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联锁的三点检查逻辑应用到区间中,按轨道“占用出清顺序逻辑检查”的方法,对发生分路不良的轨道区段作出判断,并通过控制后续区段轨道电路编码的方法,实现对追踪列车的防护.这种方法完全通过逻辑处理实现,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轨道电路作为列车占用检测的一种方法,其分路态的判断对于列车的行车安全十分重要。在轨面生锈或积污的轨道区段,由于分路电阻过高导致的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是影响分路态可靠检测的主要原因。基于传输线理论,采用精细时程积分法,对轨道电路分路时接收端的电流响应进行分析,提出利用接收端电流信号的突变特性检测轨道电路分路态的方法,分析了道床电阻和电源电压变化时对接收端电流的影响,并对分路电阻过高时接收端的电流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列车进入和出清轨道区段时电流信号存在着暂态突变,利用电流信号的突变特性判断轨道电路的分路状态可有效避免由于分路电阻过高造成的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25周相敏轨道电路和高压脉冲轨道电路相邻分布的位置,高压脉冲轨道电路区段会出现掉码的现象。这是由于不同制式的轨道电路设备,其电气特性各不相同,导致前后轨道区段动作协调不一引起的。通过GF的延时吸起电路或者将发码继电器(MJ)改成缓放继电器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铁路建设中,移频轨道电路区段和25Hz轨道电路区段相邻是一种常见现象。从两种轨道电路轨道继电器的时间特性出发,提出机车在跨越不同轨道电路区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具体数据的计算分析影响机车运行的因素,最后给出适合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京广线广坪段自闭改造工程中车站采用GMG-GX型电子化不对称高压脉冲轨道电路提高分路不良轨道区段分路灵敏度。在现场应用中,不对称高压脉冲轨道电路与97型25 Hz相敏轨道电路相邻时,因两种不同制式电路时间特性不一致,出现轨道区段漏解锁、单机高速通过时占用丢失及短暂掉码的现象。通过分析不对称高压脉冲轨道电路和97型25 Hz轨道电路时间特性,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轨道电路是用于检测列车是否占用轨道区段的设备,正确判断其分路状态对行车安全十分重要。当出现轨面生锈或积污等问题时,由于分路电阻过高导致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这将影响分路状态的可靠判定,轨道区段占用检测方法仍存在瓶颈。对此,利用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 FBG)压力传感技术的优势,结合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轨道动力学分析结果,设计轨道占用检测的系统结构;监测FBG的中心波长漂移量,统计列车进出轨道区段的轮对轴数,通过轴数比较解决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时的轨道区段占用检测问题。对光纤Bragg光栅纵向应力特性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FBG的中心波长漂移量和纵向应力的改变成正比,即和钢轨受力形变所产生的弯矩变化成正比,这种应力特性可有效应用于轨道区段的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自闭线路区间,列控中心判断占用逻辑检查功能基本单元的选取为闭塞分区,但实际轨道电路是以区段为基本单元进行占用出清的判断.提出以轨道区段为单元进行逻辑状态判断的实现方案,经过与按照闭塞分区为基本单元的逻辑状态判断结果和发码防护进行对比,分析出以区段为基本划分单元更有利于安全防护,且对既有设备间接口没有影响,展望未来可考...  相似文献   

8.
出站信号正常开放后,因站内GJ瞬间落下导致逻辑检查电路中CZJ (出站继电器)落下,进而导致JLJ (记录继电器)落下,造成了离去区段红光带。本文阐明了区间逻辑检查与站内25Hz轨道结合电路中,在出站最后一个区段新增LJ (逻辑继电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轨道电路因分路不良有车占用而无占用表示或轨道电路道床漏泄而出现异常红光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机械室内运用监控电路智能判断轨道继电器电压的变化,从而提高轨道继电器返还系数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0.
站内电码化电路的常用发码方式有2种:一种是"叠加"发码,即在轨道电路传输通道内,轨道电路信息和机车信号信息同时存在,发码设备与轨道电路设备并联,两者同时向轨道传输通道发送信息;另一种是"预叠加"发码,"预"就是在列车占用某一区段时,在本区段发码的同时,相邻的下一个区段也发码.这2种发码方式在电路设计上都能够满足列车运行的需要,但有时因设计只考虑到车站的通过进路发码,而忽略了平行进路的发码,使得发码电路的防护区范围过大,造成机车接收不到运行信息的情况,不但给行车安全造成了不利因素,而且严重制约了车站的作业效率.通过分析一起实际运用中电码化电路发生的故障,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保证机车连续接收运行信息,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