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航海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四大船型: 一、沙船——始造于唐代崇明岛,俗称平底船。特点是平底,小平头,尾部有出艄(俗称野鸡艄),舭部有梗水木。船身扁长吃水浅,航行时阻力小而平稳。上海内河航运局模型工场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厅制作之五桅沙船即为沙船之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
沈毅敏 《航海》2015,(3):20-24
<正>一、沙船发展历史平底型海船是中国海船的原始船型。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在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船只的海上活动主要是在北洋。北洋航区水深较浅,航道多沙滩与礁石,只适合平底海船航行。长期的航海实践,使中国船匠们创制出适合航行于这一航区的江海两用船,最后演变成明清时期的沙船。因此,平底型海船与古代中国东部北方沿海的航海活动密切相关。唐代开始,由于所行驶海区的不同,中国海船而开始有了平底海船和尖底海船的分类。大致上是以长江口和钱塘江口为界,南方是深水航区,北方为浅水航区。在深水航区,  相似文献   

3.
《航海》2015,(5)
基于明清两朝沙船昌盛时期从事北洋航运史料记载分析,对沙船行进动力、航行定位,以及港湾碇泊诸元应用航海文献比较法进行研究,形成了风力是沙船航行的主动力、南下返航沙船可借助稳定的沿岸海流助航、陆标与水文定位术已相对成熟、太阳中天定位术亦已掌握、航用罗盘在沙船上广泛应用,以及大型石碇和铁质游碇相辅并用等认识。  相似文献   

4.
潘君祥 《航海》2015,(2):28-31
<正>江海两用的平底沙船,是从古代江南众多船型中发展而来的。它的发展是江南一带造船技术不断改进的结果,更是南方粮食、棉布、茶叶、瓷器等货物北运,北方豆麦、油饼、杂粮、桃枣南运而造就的市场经济推动的产物。沙船业的发展孕育了一代新的"船商",并从运输业中培育了最早的行业组织——商船会馆。会馆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民间沙船运输业的发达。  相似文献   

5.
清光绪元年二月二十八日(1875年4月4日)轮船招商局所属的“福星”轮满载浙江的漕米、木料等货物由上海驶往天津,在撩木洋洋面被英商怡和洋行“澳顺”轮撞沉,罹难者65人,所载七千二百余石漕米及其他货物全部沉没,史称“福里轮海难”,这是近代中国发生的第一起海轮被撞沉没事件,也是近代中国损失最惨重的海难事件之一。 清道光初年,由于北运河淤塞严重,南方的漕米(即皇粮)难以通过运河运抵北方,根据两江总督陶澍的提议,遂将漕运改为海运。海上漕运大部分由上海、南通、太仓的沙船商承远,海上漕运刺激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沙船业的发展。为了管理漕运,道光五年(1825年)江苏省在上海东门外老白渡(今门渡路)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尽地阐述了上海沙船业从开创、发展到繁荣的历史,深刻分析了上海沙船业对上海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航海》2015,(1):6-7
<正>张春阳先生是活跃在长三角地区的航海文化传播者。他特别对上海沙船文化一往情深,致力于"上海沙船文化节"的申报,还向政府有关部门上报了把崇明建设成为"沙船文化休闲体验岛"的提案,渴望获得行业的认可和支持。正在筹备"沙船文化展"项目的上海市航海学会桑史良秘书长一行慕名探访。在嘉兴船模工作室里,围绕航海史研究的共同兴趣,他们谈得海阔天高,兴味盎然。张春阳先生认为,中华古代造船与航海史上开拓性的创造与发明,是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中辉煌的篇章。人类海洋文化形成的"基因",  相似文献   

8.
舰船船型航行性能设计及优化是舰船总体设计的重要部分。针对以往迭代式的多方案船型设计及优选效率较低、难以获得全局最优解等不足,引入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开展船型航行性能优化。以DTMB 5415标模船型阻力、耐波性和操纵性等综合优化为例,介绍船型多学科协同设计优化的一般过程,建立以典型性能指标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获得了综合航行性能明显改善的船型方案,验证了多学科设计优化在船型设计中的应用潜力。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船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航海》2015,(5)
<正>在2015年"中国航海日"上海宣传和纪念活动中,上海市航海学会和上海市历史学会共同主办《上海沙船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论坛》,还首播《沙船百年兴衰》文献纪录片。各领域专家阐述了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现摘要以飧读者。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晓东在《略论古代上海地区港口、贸易与海上丝绸之路活动》的论文中认为,古代上海地区的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交流存在相当密切的关系,上海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交流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众多的丝绸贸易起点港之一。  相似文献   

10.
舰船船型航行性能设计及优化是舰船总体设计的重要部分。针对以往迭代式的多方案船型设计及优选效率较低、难以获得全局最优解等不足,引入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开展船型航行性能优化。以DTMB 5415标模船型阻力、耐波性和操纵性等综合优化为例,介绍船型多学科协同设计优化的一般过程,建立以典型性能指标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获得了综合航行性能明显改善的船型方案,验证了多学科设计优化在船型设计中的应用潜力。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船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沙船源于江南平底海船,历史悠久,至清代时沙船航运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基于日本关西大学中国海洋史研究专家松浦章的珍贵考证资料,介绍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从萌芽到繁盛、再到衰落的全过程,还原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的全貌,希望能够为传承中国海洋文化以及建立“海洋文化自信”和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上海博物馆委托中国造船学会高级工程师李邦彦设计,工艺美术家、船模制作收藏家徐滨杰制作的一艘明代沙船模型,已于3月底举行了验收交接仪式。沙船,是明清之际往来于上海及沿海地区的主要海上运输工具,对上海发展成为中国重要商港起了较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了汉江航道水力冲沙船船型设计的指导思想,说明了选择其船舶尺度、船型参数的依据,并对其首尾线型设计作了介绍,尤其是三机三桨尾隧道线型设计的特点可供用船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航海》2015,(4)
<正>迎战"灿鸿"强台风成了沪上航海人庆祝自己节日的"序曲"。在狂风暴雨的自然背景映衬下,大海骄子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形象更为鲜明。聚焦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上海的市徽,绽放的白玉兰中挺立着一艘五桅沙船。沙船发展历史推动了上海近代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织就了2015年"中国航海日"上海宣传和纪念活动的经纬。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承前启后,共筑蓝色梦想。今年"中国航海日"活动的主题是"再扬丝路风帆,共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复原性研究馆藏高邮湖沙船的历史遗存,对该类船的船形特点、船体结构和造船方法等内容进行实证分析和历史还原,进一步保护和研究传统造船工艺、展示和研究传统沙船结构、厘清该船的迁徙历史。从江苏省等地的航运发展历史的角度,阐述沙船的生命周期及其历史作用。该方面的研究对展示我国航运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对佐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郑和宝船的尺度虽然有不少学者进行质疑,但却有众多的学者给予回应,并确信各文献的记载。出土的宋代海船以长宽比与宝船相近,证明宝船是福船船型,而不是沙船船型。泉州古船可作为复原宝船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韦文禧 《航海》2006,(3):33-35
平底沙船是一种用于海洋捕捞和沿海货物运输的广泛船型(不含江、河、湖泊的平底沙船在内),属于我国三大船系中的最大船系。它是我国历代皇朝南粮北运的主要运输船舶,也是南、北各口岸货物贸易的主要运输船种。同时,又是执行王朝遣使、册封小国的特使遣船。例如:秦始皇赢政为求长生不老的“仙丹”,派术士徐福乘  相似文献   

18.
随着长江口深水航道延伸到江苏段,每天都有数条大型散矿船靠泊宝钢、罗泾及太仓、张家港、南通等港口码头,本文以进口靠泊宝钢码头为例,探讨大型散矿船在长江口上海段航行的注意事项及靠泊要点。  相似文献   

19.
55.驳船及内河船阻力的近似计算法内河船是在浅水的条件中使用的,致其船型与海船船型有颇大的差别。内河船的特征是较大的 B:T 比值和特别的船型。如滑板型、匙型和楔型等,都不是海船会碰到的。巨大水库的建立(巨大水库即淡水海,其航行条件接近于海中航行的条件。)和航速的提高,又使内河船的船型(特别是自航的内河船)和海船船型相  相似文献   

20.
能够以一定偏角(船舶纵轴线与航行轨迹切线间的夹角)斜向航行的非对称船型,是国外近年提出的一种新船型,在多种海洋工程作业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船模实验方法对一型非对称船型的不同航向的阻力性能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其不同斜向航行偏角下的阻力,以获得阻力系数随斜向航行偏角变化的关系,并依据计算结果得到斜向航行角度大于30°时,船体迎流段对黏压阻力的影响将超过去流段的结论,为今后该类船舶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