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山岭重丘区施工便道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建设的总体进度与成本控制。文章以贵州剑榕高速公路第14合同段工程为例,针对山岭重丘区地形起伏大、既有道路缺乏等环境因素,介绍了施工便道规划与设计的要点,探讨了便道的施工方法,为类似工程的便道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公路作为线性工程建设类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发生在施工期,如何有效控制施工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甘肃省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质量,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本文根据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技术要求,总结出甘肃省公路建设项目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房建场站、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取土(料)场、弃土(渣)场等工程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技术要求,提出了在公路建设项目涉及自然保护区时的生态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3.
山区高速公路在建设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土石材料,项目完工后,弃土场将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随着国家对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面积的重视,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恢复的要求。本文从山区高速公路弃土场自身特点出发,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用地状况、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按照经济、技术可行、效益高效的总要求,利用弃土场设计技术和土地复垦技术,将弃土场用地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对于山区高速公路的弃土场用地进行复垦变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广西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并针对中央分隔带、路堤与路堑边坡、互通式立体交叉区、服务区、路侧台地及取弃土场的功能特点和绿化要求,提出了适宜的高速公路绿化植物优化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5.
贵州公路陡峭岩石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贵阳市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和厦蓉高速公路贵州路段人工生态修复的边坡为研究对象,对采取不同生态修复技术的岩石边坡及同一种生态修复技术的不同边坡类型设置固定样方和临时样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陡峭岩石边坡采取不同生态修复技术的效果,探寻适合于贵州高速公路陡峭岩石边坡的生态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公路建设中节约用地势在必行。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就高速公路建设中技术标准确定、平面选线、路基设计、以桥代路、取弃土场设置、临时用地等方面提出节约用地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公路施工过程环保定义出发,结合规范化施工实践,从路基施工、桥梁施工及取、弃土场的规范化作业三方面阐述了环保监理的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山西某高速公路弃土场的设计实例,对弃土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了弃土场所能取得的效益,为山区高速公路弃土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西汉高速公路秦岭段生态修复工程为例,梳理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存在的生态问题,探讨公路生态修复设计的理念、原则、方案、内容和效果,总结高速公路生态修复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分析山区高速公路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联生态防护是一种由安全防护与生态修复、环保绿化相结合的公路边坡坡面设计施工技术,主要组成包括物理防护、抗蚀防护和植被生态修复防护三重措施。文章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比分析新型三联生态防护和传统防护方式的优缺点,介绍了三联防护的技术内容及其优势,阐述其推广意义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山区高速公路弃渣体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弃土场是一种特殊的人工堆积体,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需要掌握弃渣体的物理力学指标。文章以厦蓉高速公路水都段典型弃土场弃渣体为研究对象,介绍采用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方法,对弃渣体的最大干密度和抗剪强度等参数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到:不同颗粒成分弃渣体的最大干密度不同,但在通常推填方式下,弃渣体的强度指标基本不受压实度控制。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分析农村公路交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研究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公路等级及里程、客运及货物运输系统、公路养护与管理、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等方面对交通的需求,提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白沙快速出口路从立项至工程开工建设,强调要树立建设绿色公路的理念。为了减少公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在工程选线阶段,依据《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中标明的生态红线,尽最大可能避开生态保护Ⅰ类和Ⅱ类红线,对于工艺不能避开的路段采用隧道和桥梁的方式减轻影响程度。在施工期间为了减少新增占地,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最大可能实施永临结合,与工可阶段提出的临时占地面积相比,仅为其占地面积的29.6%;采用机制砂、碎石加工等措施,对隧道弃渣进行综合利用,工程所用碎石和砂子,80%以上来自本项目隧道弃渣;将施工便道和地方道路的衔接,减少占地,同时完善地方交通;本着“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尽可能维护沿线既有植被类型,依据群落诱导的植被恢复思想,完善和修复受损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4.
在公路路基施工中,往往会遇到软土路基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换填土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方法适用于浅层地基处理。这种地基处理方法在高速公路中广泛应用。本文笔者将结合具体的公路施工实例,简要探讨换填土施工工艺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We access the abundance of Xinjiang ground jay near the Taklimakan Desert Highway in Northwestern China, and also we used alert distance and flight initiation distanc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Highway on Xinjiang ground jay responses to human encroach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Xinjiang ground jay were more abundant adjacent to the roadway than further way, and the alert distance and flight initiation distance of the Xinjiang ground ja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road effect.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aklimakan Desert Highway and its shelter forest attracted more Xinjiang ground jay to live near the road, and also the highway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bird’s vigilance behavior.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针对国省道公路沥青道路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从而及时改进现有的道路工程施工工艺,有效提高道路工程施工效率。道路工程作为当前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城市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能够对此有着足够的重视,确保道路工程可以充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公路沥青道路相关施工技术的分析,不仅可以实现道路工程施工工艺的改进,还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过性,进一步减少国省道的拥堵情况。同时,对公路沥青道路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还能实现对于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有利于道路使用寿命的提高。沥青道路施工技术的改进,对于当前交通运营及物流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建设项目对国省道的影响,文章从国省道两侧建设项目特点和所处交通环境的分析入手,借鉴国内外城市项目出入口管理技术,提出了6种出入口交通组织方式.以312国道昆山市境内的某一项目为例,分析其所处交通环境,对近远期出入口交通设计方式提出建议,为国省道两侧建设项目的出入口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智 《交通节能与环保》2021,17(2):95-97,100
为推动公路建设水平,确保公路正常运营和沿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文章总结了公路绿化的特点和功能,从安全性、经济性、生物多样性、景观性等方面分析了公路绿化设计的原则,并探讨了公路中央分隔带、路基边坡、互通立交、服务区的绿化设计内容,从公路环保的重要性,认知公路环保的内容、功能及意义,并多方角度的加以分析和采取措施,达到预期效果,把建设和环境紧密协调统一。并对公路环保的设计理念、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施工阶段的环保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目前新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多位于山区腹地及偏远地区,这些地方往往基本农田资源稀缺、陆域、水域生态、自然保护地分布多、范围广,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因此对于绿色公路理念的贯彻和落实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集约通道资源、保护土地资源、生态选线、多元化服务区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绿色公路理念在漳武高速项目勘察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表明绿色公路设计对于控制资源占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公路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高速公路边坡水土保持的研究,主要论述边坡水土保持植物防护设计的应用,从高速公路水路流失的特点出发,指出边坡为公路水土流失重灾区。进行植物防护设计不仅能够达到防护效果,还有利于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并介绍了高速公路边坡水土流失植物防护技术设计原则。最后通过实践分析,对植物防护做出具体设计,为今后同类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布局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