"PPP"建设模式。东滩生态城自行车通道网络由常规道路、慢行专用通道两个系统组成。规定了不同通道的最小自行车道宽度,并进行了不同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和通道布局规划。最后对东滩自行车租赁点可达性和自行车通道密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在可持续和低碳发展背景下,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寻求解决办法,最为低碳、环保、绿色的短途出行方式是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连云港市政府顺应时代发展,在推出.BRT快速公交系统之后,开始思考解决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着手兴建连云港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本文针对连云港公共自行车系统,从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使用现状、运营模式,满意庞调查分析,公共性体验等方面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对连云港市正在兴起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东 《中国自行车》2012,(10):52-55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开始实施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项目。本文简述了目前我国公共自行车的发展进程,介绍了公共自行车的规模、分布、系统技术组成和运营管理等,以及公共自行车项目的环境社会效益,最后,展望了我国公共自行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正G20峰会召开,使杭州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从8月28日开始,西湖景区周边沿线10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将正式推出"扫码租车"功能,不管是市民还是游客,都可以直接使用APP或微信平台租借杭州公共自行车(俗称"小红车")。其实上海公共自行车租赁的需求量更大,但现状却差强人意。"摩拜单车"(Mobike)火爆白领圈,租赁尚算便捷,骑行体验却难以"膜拜",各区建设了永久自行车租赁点,以期提供市民舒适出行,但运营模式却不能"永久"。  相似文献   

10.
公共自行车"租车难""还车难"问题的出现与城市功能布局、居民出行特性、租赁点分布和规模等因素有关,而高效的车辆调度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本文主要集中于公共自行车调度路径的算法研究,通过对现有的精确计算法、传统启发式算法、现代启发式算法三大类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的详细分析,提出既简单又实用的扫描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公共自行车调度路径优化算法,并通过实例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1.
针对邯郸市商业圈及其相关交通规划工作,根据邯郸市居民对于市区4个主要休闲地点选择和出行方式选择的意愿调查,利用NL模型建立休闲地点和出行方式的联合选择模型,对影响出行者选择4个休闲地点的出行方式的显著性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针对公交车和公共自行车出行方式及4个休闲地点选择进行弹性分析,得到不同影响因素对公交车和公共自行车分担率及4个休闲地点的选择概率的影响程度,其结论可为邯郸市相关部门进行购物地点附近设施管理、道路规划、公交规划、公共自行车规划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公共自行车的概念源于公共自行车系统,存放于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服务站点。站点通常设在地铁站出口、社区大门口、大商场、旅游景点等人流集中区域,市民通过办理借车卡来进行公共自行车的租赁服务,各个站点之间互通互联,为市民提供既方便租借也方便归还的公共服务。公共自行车不同于一般的自行车,它采用更为轻质的材质,定制一体化的颜色,在为市民提供出行方便的同时,也成为了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公共自行车具有以下优势:1.不存在大气和噪音污染,可为居民和旅游者提供便捷的绿色出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各地保护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既低碳环保,又节省能源的绿色交通工具——自行车受到各国青睐,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国际自行车赛事,并重点建设自行车骑行专用道和自行车租赁点,以此激励并促使自行车成为重要交通工具,为市民和游客选择自行车出行提供方便。自行车旅游更加成熟,经验值得借鉴。法国自行车租赁服务和运营了减少城市空气污染、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法国从2005年开始推行"自行车自由行",为市民提供几乎免费的自行车租赁服务,提倡人们尽量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这一既健康又经济环保的自由行运动,取得了很大成功。随后巴黎市政府于2007年夏天推出了"自由单车"自助租赁系统,短短一  相似文献   

14.
公共慢行系统的动态调度建模与滚动时域调度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公共慢行系统存在公共自行车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研究了公共慢行系统调度过程中租赁点需求的动态特性及其模糊时间窗的约束,以最大化租赁点的满意度为目标建立了公共慢行系统调度的模型,并用滚动时域调度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动态的获取调度计划,进而实现公共慢行系统的动态调度。  相似文献   

15.
为处理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汽车公交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效率,优化公共交通网络,通过建立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公交系统站的配置模型,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站点配置融入公共交通网络规划中。利用Space L模型、Space P模型分别构建公交系统有向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由复杂网络拓扑特性得出的公交系统网络中重要度低的节点,结合自行车接驳距离模型以及汽车公交线路最优站间距的确定,建立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公交系统站的配置模型。该模型最终确定自行车配置站点时,需要综合分析站点及其所在线路相关网络信息、环境信息,对汽车公交线路进行调整,进而达到通过配置自行车站点优化现有城市交通线网的目的。最后以天津为例,对天津市1 273个站点,311条线路建立天津市公交系统网络,选取网络中度值较低的14个站点所在线路进行优化配置,并利用复杂网络拓扑特性指标对优化前后交通网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公共交通网络平均出行站点数量降低了1. 94%,平均换乘次数降低了4. 15%。验证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公交系统站的配置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合理配置自行车站点,在保证公共交通网络覆盖率不变的前提下,节约站点数量,提高了站点利用率及公共交通出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正柳州的低碳出行交通网络建设成效很惊人:在广西率先开通BRT快速公交、水上公交、公共自行车、慢行步道等。目前已累计建设23条自行车专用道,里程达105 km,其中柳州河东中心片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被确立为国家示范项目。建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325个,路面投入运营的公共自行车约7 500辆,市民日均租车量达1.5万次。建成5条快速公交BRT线路,覆盖柳州多个片区。开通水上公交巴士,实现水上公交与地面公  相似文献   

17.
《驾驶园》2017,(9)
正近年来,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即共享单车在我国快速发展,更好地满足了公众出行需求,在解决城市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构建绿色出行体系、推动分享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车辆乱停乱放、车辆运营维护不到位、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用户资金和信息安全风险等问题。为了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经国务院同意,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8.
目前已有自行车出行路径规划方法普遍存在需求差异性考虑不足、方案精度较低等问题,无法满足人们逐步严苛的出行需求,根据出行多样化需求(单一需求、复合需求)进行规划方法研究可以拓宽自行车出行路径选择手段.以通勤性出行、事务性出行、休闲性出行作为主要出行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因素分析,确认了出行时间、出行安全和出行环境3个方面的需求以及各需求下的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市西城区路网基础数据进行数值标定、算法描述等,分别研究了单一需求和复合需求影响下的自行车出行路径规划方法,根据不同出行目的下的需求差异性分别给出推荐路径.考虑到过街影响提高了出行时间需求下的推荐精度,单一影响与复合影响的差异也可以提供更多自行车出行路径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嘀,还车成功,请取卡。"近日,在江苏南京珠江路浮桥自行车租赁点,55岁的市民张丽丽把公共自行车推入锁止器,然后把借车卡平放在数卡区5秒左右,听到语音提示,即表示还车成功。张丽丽告诉记者,南京公共自行车租赁很方便:"我从成贤街办完事,借了自行车正好骑车到家门口,既锻炼身体,又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20.
公共自行车系统是落实公交优先,解决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发展公共自行车,可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合理限制使用小汽车等组合交通措施,实现吸引小汽车出行向公共交通转移。该文结合北京丰台科技园区公共自行车规划研究的工作实践,探讨根据园区的特点,明确服务主体,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功能进行定位,从而确定系统规模,以对规划进行总量控制。根据公共自行车规划特点,分类分块设置服务站点,制定出不同的设置方案,并提炼近期实施方案。通过对各服务站点配车进行平衡,使衔接地铁、公交的服务站点规模,与服务公建和居住站点的规模相当。为保证规划的可实施性,对站点的具体设施、路权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