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驾驶园》2019,(12)
<正>"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汽车"新四化"已悄然而至。新能源动力汽车、车联网布局、无人驾驶或者驾驶辅助子系统、汽车共享与移动出行已经逐渐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对人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方式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汽车"新四化"中最难实现也最受关注的当属"智能化"——自动驾驶系统。通过科技控制"自己驾驶"?这并不是天方夜谭。日转星移,"自动驾驶"早已逐步照进现实。从闲庭信步到探索全球高科技,从此,再不是痴人说梦。自动驾驶,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2.
黄辛梅  罗覃月  王世勇 《时代汽车》2022,(4):137-138,166
随着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目前的EDR的标准无法满足自动驾驶汽车事故重建的要求.本文设计了自动驾驶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包括系统的组成及控制原理,并定义了事件检测触发模块、数据缓存模块、数据记录模块.同时还设计了基于统一诊断服务读取/清除自动驾驶汽车事件数据的方法,用于辅助分析自动驾驶事故原因以及自动驾驶系统验证评估...  相似文献   

3.
陈琦 《汽车与配件》2022,(15):46-47
<正>人工智能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它如同一股充满力量的巨浪,令自动驾驶乃至无人驾驶汽车得以更迅速地降临到我们的生活中。这份力量,虽爱恨交织、利弊同行,但已势不可挡。人工智能,大势所趋自动驾驶汽车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比重逐年递增。此前,美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驾驶自动化系统相关术语的分类和定义》,把车辆划分为多个自动驾驶级别。在过去几年,自动驾驶汽车通过感知来做出决策并执行,  相似文献   

4.
正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出现,让自动驾驶离我们越来越近。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加速,汽车也不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的角色,逐步向着多元化的智能娱乐硬件的角色转变,消费者在购买车辆的过程中,安全性也不仅仅是唯一指标,舒适性、娱乐性等也成为购买车辆时的考虑因素,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将促进汽车消费市场的另一场变革,自动驾驶的普及将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  相似文献   

5.
自动驾驶汽车已进入了大规模研发测试阶段,自动驾驶汽车将改变人们的出行结构和方式.而今上路进行测试的无人驾驶汽车对于现行的法规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是上路的授权与发生交通事故的法律责任的界定等方面.本文概括了自动驾驶车辆的发展阶段与发展必然性以及国内外制定的相关法律政策,探究自动驾驶汽车的立法与监管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正>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将让自动驾驶软件取代驾驶员的工作,每辆自动驾驶汽车都会根据写入的软件系统,按照要求在道路上行驶。车联网技术的出现,让自动驾驶汽车、道路交通设施、行人等角色成为一行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从而让自动驾驶汽车实现最优道路规划。插空、别车等危险驾驶行为也将不复存在,在乘坐自动驾驶汽车时,乘客可以进行读书、听音乐、聊天、看电影、网络购物等娱乐行为,道路交通环境也将得到极大的改善。看似很完善的交通环境,需要的是更多的数据进行支撑,  相似文献   

7.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背景下,软件在定义汽车,车辆功能日趋复杂、软件数量也越来越多.与传统车辆相比,影响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因素、场景变量日益增长,通过传统的场地测试和台架测试,难以全部评估上述影响安全的变量.因此,为了车辆上道路运行,需要提出新的认证思路,支持车辆型式认证或自我认证.世界汽车组织在分析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特性和安...  相似文献   

8.
<正>安全始终是自动驾驶之核心所在,尤其是主动安全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动驾驶的发展和成熟度。主动安全与自动驾驶相辅相成,也是通往自动驾驶的必经之路。据全球知名经济咨询机构IHS环球透视汽车部门预测,截~2035年全球将拥有近540077辆自动驾驶汽车,到2050年之后,几乎所有汽车都将更替为自动驾驶汽车或自动驾驶商务汽车。2014年11月,在拉斯维加斯消费电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社会大众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自动驾驶汽车的风险评估,基于TAM模型增加外部变量,改进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建立自动驾驶汽车接受度研究模型.将研究模型中假设的外部变量、潜在变量、认知变量与自动驾驶汽车社会接受度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与Kendall相关性检验.基于相关性检验剔除无关...  相似文献   

10.
<正>近两年来,自动驾驶汽车在网上被炒得很是火热。作为对自动控制技术和汽车技术都非常感兴趣的我,虽然没有见过自动驾驶汽车,但一直很关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那么现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发展到什么地步?什么时候能真正上路行驶?人类探寻自动驾驶汽车的脚步一直没停止过1912年,凯迪拉克推出的自动启动系统似乎让人类迈出了自动驾驶技术的第一步。当时使用电动机来代替人力来启动汽车,标志着自动启动系统的问世,也意味着驾驶者不再使用手柄启动汽车。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汽车新技术层出不穷,以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技术尤为突出,新能源汽车在走进千家万户的时候,自动驾驶技术在生活中也会越来越普及,自动驾驶汽车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汽车。又称电驾汽车或轮式移动机械人。其融和个性需求,给人全新的体验,具有安全、舒适、便利等特点。与人工驾驶汽车的不同之处在于,自动驾驶可以通过电来实现对汽车的控制,就目前来看,自动驶更满足现代人的追求,在近几年呈现出实用化的趋势。在2020年。自动驾驶汽车  相似文献   

12.
汽车是由人在驾驶的,由于每个人的驾驶习惯和驾驶熟练程度不同,可能出现许多人为的因素影响汽车的燃油消耗,因此实现自动控制,避免人为因素的燃油消耗,也是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3.
自动驾驶汽车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通信技术发展,自动驾驶必将迎来蓬勃发展,但是完全实现自动驾驶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本文通过介绍自动驾驶汽车在人员、车辆、道路、网络、云平台五个方面所面临的技术难点与存在的问题,建议行业向重点难点领域聚集,推动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将目光投向无人驾驶汽车领域。自动驾驶技术是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发展热点之一,不少汽车企业已经陆续在旗下车型中配置了自动驾驶元素。早在2006年.丰田就推出了具备自动停车系统的雷克萨斯车型。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公司也在积极研发一系列的自动驾驶技术.并提出自动汽车未来成功起售的前提必须是:确保100%的安全系数。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主要依靠车内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也可以称之为轮式移动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集自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类的自然驾驶数据、交通事故数据等信息提出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要求和测试场景难以反映自动驾驶汽车特有的局限性和安全风险。文章从车辆视角出发,利用搭载高度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开展了实际道路测试,并通过分析测试过程中遇到的危险场景和边缘场景,总结了城市道路环境下自动驾驶汽车在感知、定位、决策规划、控制执行和网联通信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场景挑战。该研究成果弥补了基于人类驾驶数据开展相关研究的不足,能够为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和基于场景的测试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无人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已经成为热点.而无人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重中之重.针对智能驾驶汽车在一定换道距离下保持稳定的减速换道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了 一种基于MPC模型预测控制器和比例积分PI控制器相结合双控制器的变道稳定性轨迹确定与跟踪控制方法.为了确定汽车行驶路线,横向与纵向位移分别由5次...  相似文献   

17.
自动驾驶汽车已开始在部分开放道路进行测试,其与行人等其他交通参与者共享混行道路,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车外人机交互技术亟需开展深入研究,以便行人快捷、高效地理解自动驾驶汽车的行驶意图,确保混合交通场景通行安全并提高通行效率。本文首先阐述了自动驾驶汽车与行人交互的重要意义,并从行人检测与跟踪、行人意图识别及行为预测、自动驾驶汽车的决策3个方面介绍了目前自动驾驶汽车的车外人机交互前期支撑技术研究概况,着眼于自动驾驶汽车行驶意图的表达,对交互需求和车外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原则及质量评估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了车外人机交互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人类不仅能发明自动驾驶,更要能全面认识和把握自动驾驶,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使这一改变人类生活和劳动方式的重大发明不致祸患百姓,而成为布撒福音的天使。自动驾驶令人向往,《变形金刚》电影中以擎天柱(Optimus Prime)为代表的汽车人寄寓了人们对自动驾驶的美好愿望。在开放的道路上实现自动驾驶比起在封闭空间里实现生产或生活自动化来,难度要大得多。尽管是高难度的自动化,早在20世纪初叶,工业界就迈出了探索自动驾驶的第一步。1925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自动驾驶汽车逐渐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有效避免人工驾驶的诸多失误,从而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及效率。本文基于国内外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对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进行阐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正>1961年,第一辆“自动驾驶汽车”Stanford Cart出现后,汽车领域的潘多拉魔盒便被打开了,随着多年的技术发展,自动驾驶依然没有实现,但人们对此依旧狂热,前仆后继,不断在向未知的自动驾驶世界迈进。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5G时代的到来,自动驾驶的概念再一次被炒得火热,以众多互联网企业为首的自动驾驶热潮再一次来袭,这一次,主车厂成为了第二梯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