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蟑螂已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最难防治的居室病媒昆虫。根据这几年对杭州站、金华站、温州站及K209次、T32次列车的监测,德国小蠊已成为蟑螂中的优势种群。近几年我们采用的是除虫菊酯类药物进行大面积滞留喷洒,结果显示德国小蠊具有一定的抗性,喷洒效果在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铁路旅客列车蟑螂各种监测方法之间的实效性,为蟑螂密度调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目前常用的蟑螂密度监测方法目测法、粘捕法、药激法在同一现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 目测法、药激法、粘捕法测定蟑螂密度,阳性率分别为4.43%、1.44%、13.69%.密度指数分别为2.94只/车厢、3.98只/车厢、5.94只/车厢,对3种方法阳性率进行统计学检验,x2=398.77,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中粘捕法检出效果最高.结论 3种方法有各自特点,应当结合监测时间、监测目的,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铁路站车蟑螂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旅客列车德国小糠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测定杀虫剂敏感性的标准方法与现场杀灭效果研究。结果:德国小蠊对常用10种杀虫剂的KT50值范围为25′28″--143′9″。R/S值范围为0.51--21.33。拜虫杀、拜力坦、凯素灵的现场杀灭效果较好。结论:旅客列车德国小蠊对常用10种杀虫剂都已程度不同地产生了抗药性。杀虫剂经复配和加增效剂后,可提高杀虫效果。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最低,在药物灭蟑工作中可考虑选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旅客列车上的蟑螂侵害程度、密度的变化规律 ,分析影响杀灭的因素 ,探索蟑螂的防制方法 ,促进旅客列车上的灭蟑工作。方法 :以管内运行的K437 8次旅客列车上的蟑螂为观察对象 ,用药激法调查密度、侵害程度 ,追踪阳性车厢 ,观察杀灭效果 ,计算车厢的更换频率。结果 :2 0 0 1年 2月至 11月分 ,对K437 8次旅客列车的蟑螂监测和杀灭 8次。观察期间 ,列车蟑螂侵害率在 2 6 3%~19 4 4%之间波动 ,平均侵害率为 9 18%,呈下降趋势 ;列车蟑螂平均指数为 0 99只 车厢 ,除临时的加挂车外 ,多在0 13~ 1 6 7只 车厢之间 ;观察的 10个月…  相似文献   

5.
新疆铁路站车鼠、蟑调查与防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防制铁路站车鼠、蟑危害提供本底资料依据。方法:查清站车鼠、蟑的种属组类、分布、密度、侵害率、栖息及侵入列车的途径等。对站车鼠、蟑防制的药品进行应用评价观察试验,及对站车鼠蟑的抗药性进行测定。结果:查清了列车鼠、蟑的种类组成、侵害侵入途径以及杀灭效果。结论:新疆站车的鼠种主要是褐家鼠、小家鼠和灰仓鼠;蟑螂种属是德国小蠊。鼠、蟑主要分布在(1)车站周边环境、宾馆、饭店和行李房等;(2)车库车站周边环境;(3)旅客列车餐车、行李车和硬座车(老型车体)。新疆站车的鼠、蟑主要侵入途径:(1)行李、包裹和餐料带入列车;(2)站停、库停爬行上车;(3)周边环境进入车站、车库。新疆站车的蟑螂对菊酯类杀虫剂已有一定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旅客列车德国小蠊对杀虫剂敏感性下降率和复配剂配方杀灭德国小蠊杀灭率。方法 :采用果酱瓶药膜法进行测定 ,筛选 10种敏感性下降率杀虫剂 ,用敏感杀虫剂组成复配剂试验室试验和现场效果考核。结果 :旅客列车上德国小蠊和敏感品系比较 ,敏感性下降率杀虫剂依次为DDV、75 0 4、巴沙、溴氰菊酯、灭多威、顺式氯氰菊酯、辛硫磷、拜虫杀、右旋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敏感性下降系数依次为 10 0、10 0、6 2 2、6 0 0、39 7、37 5、35 7、2 0 0、16 7。单剂与复配剂杀灭率分别为47 71%、84 76 %。混配剂对列车上的德国小蠊的击倒…  相似文献   

7.
德国铁路原来关于铁路旅客列车的规范和标准中,要求在车厢内设置可由旅客操作的紧急制动装置(FGN),以便在发生紧急事故时,由车厢内工作人员或旅客实施紧急制动。早期的FGN直接连接列车制动系统的空气主管,通过独立于司机的操作实现紧急制动。  相似文献   

8.
对铁路普通旅客列车YW22型硬卧车厢冬季夜间编组运营中负离子状况进行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在开启15个风帽的情况下,车厢内空气质量仍较差;虽然CO2可达卫生标准要求,但负离子浓度及评价指数Cl都低于标准要求。离子状况的好坏与开启风帽的多少密切正相关,吸烟可导致离子状况进一步恶化,CO2浓度和负离子浓度明显负相关。冬季运营中,在全面禁烟的基础上,车厢内宜设有离子发生功能的空气净化器,以有效改善车厢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9.
旅客列车是蟑螂理想繁殖及躲避场所。“热烟雾法”是在热烟雾机尾部加入杀虫剂,气体排出形成超微细气雾,使烟雾渗透于车厢缝隙中,达到灭蟑作用。结果表明,“烟雾法”组蟑螂死亡率为96.18%,“药物喷杀”组蟑螂死亡率86.7%,χ^2检验有显著意义。2001年10月为迎接广铁集团卫生处旅客列车“双灭”考核,采用“热烟雾法灭蟑2次,第1次灭蟑18个车班,合格13个,合格率83.3%,第2次灭蟑18个车班、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10.
用 3种复配水基杀虫剂对德国小蠊进行了实验室毒力测定 ,并在 8个车底 112辆旅客列车车厢进行了滞留喷洒杀灭试验。结果表明 ,3种复配水基杀虫剂的毒力均明显高于原使用的单剂杀虫剂 ;现场出击时间也明显快于单剂 ,经 χ2 检验 ,P <0 0 5。自 2 0 0 1年现场应用以来 ,蟑密度合格车列数比 2 0 0 0年提高了 6 9 3%。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在归纳旅客列车始发时间范围影响因素和介绍客车车底需要组数确定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旅客列车始发时间域与车底需要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建立车底需要数最少的旅客列车始发时间域优化模型,并提出传统方法与启发式方法相结合的求解算法,为确定车底需要数最少的客车开行方案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论:(1)客车车底需要数是衡量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劣的重要指标,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铁路客运的运营成本和运营效益,而旅客列车始发时间域则是决定车底需要数的重要因素;(2)以车底在配属站和折返站停留总时间最少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可得到车底需要数最少的旅客列车始发时间范围,对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建 《铁道工程学报》2012,(6):10-14,54
研究目的:土耳其东西铁路干线拟按180~250 km/h速度目标值、客货共线混跑铁路标准建设,而目前国内尚无时速200 km以上的客运共线铁路标准,本文重点研究时速250 km客货共线铁路不同曲线半径条件下平面缓和曲线长度的合理取值。研究结论:(1)250 km/h客货共线铁路的缓和曲线长度要综合考虑未被平衡的横向加速度时变率和超高时变率;(2)在曲线半径一定时,速度越高,则超高越大;高速列车行车速度一定时,设计超高值是决定缓和曲线长度的主要因素;(3)250 km/h客货共线铁路要同时兼顾高、低速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设计超高值较时速250 km的客运专线小,缓和曲线长度较短。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随着铁路客运专线道岔侧向及正向通过速度的提高,高速接触网设计对道岔处的定位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运专线采用的无交叉线岔设计,不但要保证列车从正线高速通过时不受侧线接触悬挂的影响,而且还要确保从正线驶向侧线或从侧线驶入正线时都能平稳、顺利地过渡.因此不能简单的利用"标准定位"和"非标准定位"的方式对道岔支柱和悬挂进行布置,而应通过一些明确的概念进行精确布置.研究结论:在客运专线车站设计中采用MATLAB结合AutoCAD方法指导无交叉线岔设计,明确接触线、悬挂支持装置与受电弓的几何位置,使得设计形象化、简单化、合理化.所以该方法能够保证受电弓在道岔区段安全、平滑、无障碍的通过,实现300 km/h以上速度的安全行车和接触网受电弓的良好受流.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轨道交通》2008,(9):66-66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5年-2020年):到2020年,中国铁路网规模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客运专线将达到18万公里。加上既有线提速,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乘客候车时间是乘客时间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服务水平。相比行车正点率,乘客候车时间能够更好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服务水平和自身运行状况的最主要考核指标。本文在已知站间客流分布和列车到站时刻基础上,提出乘客候车时间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乘客候车时间指标的应用。该研究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乘客候车时间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铁1号线是广州地铁客流强度最大的地铁线路,列车晚点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在造成列车晚点的原因中,乘客因素逐渐成为导致列车晚点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广州地铁1号线列车晚点的分析,指出因乘客因素导致列车晚点主要包括夹人夹物、乘客不良行为和乘客自我反应3种形式,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减少列车晚点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 purposes: The minimum headway of trains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standard in the railway survey and design. The common passenger train running on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PDL) has big influence on the headway between train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type of coach, passenger train composition and train oper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presents the calculation method and model for the headway between the EMU and common passenger train for providing the reference to the survey and design of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Research conclusions: Based on the technologies of the train control system level 2 (CTCS-2), the train running monitor and record device (LKJ) and the ground signals, the analyses and calculations were made for the minimum headways between trains into the Yuncheng North Station of Datong-Xi'an PDL by using the calculation model. The calculations show the 3 minutes headway of the arrival-running through, the 3 minutes headway of the arrival-arrival and the 3 minutes headway of the running through-departure between the common passenger train and the EMU can be realized. And the 5 minutes headway of the departure-departure between the EMU and the common passenger train can be realized.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路有普速车站2 000多个,这些车站只有很少一部分建设了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简称:旅服平台),建设速度缓慢。主要原因是由于普速车站列车运行和客运组织情况复杂,现有旅服平台到发管理作业无法满足现有车站客运作业需求。因此,研究设计采用基于进站咽喉智能视频分析的车次识别与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DMS)临站压轨数据相结合的旅服智能到发作业系统,对列车进站、停稳等状态进行预测判断,并在此基础上依托c#编程语言对到发管理作业进行新的算法设计与实现。通过对现场到发作业改进前后与列车到发作业时间预测结果对比分析,采用基于进站咽喉智能视频分析的车次识别与TDMS临站压轨数据相结合的智能到发作业系统时间预测准确性远高于现有旅服平台只接收TDMS方式的到发时间预测。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编制全路直通客车方案优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柳进  张巍  刘新 《中国铁道科学》2004,25(2):121-125
制定计算机编制全路直通客车方案优化系统设计原则。提出实现客车方案编制的三种基本算法是:以单线会车附加时分系数为基础进行方案铺画的附加时分法;以时间推进、分段切割来预测列车动态轨迹和事件的事件预测法;以客车轮廓图为基础,通过循环求解、层层逼近目标值的层次逼近法。通过对这三种方法的分析和比较,选择了层次逼近法作为客车方案铺画的方法。对系统研究过程中车次的识别、迂回经路处理、北京枢纽间隔检查、图形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并提出设计系统的程序功能。  相似文献   

20.
客运专线线路参数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旅客舒适度,而在试验列车运行条件下进行的轮轨力测试和列车运行平稳性试验是验证线路参数设置合理与否的主要手段。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时速200 km的客运专线,对设计中采用参数合理性的实验验证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叙述了4 个半径为20 000 m的竖曲线与半径为5 500 m、7 000 m和9 000 m的平面曲线重叠条件下,轮轨作用力和列车通过时车体加速度和平稳性指标的测试过程和结果。分析表明,曲线超高应根据列车运行速度设置,以减小未被平衡的横向离心力。根据测试数据得出在试验列车250 km/h速度条件下通过这4个竖圆重叠区段是安全的,列车的舒适度达到良限值,说明竖曲线对行车影响并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