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省道308线伊尔施至柴桥段公路为例,介绍东北大兴安岭地区内蒙古境内多年冻土的特征和对公路产生的病害,在分析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产生病害原因的基础上,以地基稳定为核心,提出了针对不同冻土路段的路基设计原则,以减少冻胀、融沉带来的工程病害问题,为公路安全运营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通过工程地质调查、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广州DEH高速公路路基发生塌陷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路堤底部地表存在软弱土层,以及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选型不当,是导致路基产生过大变形和路堤整体安全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模拟开挖施工工况的简化计算和有限元分析,有助于加深对软土地基管道基坑工程开挖引起邻近公路路基变形问题的认识,为今后类似涉路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安全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干拌混凝土桩在路基沉陷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干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路基沉陷问题。工程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原路基土的性能,提高路基土的承载能力,而且施工场地小,简便快速,非常适用于正在运营公路的路基沉陷加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软土路基在外荷载作用下,其沉降大,且持续时间长。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等级公路,潜在的工后沉降会对交通运输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软弱地基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加固处理措施。软土地基处理的方式有很多,各有优缺点及局限性,如何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及工程投资。该文对公路软基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总结,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是保证地下管网、道路路面的不变形,特别是软弱地基处理的质量,关系着暗埋在路基内的构筑物及路面的使用安全。通过CFG桩在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的具体实例,着重论述CFG桩复合地基在具体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并对其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处理,使得地基处理满足施工设计图及施工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软弱地基是城市道路设计与建设的核心问题,诸多道路由于没有解决软土路基的问题,形成了路面塌陷、不均匀沉降等病害,对城市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安全带来很大影响。讨论了城市道路软弱地基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特点,分析了软弱地基的主要危害和形成过程,并总结了目前软弱地基的设计措施和处置技术,最后结合一个城市快速路建设的背景,提出了软弱地基的水泥搅拌桩加固设计方法,对搅拌桩的布置、尺寸规格、施工要求进行了设计,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通古勒格淖尔至额尔克哈什哈公路(蒙甘界)为依托工程,通过现场挖探、取样试验确定盐渍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水文地质情况。建立现场试验路,采用经济合理的盐渍化软弱地基风积沙和砂砾换填处治方案,研究在不同换填材料、换填深度等条件下地基处治效果。通过试验段施工期与运营期沉降监测对换填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价,提出适合内蒙古腾格里沙漠公路特殊路基处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的路基综合处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减小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并保证新老路基的有效衔接,避免道路通车后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等病害。该文介绍广州番禺区 S362 线沙湾至紫坭段加宽工程的路基综合处治设计,着重论述软弱地基处治、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的方法,为珠江三角洲及其他旧路加宽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路基综合处治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减小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并保证新老路基的有效衔接,避免道路通车后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等病害。文中介绍了广州市番禺区S362线沙湾至紫坭段加宽工程的路基综合处治设计,着重论述了软弱地基处治、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的方法,为珠江三角洲其他旧路加宽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遵赤公路构皮腾高填方路基除了存在整体路基易失稳、路基高度大造成整体沉降量难于控制的特点外,还存在基底深厚软弱土层难于处理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综合治理,才能确保该高填方边坡施工期间和运营后的安全。笔者根据该填方边坡特点,在设计时提出了有效治理措施。运营后实践表明,设计提出的处置措施是得当的。本文对该设计中的一些经验进行了总结,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析冲击压实机理,结合工程实例,表明冲击压实技术具有减少路基工后沉降、提高路基整体强度及加固软弱地基的作用。采用冲击压实技术,加速了岩土工程压实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路基质量隐患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如有效地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保证路堤的整体稳定性;对碾压成型路基的路床、路堤进行检验性追加冲碾遍数,提高了路基的整体强度与均匀性;对湿陷性黄土地基或软弱地基进行冲击碾压的填前处理,使地基满足承载力与稳定的要求;可加快施工进度,达到工程质量要求等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新乡至郑州高速公路软基处治工程,对软弱地基压密灌浆处治工程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了压密灌浆在处理软弱土地基或路基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3.
方涛 《公路工程》2009,34(2):147-152,168
溶洞路基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运营安全,需要进行路基稳定性计算分析研究.提出了溶洞路基稳定性计算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某公路溶洞路基稳定性,论证了加固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季冻区软弱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水平,本文首先简介我国季冻土产生机理与分布情况,并介绍目前常用处理软弱地基施工技术与冻胀路基防治处理措施,最后针对实际高速公路工程修建中季冻区软土地基处理进行施工,最后从施工后路基沉降检测分析施工后处理效果,对我国季冻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西部山区公路修筑和运营过程中斜坡湿软土地区发生路基沉陷、边坡滑坡、开裂等病害,分析研究了贵州山区公路26个典型斜坡湿软路基地基的病害特征。结果认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水文地质等是引起斜坡湿软地基病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多条已建成高速公路沟谷地形地段路基病害的调查,基于"沟谷"地形地貌特征与路基横纵填筑高度的差异和软弱地基强度的变异性特点,进行典型山区沟谷地形公路破坏、滑坡现象分析,以合理措施与动态信息指导路基施工,为路基结构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某高速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的试验研究。首先,指出在施工处理淤泥及软土质路基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各种软弱路基特性、各项路基指标,处理和制订方案时要经过比较技术经济等综合影响。接着,阐述了在施工质量控制中要加强管理并制定措施,发现随时出现的问题,使方案得到修正,这样工程质量才能符合规范设计标准的要求。有丰富含水量的淤泥和软土具有低抗剪强度、低承载力的力学特性,修筑路堤时可能产生较大沉降。处理软弱地基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软弱地基的强度,确保地基稳定;使软弱地基的压缩性降低,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可以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冲击压实技术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分析冲击压实机理,结合工程实例,表明冲击压实技术具有减少路基工后沉降、提高路基整体强度及加固软弱地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填路基对邻近墩桩结构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当填方土体量较大,地基中含有一定厚度的软弱夹层时,其产生的不利影响更不容小视。文章结合工程实际,考虑台背填方自重、软弱夹层等因素,采用有限元软件,通过建立墩桩的内力与位移的计算模型及桥墩、地基与桩基础的空间计算模型,并比对现场实测位移数据,研究开挖卸载不同程度的台背填方路基下墩桩的力学与变形特性,同时,对比不同位置处的桩基计算结果。以期为同类桥梁工程的桩基础设计、施工规范及安全运营提供依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胶新铁路路基实测沉降与地基变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软弱土路基沉降及预测的研究概况,并对胶新铁路试验段路基的实测沉降及其变化规律,以及路基沉降与地基变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