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一个有着高可靠性、故障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的安全关键系统。本单位自行设计研制了一个满足这种高可靠性、故障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的容错计算机联锁系统SWJTUII。计算机联锁系统SWJTUII,硬件结构上,采用SIEMENS公司PLC作为主要控制部件,双机热备冗余结构,能实现无扰动的故障切换;联锁软件采用Petri网模型化,面向对象方法设计,Step7STL语言实现;通过仿真软件模拟列车运行来对系统进行仿真测试并取得良好效果。该系统已开发完成并投入应用。  相似文献   

2.
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一个有着高可靠性、故障-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的安全-关键系统.本单位自行设计研制了一个满足这种高可靠性、故障-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的容错计算机联锁系统SWJTU-II.计算机联锁系统SWJTU-II,硬件结构上,采用SIEMENS公司PLC作为主要控制部件,双机热备冗余结构,能实现无扰动的故障切换;联锁软件采用Petri网模型化,面向对象方法设计,Step 7 STL语言实现;通过仿真软件模拟列车运行来对系统进行仿真测试并取得良好效果.该系统已开发完成并投入应用.  相似文献   

3.
DS6-60系统是满足"故障-安全"、采用二乘二取二冗余结构设计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介绍DS6-60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基本架构,详细阐述系统的主要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4.
针对2种常用冗余结构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联锁机子系统,在考虑单元模块、比较模块和系统间切换模块全故障模式的情况下,建立双机热备和2×2取2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危险失效概率PFD和安全失效概率PFS的动态故障树模型。由于故障树概率近似法和Markov方法计算结果非常近似且概率近似法的求解过程简单和存储要求低等特点,采用概率近似法求解对应的PFD和PFS,实例对比分析2种冗余结构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故障模式下,2×2取2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安全性高于双机热备。  相似文献   

5.
<正>CRSC中国通号DS6-60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使用成熟应用的DS6-60逻辑运算单元集成全电子执行单元,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高可维护性。DS6-60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采用二乘二取二冗余结构设计,系统中所有涉及到安全信息处理和传输的部件均按照"故障-安全"原则采取了双重系结构设计,具备无缝切换功能,任何单点故障都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以满足铁路  相似文献   

6.
成灌铁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灌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通车运营的市域铁路,联锁系统采用TYJL-ADX型二乘二取二计算机联锁。该系统是在既有结构的基础上,按市域铁路信号系统的技术要求开发完成。介绍了成灌铁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硬件构成,软件的显著特点,新增客运专线信号机点灯控制功能的设计方法,无配线车站控制功能的软件实现等,以及对一次解锁等功能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刘兰杰 《中国铁路》2023,(11):58-63
联锁系统是轨道交通系统中最基础的信号子系统,该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均有较高要求,为满足这些要求,需要对联锁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分别采取特殊的安全技术措施。从系统硬件结构、热备冗余功能和通信接口3个方面进行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分别实施安全措施。在系统硬件结构设计中,采用组合式故障安全技术,从系统的内部独立性和外部独立性进行考虑;系统冗余功能设计中采用双机热备冗余功能,功能上重点考虑双机同步、双机切换、备系热备的逻辑进行设计;系统通信接口设计采用序列号、时间戳、CRC等技术保证通信数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正>DS6-60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使用成熟应用的DS6-60逻辑运算单元集成全电子执行单元,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高可维护性。DS6-60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采用二乘二取二冗余结构设计,系统中所有涉及到安全信息处理和传输的部件均按照"故障-安全"原则采取了双重系结构设计,具备无缝切换功能,任何单点故障都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以满足铁路车站信号控制设备高可靠和高安全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段工程采用的TYJLI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该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联锁逻辑软件和操作显示软件进行发码特殊功能研究。提出了在不影响既有软件结构基础上新增发码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法。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新增发码模块不影响既有计算机联锁系统软件结构,并满足设计需求。车站现场使用情况表明,采用这种发码设计方法的TYJL-I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能在保障既有计算机联锁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前提下,更好地满足重庆轨道交通的工程设计和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月6日,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计算机所设计集成的我国第一个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在集二(集宁—二连浩特)线集贲(集宁—贲红) 段顺利开通。首次在铁路应用的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在车站计算机联锁基础上结合了网络安全传输等技术发展的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信号控制系统,它将整个控制区域视为一个车站,使用一套联锁机完成多个车站的联锁逻辑运算和集中控制,实现车站联锁、区间闭塞和站间联系的一体化控制。此次开通的集二铁路集宁站至贲红站计算机联锁系统,其控制范围包含集宁站Ⅰ场、集宁站Ⅱ场、七苏木、大陆号、贲红共计5个车站(场)。集宁站至贲红站全长42公里,设一套 DS6-K5B 区域计算  相似文献   

11.
接口功能是计算机联锁设备安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计算机联锁安全相关接口在运用中存在的典型风险进行分析,采取继电器双接点采集、继电器双断驱动、安全通信协议传输等技术措施,对接口存在风险进行防护,使继电器驱采接口和安全通信接口发生故障时,计算机联锁的控制输出能够导向安全侧,保障计算机联锁在普速和高速铁路的安全可靠运用...  相似文献   

12.
在计算机联锁技术条件框架基础上,应用分布式控制系统和多Agent系统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智能化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了分布式控制和多Agent体系用于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可行性,并给出了系统的基本结构设计和智能体单元功能设计。该设计方案从结构上可以提高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高速铁路列控系统接口需求,计算机联锁系统接入信号安全数据网[1]的同时,应用软件需要新增进路模块来实现接口的应用信息交互。进路模块利用原有联锁软件网络化结构的选路原理,实现了进路信息存储;利用进路中道岔的大号码特征,实现符合黄闪黄条件信号显示自动计算。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同时,对软件需求、设计、结构、安全性进行全面分析,确保联锁子系统软件的兼容性和可持续开发性。基于升级的计算机联锁软件不仅满足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的需求,也提高了原有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二取二制式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通信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二取二制式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通信技术进行研究.工作联锁机与备用联锁机之间的通信,是两台联锁机实现系统级同步的必要条件,也是整个系统实现故障安全防护(故障倒机)的必要前提.从数据分包方式、收发调度机制和差错处理原则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表明,其工作模式简单、双机同步迅速、信息传输安全.上位机与联锁机之间的通信,采用冗余的通信网以及数据校验等安全措施,保证了车务终端与联锁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安全性,从联锁机发送、接收和上位机发送、接收四个方面的分析表明,其通信稳定性高,收发调度灵活,无通信时延.联锁机与安全智能I/O模块之间的通信,工作模式采用应答方式,分为数据预处理和CAN智能卡驱动两个通信层次,所采用的数据校验和正反码传输技术可以达到可靠的数据传送,该通信过程具有适应分布式系统控制、系统升级方便、多重安全防护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联锁系统因其应用领域的特殊性,在满足铁路运营需求的同时,必须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因此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安全性有较严格的要求。广义的信号安全技术包含故障-安全技术、可靠性和易维护性等方面。DS6-60型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基于故障-安全技术研发的通过欧标认证的铁路信号安全控制系统。阐述了DS6-60型计算机联锁系统各个环节的主要安全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多输出单端反激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计算机联锁系统辅助电源的设计。分析多输出单端反激电源的工作原理,双闭环控制方式和工作模式;详细阐述了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方法以及关键元器件和电路参数设计。该方法设计出的电源符合计算机联锁系统辅助电源性能要求,具有很大的实际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萍  赵阳 《中国铁道科学》2004,25(5):110-113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要求具有扣车、紧急关闭和轨道区段故障时单独操纵道岔三种特殊联锁功能。确定A,B两种类型的矩阵,建立新的模型和算法,实现扣车时单独操纵道岔这种新增加的特殊联锁功能。利用原有联锁运算模块中的某些算法,实现紧急关闭时单独操纵道岔特殊联锁功能。在原有联锁运算模块中的某些算法上稍加修改,实现轨道区段故障时单独操纵道岔特殊联锁功能。实现三种特殊联锁功能的软件满足技术条件要求和故障—安全性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8.
铁路车站信号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是实时、多任务、安全苛求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基于ARM嵌入式的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可以确保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实现.利用Linux的实时多任务处理能力,提供系统在分布式环境下实时通信能力.利用源代码公开的特点,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及性价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