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RBF神经网络进行电子海图海底规则数字高程模型(DEM)网格数据的生成技术,从而为实现电子海图海底三维可视化奠定了基础。实验和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船舶的日常营运中,雷达系统和AIS系统是船舶导航、通信和目标探测不可或缺的关键系统,雷达和AIS系统的运行会产生海量的船舶数据,船舶雷达和AIS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一项研究热点。本文结合船舶雷达和AIS系统的数据特点,利用web客户端的Web GL技术进行了船舶雷达和AIS大数据的可视化研究,将船舶雷达与AIS大数据以动态Web海图的形式实现可视化。  相似文献   

3.
虚拟航标系统的开发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华  李红祥  周鹏 《中国航海》2007,(4):54-57,67
探讨了虚拟航标系统的实现方法,基于VB和MapX开发了虚拟航标系统的应用软件。使用AIS设备对虚拟航标进行了仿真,在电子海图显示终端可视化监视本船和虚拟航标之间的关系,并在航行过程中借助电子海图空间分析函数来判断虚拟航标与船舶之间的距离,并对航路起实时监视的作用。仿真结果证明了论文所采取的实现虚拟航标系统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为今后实船论证虚拟航标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为船上申请购买电子海图许可文件增加便捷性为目的,同时考量岸端船舶主管部门的管理需求,通过先进的Web技术,设计并实现一套"一站式"的船舶电子海图数据自动申领系统软件,帮助海图代理供应商实现"主动式"的销售服务,打破海务服务数据链条中"信息孤岛"的现象。此外,研究详细描述选图工具软件实现的技术原理,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全部使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5.
介绍我国海上应急搜救工作中电子海图的应用现状,并通过分析典型的电子海图应用系统,对基于矢量图件的数图交互技术进行应用研究.讨论电子海图的三维可视化技术,重新探索在三维模式下港口、泊住及航标等通航要素的显示应用.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移动电子海图跨平台数据访问与显示技术存在着实时性差的缺陷,为此提出移动电子海图跨平台数据访问与显示技术研究。将采集的移动电子海图采用加权平均值法与归一化方法进行处理并对其进行存储,通过Web的实时数据访问系统进行跨平台数据的访问。以上述得到的跨平台访问数据为基础,采用Ajax技术根据船舶航行的具体需求对电子海图进行处理,通过B/S结构模式实现了移动电子海图的显示。通过实验得到,提出的移动电子海图跨平台数据访问与显示技术访问时间比传统技术节省了172.5 ms,显示时间比传统技术节省了75 ms,充分说明提出的移动电子海图跨平台数据访问与显示技术具备更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对S-57电子海图数据的读取以及分层显示技术进行了研究.目前在以电子海图为基础的航海信息系统开发中,一般是利用第三方提供的开发引擎,存在多限制、灵活性较差等缺点.通过对S-57格式电子海图数据模型以及结构的研究,采用STL对系统电子导航海图进行封装,实现对电子海图数据的读取;利用GTK技术和OpenGL技术实现电子海图的显示.  相似文献   

8.
电子海图系统是一种信息显示系统,电子海图数据的格式种类繁多,为使系统支持不同格式的海图数据、实现通用性,提出一种具有一定适应能力的空间数据索引结构,该结构能访问已有的大多数海图格式。另外提出建立区间分解检索机制,采用B 树结构快速搜索出满足用户要求的海图。最后针对海图显示速度慢的问题,引入位映像图检索算法以提高显示速度。  相似文献   

9.
钟文建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6):145-14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船舶导航领域,电子海图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取代传统的纸质地图。电子海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能够为舰船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和导航信息,同时也能提供信息查询、存储等功能。S-57数据标准是电子海图的关键标准,本文首先介绍电子海图显示平台的基本组成,然后针对S-57数据标准的数据模型和拓扑结构进行分析,重点介绍电子海图显示平台中地理位置信息的坐标转换和船舶航迹信息的查询等功能,对于改善传统的电子海图显示平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各航海高等院校及培训中心对电子海图培训的需求.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10多年的航海设备研发和生产经验.及自主研发的电子海图系统(HLD—ECS100)和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HLD—ECDIS1000).与上海海事大学及多家培训中心展开培训合作,提供电子海图培训的整体解决方案.推进国内ECDIS电子海图培训进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电子海图标准、单元拼接、数据符合性,以及数据质量等方面分析了电子海图编绘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结合电子海图编绘生产实际,提出了解决问题思路,为电子海图的编绘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将气象信息叠加到电子海图系统中,以便给航海人员提供决策依据。根据电子海图系统中图像数据的特点,文章提出一种将气象预报图等压线矢量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地形三维化是近些年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应用。现阶段地形可视化的研究对象还主要集中在陆地地形,对于水下地形的研究很少。论文中介绍了一个基于二维电子海图中离散水深数据通过分形曲面插值算法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并通过三维地形建模最终实现海底地形的三维可视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海图系统在船舶上的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加入到电子海图相关标准及系统的研究中来,文章从电子海图数据采用标准、数据信息显示系统两大方面对电子海图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电子海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证了电子海图在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第一个可存储数千张船用领港海图的船用海图资料系统正在北海试验。该系统采用光学激光光盘和一台高速微处理机为船舶提供陆水道和港口的领港数据。据称,如果该系统和雷达、声纳探测设备连接,可在没有领航员的情况下,将船舶自动引进港  相似文献   

16.
介绍简易电子海图海岸线标绘,海图漫游以及海图缩放的基本实现算法。提出通过删除冗于数据和采用适当的换图策略,提高简易电子海图的显示速度的算法,实现海图数据的无缝拼接,满足简易电子海图系统的显示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港口调度系统中的生产调度系统、引航调度系统和拖轮调度系统相互独立,相关信息不能共享,制约港口船舶的协同调度作业的现状.引入WEBGIS技术,构建一个WEBGIS基础平台,并依此建立一个高度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港口船舶协同调度系统.本文以港口调度业务为应用核心,以整合港口现有系统资源和业务数据,解决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交换为宗旨,进行系统设计,开发了WEBGIS基础平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实现了各调度系统的信息共享,并提供实时的进出港船舶动静态信息和其它相关信息,为各部门的业务联动及协同调度提供有效支撑,直观的基于电子海图的船舶动态可视化增加了船舶调度的可靠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海河联运船港货信息监管和服务的业务需求,提出一套海河联运船港货信息互联互通及动态可视化展示技术方案,该方案是基于HTML5/JavaScript的前端设计架构,综合利用数据采集与多源数据融合、数据库存储与管理、数据动态分析及应用等技术,形成海河联运船-港-货大数据,并利用电子海图/航道图地理信息基础平台通过大数据面板实现对海河联运信息的实时展示和动态监管。该方案打破了传统内河码头/航道与海港码头间的信息壁垒,通过可视化的大数据面板为港航管理人员和服务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管理与监管服务,并以嘉兴地区海河联运业务数据作为数据源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电子海图快速显示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关劲  张勇刚  李宁  曾海涛 《中国航海》2004,(4):57-59,70
根据电子海图的数据特点和单幅电子海图调图显示原理,提出了一种多幅电子海图拼图模式下的快速显示方法。该方法运用了计算机内存位图技术和内存缓冲技术,提高了电子海图显示速度和显示效果。该方法已被运用到某新型电子海图系统,并被证明能较好地解决拼图模式下无级缩放和快速漫游问题。  相似文献   

20.
《舰船科学技术》2014,(7):108-112
越来越流行的电子海图将逐渐取代纸质海图,被应用于水下航行器等更为特殊的领域。国际标准S-57格式的电子海图是由IHO(国际水道测量组织)官方定义,按照IS08211数据结构紧密封装的矢量电子海图格式。由于采用特有的封装结构,在将电子海图应用于专用领域之前,必须采用相关算法进行数据解包。本文在VC编程环境下利用C++语言实现对电子海图原始数据文件的快速解包,同时进行快速存储,使得S-57原始数据可视化。这也是电子海图在水下航行器上应用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