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德 《西铁科技》1998,(2):16-18
本文针对民复线大滩车站站场改造工程,提出了施工过渡的可行性方案,对制约本站“站改”的四个因素,通过分析对比找出问题的关键,提出在保证行车安全的条件下,修建绕行棚洞施工便线与顺河桥上双线过渡方案,从而为全站的施工过渡提供了先决条件下,并且考虑了“四电”工程的过渡及永临结合,养活了施工过渡,降低了投资费用。  相似文献   

2.
既有接触网改造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内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工程的现状和难点,结合既有线接触网的实际情况,从缩小停电影响范围、减少既有线工作量、低净空接触网改造、过渡工程永临结合、提高效率等方面对既有线接触网改造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铁路施工用电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按照“施工用电与铁路永久电力工程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的选择施工用电容量及电源方案,统一安排临电工程,实现了严格控制临电工程规模及降低工程投资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浅析既有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京沪线较详细地介绍了既有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改造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即采用“利用既有,永临结合”的施工方法,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过程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做好朔黄铁路施工用电工作,达到确保施工用电需要、控制施工用电投资、又能将部分施工用电的电力工程和电源在施工用电结束后转为铁路正式使用的目的,根据施工用电工作经验,计算出了准确的用电负荷,合理地配备了供电容量,详细地调查了沿线周围电网结构,提出了合理的供电方案。在施工用电过程中,将部分施工用电工程和电源为铁路临运开通提供了用电,且达到了永临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李冰 《铁道建筑技术》2022,(11):146-150
在地铁基坑工程中,钢管柱的受力特征及变形规律直接影响着结构体系的稳定性以及暗挖施工的安全性,永临结合钢管柱与扩盘桩相结合的结构体系未见相关报道。以天津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西康路站为工程背景,以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永临结合钢管柱与扩盘桩的承载机理和变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层扩盘桩的沉降值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上盘沉降、下盘沉降和桩深压缩,采用理论推导了承载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数值分析表明随着基坑掘进过程的不断发展,扩盘桩桩身轴力在桩身范围内的变化趋势仍保持着桩顶最大、非线性减小的趋势,钢管柱柱身轴力不断增大,且位移呈现波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施工用电供电方案一般情况下有3种解决方案,方案1是以自发电为主,利用地方电为辅,该方案费用较高、不利于环保,一般情况下适用于独立工点或零星工点供电;方案2是以利用地方电为主,自发电为辅,该方案适用于地方电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方案3是永临结合的供电方式,该供电方式在地  相似文献   

8.
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保障施工的各项临时设施在措施费用中占很大比例,如何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既经济又切实有效的设置临时设施,对项目成本管理意义重大。本文通过银川一超高层项目临水临电系统的分析研究,总结了消防系统、排水系统与临电系统的临时设施与正式工程相结合的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的应用和各项措施给项目带来的经济效果,旨在为类似房建项目提供参考案例,并不断得到优化改进,推动项目建设中的材料和能源的节约。  相似文献   

9.
与常规的墩底转体法相比,墩顶转体法减轻转体质量,降低球铰制造、运输及安装的难度和转体重心高度,减小承台尺寸,缩短基坑敞口时间,提高跨线施工的安全性,是铁路连续梁桥转体施工新的发展方向;结合转体系统布置于墩顶的特点,对支撑体系进行优化,并采用钢管混凝土转台,减少转体机构尺寸,同时增加施工操作空间;在转台设计中引入夹层钢板,通过抽取夹层钢板,将转体球铰转换为防落梁挡块,实现转体施工结构设计的永临结合;提出桥梁墩顶转体、永久支座安装、结构体系转换等全套的施工工艺,可供后续工程参考。永临结合的墩顶转体法施工铁路连续梁,丰富了我国转体桥梁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对于铁路新线的电力工程,如能将临时工程与正式工程结合起来,可节约大量投资。本文根据京九线广东段的施工实践,对这种“临正结合”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结合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践,对城市轨道交通正线牵引变电所处接触轨电分段的设置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工程情况,提出了电分段设置形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翼城车站立交桥为 3孔框架式公铁立交桥 ,横穿车站东咽喉区。在方案设计中 ,采用永临结合的站场过渡施工技术和边坡支护技术 ,较好地解决了施工与运营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盖挖逆作法基坑两侧的地下连续墙,作为施工期间基坑的围护结构,截水防渗并承受周围水土的侧压力,作为竖向支撑结构,承受着由各层逆作结构板传递的竖向载荷,在使用阶段可以作为工程永久抗浮结构。一级基坑内部的二级基坑地下连续墙,因为墙顶在负一层底板处,不能直接兼顾竖向支撑作用,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采用临时格构柱等措施,永临结合,实现了二级基坑围护结构兼竖向支撑系统在盖挖逆作地下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相文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3):65-69,77
研究目的:新建托勒车站是西格段增建二线应急工程重点控制工程,本文通过对托勒车站施工的回顾,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研究方法:通过介绍施工便线的优化设计和封锁施工方案、新托勒站开站和既有托勒站关闭施工方案以及通过对施工进度的分析,引发思考,进一步得出结论。研究结果:按本文施工方案,在西格段增建二线应急工程关既有站开新站类似工程施工中,我单位提前10天率先在全段安全、正点开站,为西格段增建二线按期开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结论:(1)在海拔3000m的高原、冬季及节假日组织增建二线和既有线改建工程施工时,应在正常作业指标的基础上预留24%的作业时间安排计划工期比较合理;(2)在类似工程中设置施工便线应按永临结合的原则进行优化设计;(3)在增建二线类似工程中设置施工便线,应结合工点前后线路设计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并为后续工程创造有利施工条件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电源临永结合工程在石长铁路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应用实例,并从组织实施者的角度对这项创新工作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徐宗祥 《机车电传动》2003,(5):22-23,90
简要介绍了国外电动车组的技术特点和发展形势,对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和动力集中塑电动车组进行了综合比较,结合特点阐述了电动车组技术对铁路客运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谢新民 《铁道学报》2003,25(4):122-125
介绍小龙门大桥近接行车线增建Ⅱ线桥台时,为了解决高、大锥体中深挖基坑,在坑壁防护中遇到的施工难题,利用结构设计原理,进行力学分析,设计了一种名曰"桩中埋梁、梁上焊挡"的永临结合新型挡护结构。不但解决了施工难题,达到了安全防护之目的,而且工期短、用料省,其方法值得在同类近接工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新丰镇编组站改扩建过程中接触网过渡方案,为确保既有线施工安全及铁路行车安全,充分利用有效封闭点,本着“永临结合、节约投资、方便施工”的原则,详细阐述了典型过渡方案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京沈客运专线引入沈阳铁路枢纽工程跨越秦沈客运专线和多条普速铁路、河流、市政道路等,特殊结构桥梁多。在时间空间均受限的条件下,通过对丁香湖疏解区和大成站疏解区"穿针引线"的桥梁方案研究,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通过结构形式研究,保证施工时的既有线运营安全并减少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干扰。对桥梁方案因地制宜的尝试和永临结合的设计,为高速铁路引入枢纽的线形优化创造条件,节约城市用地,使铁路建设与城市规划更加融合,实现投资节约化,施工标准化,运营安全化,养护便捷化。  相似文献   

20.
以木道沟桥改建工程最关键技术为实例,探讨了线路拨接施工中线路不同拨距时,接触网施工过渡方法,分析了线路拨接的技术重点和难点,打破既有电气化铁路线路拨接的常规模式,采用“利用既有、永临结合”的过渡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