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轨道电路解决站内分路不良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站内轨道电路分路不良产生的原因,然后在分析国外解决分路不良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种解决分路不良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下辛店站施工为例,结合站内一体化轨道电路系统原理、有关设计要求及工程的实施情况,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针对站内一体化轨道电路的特殊之处,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技术要求及相应技术措施,为在后续客运专线上的应用及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5.
原苏联电气化区段站内经常发生错误检查轨道电路的空闲情况,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提供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7.
重载铁路是国内铁路技术发展的重要分支,承载着煤炭、矿产等重要战略物资的运输任务.针对重载铁路技术特点以及轨道电路在现场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旨在进一步推动国内重载铁路轨道电路产品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8.
通过参与客运专线站内轨道电路及电码化调试,阐述了高铁站内轨道电路及电码化联调联试的方法、顺序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站内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的安装调试方法,可为以后的信号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阐述站内一体化轨道电路的由来以及我国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将采用的站内ZPW-2000一体化轨道电路的技术方案;从轨道电路和CTCS-2级列控系统安全性的角度,对站内一体化轨道电路列控信号电流减弱、道岔跳线断线、绝缘节破损、短轨道区段对列控车载设备工作的影响、站内轨道电路电气连接和电缆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或思路。  相似文献   

12.
97型25 Hz相敏轨道电路目前已经在全路广泛应用。随着大秦等万吨、重载铁路的陆续开通运行,97型25 Hz相敏轨道电路最大允许牵引电流为800 A,抗冲击干扰能力为60 A的适用范围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场需求,一些针对特殊车站的轨道电路器材相继研发、应用,使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就这些特殊轨道电路器材的选型和配置进行分析,并结合正在实施的工程进行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15.
指出了电气化铁道的不平衡牵引电流脉冲干扰是造成25Hz轨道电路产生误动的主要原因,对抗脉冲干扰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扼流适配变压器(BES)方案,即对扼流变压器开气隙和50Hz串联谐振电路进行综合设计,不仅可以大大减小干扰功率,还改善了信号的传输特性。计算和现场应用表明,此方案显著提高了25Hz轨道电路的抗脉冲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站内轨道电路适应列车运行速度要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电气化区段,站内采用25Hz相敏轨道电路,其接收设备有2种:一种为97型JRJC1-70/240二元二位继电器+JWXC-H310型缓动继电器的执行继电器;另一种为微电子相敏接收器JXW-25A(B)+JWXC1-1700型执行继电器.为了抗电化50Hz的干扰,在设计时都有一定的缓吸、缓放时间.本文根据设备提供的参数,分析它们能适应的列车速度.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铁路几次大的提速,站内电码化技术作为保证行车安全的基础设备已被广泛采用.介绍电码化方式的分类和预叠加电码化原理,分析接发车进路预叠加电码化电路,对电化区段25 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UM71电码化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对广深线I、II线信号设备升级,为避免站内既有道床电阻值过低出现“红光带”故障,开展站内ZPW-2000A一体化轨道电路低道床适应性研究。通过对广深线I、II线进行信号设备升级后的站内ZPW-2000A一体化轨道电路现场运行数据进行测试和仿真计算分析,仿真结果与实测值电压和电流变化趋势相同,仿真值与实测值相一致。通过区段最低道床电阻计算,当道床电阻为0.6Ω·km时,极限长度为300 m。经仿真计算与实测说明,站内轨道道床适应ZPW-2000A一体化轨道电路的应用条件,ZPW-2000A一体化轨道电路在现场应用良好。  相似文献   

20.
ZPW-2000A轨道电路在线间距较近、并行距离较长时,轨道电路信号会通过空间耦合至相邻线路形成邻线干扰,在列车特殊作业场景下,可引起机车信号升级、误动风险.轨道电路智能诊断系统可以对轨道电路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发现故障立刻发出报警.将轨道电路智能诊断系统应用于存在邻线干扰的场景,使其可以对干扰信号及轨道电路设备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