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网现状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清  金光浩  范怀玉 《公路》2007,(7):166-168
为了研究公路网现状与未来需求之间的关系,本文以2005年北京市公路网现状评价为例,在分析新形势下公路运输和路网建设要求的基础上,从公路网的结构性能和交通性能两方面入手,对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指标的选取进行了探讨,制定出一套公路网现状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此体系对北京市公路网进行了适应性评价,认为公路网的结构和交通性能与高效、快速的公路运输系统有直接关系,并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宏观把握河北省国省干线公路网的运行状况,提高其公路网运行效率,从路网角度分析并结合公路网的结构性能和运行质量两个方面建立公路网交通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适应性划分为5个等级,基于熵值法对公路网交通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最后以2015年河北省各市国省干线数据进行交通适应性评价,得出当前河北省国省干线公路网交通适应性的基本结论:除秦皇岛市外,河北省各市国省干线公路网交通适应性主要集中在适应和基本适应两个等级之间,为今后公路网建设和发展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于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基本原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从公路旅客承载能力、货物承载能力、需求潜力和经济支撑等四个方面对珠三角、粤东西北四大区域和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公路运输与经济适应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并研究了当前条件下的公路运输承载能力和潜在需求及公路运输的供求平衡情况,可为广东区域及各地市公路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公路网适应性进行评价,在固定时间内判断公路网结构是否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和交通需求,本文从交通性能的角度出发,选取机动车行驶速度为评价指标,基于FCM进行适应性水平分类,并依据道路的技术等级,建立了公路网适应性评价模型。以河北省某市地区公路网为例,共选取了67085条数据进行分析,选取某一时刻的公路网适应性评价结果,通过GIS专题图进行表示,最终得出以速度为评价指标可以清晰的划分出道路的适应性等级并且该地区的公路适应性水平一般。  相似文献   

5.
随着山区公路网的扩大,公路客运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针对山区公路运输的特殊性,从道路环境、车辆、驾驶员和交通执法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集.选择灰色关联法建立评价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计算结果,对区域客运车辆的营运安全进行定量评价,以便发现安全隐患.该方法适合同时对几个地区的客运安全进行评价,有利于统筹安排改进,解决地区间的不平衡性.研究表明该方法对评价客运安全是科学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为测算湖北省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根据湖北省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及其自身发展特点,从公路交通自身发展水平、公路对区域总体战略的适应性、公路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公路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公路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以及公路对科技进步的适应性6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一步给出湖北省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的计算方法.最后,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于传统交通适用性评价过程存在的随机性和模糊性问题,提出一种组合赋权—云模型的高速公路路网交通适应性评价方法。首先,从路网结构性能和路网运行效率两方面,选取路网密度、饱和度等8个定量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对分析法,将适应性划分为4个等级后,依次确定各等级区间范围;其次,基于逆向云模型理论,得到各评价指标隶属各等级的确定度,利用组合赋权所得权重对各个指标确定度进行加权平均。最后,根据确定度最大原则,综合得到交通适应性等级。以四川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和网络拓扑数据为基础,构建评价模型,最终结果为不适应,为今后高速公路网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0引言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高速公路里程等交通评价指标已位居世界首位,对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机动车路面安全管控装备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更是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高原山区省份客运企业选取与营运线路更适应的客车车型,并为监管部门科学有效监管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客运主力车型主要特征参数与营运线路、交通环境和管理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建立客车车型与营运线路的安全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建立"车型-线路"安全适应性评价模型,并以某客运车型在昆明至临沧营运线路上运营为例,对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分析结果与该车型实际运营安全程度及交通事故统计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公路建设与海峡西岸经济区未来交通需求之间的关系,在分析公路建设与经济适应内涵的基础上,对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指标的选取进行了讨论,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经济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收集大量福建省公路建设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连通度法、类比法等对评价指标进行相关计算,得出福建省公路建设与经济适应性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1.
连片特困地区公路运输空间运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片特困地区公路运输的空间运行特征能够有效表征公路运输的发展规律与瓶颈,并为交通扶贫提供理论依据。为有效辨识区域交通发展瓶颈,并进一步获取公路运输发展对连片特困地区脱贫的影响,在解析公路运输空间运行特征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选取运输量、车辆运输趟次等指标,基于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连片特困地区公路运输空间运行特征的提取流程。首先,从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2个方面,提取连片特困地区公路运输自身所呈现的空间特征;其次,选择与连片特困地区相邻的较发达地区进行对比,从空间集聚和时空演变2个方面分析其公路运输空间运行特征与较发达地区的差异性;最后,以滇西边境山区为实例,利用2013年、2015年2个时间维度的公路运输数据提取其公路运输空间运行特征,并将提取的特征与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滇中地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地级市或县域尺度下,连片特困地区的公路运输均具有低需求强度特征,空间集聚效应较弱,并且呈现出"内向型"发展规律;相对于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对连片特困地区公路运输交流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并且在运输联系呈现边缘且孤立特征的沿边地区,公路货物对外运输的增长效应更为突显;促进区域内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能够有效提高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公路网的交通适应性既存在模糊性也存在随机性,但目前国内公路网交通适应性评价方法只侧重其中的某一方面,这显然是欠科学的。基于模糊理论和概率论的云理论具有同时处理模糊和随机问题的能力,并且过程简单,容易实现。研究了如何应用云理论来处理公路网交通适应性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设计了具体的评价步骤,并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和黑龙江省公路网为例给出了如何应用云理论进行评价的过程,评价结果表明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非常便于评价公路网的交通适应性,并且具有在给出评价结果的同时还能给出评价结果可信度信息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在广泛调研广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危化品车辆的停车配套及服务区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上,设计、筛选服务区危化品车辆停放的适应性评价指标,确定各指标的赋值标准与权重,建立服务区危化品车辆停放的适应性评价体系。选取梁金山、鲘门、横石水、忠信和蚬岗5个典型服务区作试点,运用该评价方法判断各服务区危化品车辆停放的适应程度,并与实际调研情况比对,说明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评价结果为高速公路危化品车辆的停靠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交通冲突理论的道路安全评价技术, 是以交通冲突因素为指标的道路交通安全状态评价技术。在梳理交通冲突影响因素与安全评价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列举了常见的道路安全评价技术应用场景; 从交叉口、高速公路、特定场景3个方面分析了交通冲突的影响因素; 从指标选取、方法选择、模型构建3个方面对道路安全评价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 在应用场景构建时, 相比于考虑单一冲突因素, 综合考虑交通冲突影响因素, 将使得构建的交通冲突场景更接近实际情况; 在交通安全评价时, 科学选择复合指标、合理使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安全评价方法, 将使构建的安全评价方法更加科学严谨。基于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道路安全评价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充分利用视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搭建实时、高效的安全评价模型; 验证现有道路安全评价方法在混合交通流下是否适用; 建立健全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技术标准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来武汉城市圈的不断扩张及社会的发展,公共交通面临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的考验。为评价近期武汉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适应性,分析两者发展中存在的短板,从公共交通投入、运营服务、环境效益三方面选取指标建立武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判断矩阵,结合MATLAB软件计算各指标权重并对指标进行筛选,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模糊评价关系矩阵得到适应性评价向量,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和适应性评价等级确定武汉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适应程度为基本适应;最后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改进给出相关建议,为未来武汉公共交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危险品公路运输事故突发性强,给交通运营安全带来巨大风险.根据危险品公路运输过程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内容,分别梳理了危险品运输事故致灾机理、运输风险评价、运输路径优化、智能应急防控等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做了总结归纳;通过总结相关研究理论方法和计算模型,提出针对运输过程车-路-环协同智能防控的系统架构.随着智慧交通技术不断推广,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智能防控技术将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根据运输过程中的环境、车辆、路况等数据信息融合后进行危险事故状态预判,在事故发生前及时做出预警及主动防控,有效保障运输安全,因此新兴通信技术的应用将全面提升危险品公路运输的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在社会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因此正确评价高速公路与社会经济的适应性就显得尤为关键。介绍了社会经济适应性理论及其内涵,并结合湖北省高速公路的实际案例,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来简化指标,然后运用DEAHP模型(含AHP约束锥的数据包络分析)对高速公路社会适应性做出评价,得出DEA有效性及其改进措施,并进一步分析湖北高速公路整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根据城市交通系统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选取公平性、发展能力、可达性、机动性、安全性和环境影响6个评价准则面,提出了从关于设施、服务和交通方式的控制变量指标到中间指标再到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城市交通可持续性评价方法采用了建立在模糊测度基础上的模糊积分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淮北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指标体系便于决策层调控设施、服务的供给以及车辆使用政策的确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于准则间不严格独立及较多主观判断的城市交通可持续评价问题,基于非可加性模糊积分的评价方法有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文中结合重庆市客运交通换乘枢纽特征,从方便性、适应性和人性化3个角度建立了评价城市公交轨道一体化的指标体系,引入常用的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以案例说明该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重庆市综合交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包含规模、结构、效益3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对重庆市综合交通现状进行评价,得出其主要存在结构不尽合理、交通资源潜力尤其是水运资源未得到充分发挥、总体运输能力不够、交通基础设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尚未全面缓解、运能不能适应运量发展的需要等问题,进而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