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清晰勾勒了我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基本路线图"。而在公路建设领域,我国公路及城市道路路面类型大多为沥青路面,沥青路面在新建、改扩建中所面临的能耗巨大、污染严重、旧料回收等环保问题日渐凸显,引发的环境问题不容小觑。本文通过将传统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流程与低碳、节能等绿色发展理念进行综合分析,阐明了其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环保问题,并利用SWOT分析法对环保沥青的发展态势进行界定,提出了环保沥青材料在不同内外部环境下发展的应对举措,梳理思考了基于传统工法下几种环保沥青路面的发展路线,借以为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公路建设的新发展阶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交通节能与环保》杂志是由交通部主管、由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和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技术性期刊。杂志定位于交通建设与发展中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方面的宣传报道,重点报道我国公路水运发展中能源节约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以及对环境的保护方法等。主要服务于广大从事交通节能与环境保护的理论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工作管理者。《交通节能与环保》杂志主要栏目有:交通环保、汽车节能、港航节能等。征稿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交通节能与环保》杂志是由交通部主管、由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和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技术性期刊。杂志定位于交通建设与发展中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方面的宣传报道,重点报道我国公路水运发展中能源节约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以及对环境的保护方法等。主要服务于广大从事交通节能与环境保护的理论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工作管理者。《交通节能与环保》杂志主要栏目有:交通环保、汽车节能、港航节能等。征稿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4.
公路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所在,现代化的公路建设能够将不同的城市连接起来,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设施,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影响也很大。但是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噪声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情况。目前我国的政府机构已经认识到该项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将节能减排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如何才能保证其满足节能环保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项目节能减排量或投资额核算技术细则》分析,并结合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及生态环保等因素,指出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替代燃料量及节能减排量核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核算方法及相关建议,希望通过高海拔地区绿色公路实施技术节能减排量核算方法的补充,能对高寒高海拔地区绿色公路建设技术节能减排量核算提供思路,为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随着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绿色发展已成趋势.公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公路已是潮流所趋.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基本上按照"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模式建设,已经在建设中应用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技术,建立了管理制度,开展了宣传培训工作,但是还存在绿色发展理念有待提升、企业主观能动性需进一步激发、节能环保相关标准规范少、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尚未发挥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浅议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公路环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我国研究公路环保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继而引用库兹涅茨环境曲线剖析了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关系,得出了“协调发展,环保同行”的结论。最后,在对我国公路环保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公路环保的发展方向及实现公路环保科技变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提出了绿色公路的建设理念,随着越来越多公路隧道的建设,公路隧道的节能环保理念也愈加受到重视。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设计,介绍了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的节能环保技术和措施,通过这些措施达到了生态环保、节能高效的目的,希望在今后工作中对类似的项目有一定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现状,总结了我国公路隧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实际重点对隧道扩建工程及大跨度隧道工程关键技术、隧道施工预警方法、隧道环保及节能关键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上述关键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绿色环保理念已在公路建设行业中拥有很大的号召力,其已贯穿了整个公路建设项目的规划、施工等各个阶段。本文结合作者工作经验,探讨了公路设计中绿色低碳理念的应用,主要从概念、应用、路基面设计、节能环保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引入绿色低碳的理念,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应有贡献,有效地响应了我国实施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号召。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呈逐步向上发展的趋势,但交通运输行业环保与节能减排的发展行业的实际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表现出相对的滞后性,面对行业发展的各类环境问题,本文针对现阶段交通运输行业环保与节能工作的开展状况,创建切实可行的标准体系,提出其标准体系建设思路,再阐述具体结构,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以期给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高速公路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并相应提出了高速公路工程应围绕绿色低碳线路设计、节能减排、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管理创新五个方面进行项目建设,为全国高速公路工程节能环保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公路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是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绿色交通建设和运营的重要组成内容。文章分析了绿色交通发展新形势下,公路行业环境保护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从强化组织管理、注重源头控制、加强过程控制、注重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增强绿色环保科技支撑能力等方面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剖析世界石油的产量、储量,以及石油消耗量,来阐明世界如今已是在能源危机中。同时,环境的污染已日趋严重,考虑到新能源在现代汽车上应用的局限性,而且在未来一段长时间里石油仍将是现代汽车必需能源,我们可以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就是汽车节能。面对着世界节能环保浪潮,我国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之下,游轮产业也需要重视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本文采用能流分析法针对船用厨房燃油灶改造为电磁灶的能流进行分析,结合某游轮厨房灶台系统及其配套通风系统的改造,对比分析两种系统能耗。表明船用厨房燃油灶改造为电磁灶具较大的节能和环保潜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国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西藏自治区国道109线那曲至拉萨公路改建工程为依托,研究了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技术。根据设计资料、施工现场调查和主要施工方法,总结出10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重要因素;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态理念的公路施工背景下,针对高原冻土地区的植被保护与恢复问题,在施工场地及临建、取土场、弃土场以及路基边坡采用了原有植被草皮表土回填法;针对泥浆、污水、噪声、扬尘排放等引起的水环境、声环境及空气环境保护问题,制定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绿色交通发展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交通运输行业实现节能环保健康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本文基于已有的绿色交通相关考核评价体系,采用模块化理论,着眼于绿色交通的政府、企业、社会三种对象,形成适用性强、针对性突出的模块化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绿色服务区的构建是服务区发展的转型升级和发展趋势,是节约能源和生态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江苏省高速公路绿色服务区的特点,对绿色服务区改造技术方案的总结,分别从节水、节地、节能、节材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构建绿色服务区评价体系,并确定其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将其指标量化,从而为绿色服务区等级进行划分,为高速公路绿色服务区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The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concerns of using motorcycles in urban areas have foster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motorcycles (EMs) in Taiwan in recent years. EMs' zero-emission, low noise level and high energy efficiency features provide the promising potential to alleviate the sever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 caused by the existing gasoline motorcycles.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the EM. More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potential demand for EMs based on an interview survey using stated preference modeling approaches.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female motorists are the potential target market for EMs. Developmental and energy-use issues of EM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