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加强国际班轮运输和内支线班轮运输的管理,建立公平、竞争、统一、有序的班轮运输市场,促进我国国际班轮运输健康发展,通知如下: 一、交通部统一管理全国的内支线集装箱班轮运输。 (一)内支线集装箱班轮运输(简称内支线运输)是指固定船舶在国内港口之间按照公布的船期表或有规则地与干线船舶衔接的固定航线上从事外贸进出口集  相似文献   

2.
上海航运交易所正式启动运行后,即实行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运价报备制度,此举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为此,《航运交易》周刊记者日前就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运价报备的有关问题,走访了交通部官员。 问:为什么要对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实行运价报备制度? 答:我国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10年来,我国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从无到有,发展很快。现在,我国主要港口开辟的国际班轮航线达到110条,每月1689航班。我国航运市场实  相似文献   

3.
上海远洋运输公司目前已拥有各类船舶153艘、305万载重吨,航线遍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年货运量在1800万吨以上。现已开辟了38条班轮航线,其中集装箱班轮航线31条,杂货班轮航线7条,每月开出76班次,航迹遍布五大洲、三大洋。其中集装箱船队的发展尤为令人瞩目。近五年来,这家公司瞄准国际大市场,跻身世界航运竞争,成功地建成我国航运史上第一个环太平洋集装箱网络。目前这个网络有59艘各类集装箱船舶投入营运,航行于环太平洋的15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港口。据国际权威运输机构统计,以“上远”船队为主力的中国远洋集装箱船队,不论船舶数量还是箱位,  相似文献   

4.
<正>集装箱运输由国际集装箱运输和国内集装箱运输两个部分组成。但我国现行的国内集装箱运输被人为地划分为国内支线集装箱运输和国内集装箱运输。根据我国目前规定。内支线集装箱班轮运输(简称“内支线运输”)是指固定船舶在国内港口之间按照公布的船期表或有规则地在与干线船舶衔接的固定航线上从事外贸进出口集装箱运输。国内集装箱班轮运输(简称“国内运输”)是指固定船舶按照公布的船期表或有规则地在固定的国内港口之间从事内贸集装箱货物运输。  相似文献   

5.
陈武祥 《集装箱化》2002,(11):17-18,35
目前,许多国际上的大型班轮船公司将其集装箱干线船在我国许多港口挂靠.厦门港和福州港这两年就陆续开通了许多集装箱班轮干线,而且停靠的船舶越来越大.因此一些大集装箱港口,在其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中,中转集装箱的比例日渐提高.许多集装箱货物往往都是在出口地直接报关后到上海港、厦门港这样的大港口转关出口的.这就是大家熟悉的集装箱"外贸内支线"运输.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各港口集装箱泊位的实际吞吐量普遍远远高于其设计通过能力,如何合理解释这一现象,进而更为贴近实际地核定集装箱码头年泊位通过能力,已经成为港航各界尤其是港口规划部门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比我国现行的港口设计规范中的设计方法,从集装箱运输班轮化、泊位成组化和船舶大型化等各方面因素对集装箱码头产生的系统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深入的量化分析,揭示了集装箱码头年泊位实际通过能力超过设计能力的部分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7.
王明樑 《集装箱化》2012,23(11):1-3
港口费用是船公司为使川港口装卸等服务而向港口及有关单位支付的费用,占集装箱船舶营运成本的比例通常为7%~10%。作为变动成本,港口费用受船舶营运和费率波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较难控制;但随着集装箱班轮运输日益专业化和标准化,在船舶营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港口费用也变得相对稳定及有一定规律可循,从而为集装箱船舶港口费用控制及管理创造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国际集装箱班轮在营运过程中,难免遇到船舶退租、船舶故障和航线调整等情况。当发生此类情况时,班轮公司需要在某一港口将船上已承载的集装箱卸空,再将除该港进口集装箱之外的其他集装箱换装至接替船舶复运出口,以完成后半段航程。这就是业界俗称的集装箱整船换载业务。在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班轮公司航线调  相似文献   

9.
尧乐 《海运情报》2007,(5):20-20
日本大阪湾四港(神户、大阪、坍泉北、西宫芦屋尼崎)4月起同时采取奖励措施,对在4个港口中的多个港口挂靠的运输集装箱的远洋船舶(远洋集装箱班轮、远洋渡船、远洋滚装船),进港费减收一半。  相似文献   

10.
寿 《集装箱化》1993,(11):36-36
我国国际班轮运输经过7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有250个航班通往世界各大港口,其中集装箱航班204个,79个核心班轮的准班率基本保持在100%,普通班轮的准班率也提高到70%以上,国际班轮运输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提高了我国港航在国际上的信誉。  相似文献   

11.
《集装箱化》2010,21(4):27-27
交通运输部:1973年9月,我国开通首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此后,为规范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经营秩序,国家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1978年,原交通部制定并发布《国际航线集装箱港口收费规定》;1992年1月1日,原交通部发布《航行国际航线船舶及外贸进出口货物港口收费规则》,统一外轮、外贸国轮和内贸国轮的港口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12.
美国集装箱进口过去传统上是在秋季达到顶峰,也就是说一般10月份是班轮运输的高峰,零售商会在圣诞节前两个月左右加快进货。但是,由于运输高峰期间,远洋船舶仓位紧张,集装箱短缺,一些港口还会出现劳工问题、港口拥堵等,  相似文献   

13.
沈继平 《集装箱化》2007,18(1):9-13
配载是集装箱码头作业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配载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码头装卸作业的效率和集装箱班轮的船期准点率,也关系到港口企业的声誉配载工作技术含量较高,在同样的船舶、箱量、堆场等条件下,不同技术能力和业务素质的配载人员,其工作质量有着较大的差异.近年来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高速增长,新建和扩建了许多集装箱码头,很多港口新增添业务,集装箱码头作业方面也增加了大批新生力量从事配载工作.同时,码头企业也引进了许多配载软件提高配载工作的质量和速度.但是,一方面新参加配载工作的人员有一个提高业务水平的问题,另一方面引进的配载软件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解决所有码头的所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水运工程》2011,(Z1):81
由重庆寸滩保税港始发至四川泸州(宜宾)的水水中转集装箱班轮顺利首航,这一集装箱班轮开通,预计可提升重庆港三成以上的外地过货量。据悉,重庆至四川泸州(宜宾)水水中转班轮按照定港口、定航线、定船期、定运时、定船舶的"五定"模式开行,从两路寸滩保税港始发,每周8班,采用200TEU的集装箱船舶,预计全年开行300  相似文献   

15.
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港口生产设备,尤其是岸边集装箱装卸桥在整个集装箱装卸工艺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成了港口管理者关注的焦点。航运的集装箱化,包含了货物集装箱化、航线班轮化、船舶大型化,井由此产生了生产工艺、堆场管理、输运设备及码头管理的系统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同时也促进了岸边集装箱装卸桥的快  相似文献   

16.
集装箱海上运输对港口和海上运输环境极其敏感,集装箱班轮运输船舶和挂靠的港口容易受到多种不确定性事件干扰。本文站在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的角度,在操作层研究当枢纽港受到干扰事件而无法挂靠时,班轮公司的集装箱流恢复问题。本文引入替代枢纽港和多种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海上运输)的选择,以集装箱流恢复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Lingo求全局最优解。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能为班轮公司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减轻干扰事件对班轮公司的不利影响,提高了班轮公司服务质量以及降低班轮公司的操作成本。  相似文献   

17.
尧乐 《海运情报》2006,(9):27-28,32
东京港的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连续8年居日本港口第一位。虽然远洋集装箱船公司在日本的挂港减少,但东京港的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依然增长,更加强了它的地位。从大型船舶营运的东西基干航线到以小型船舶为主的中国航线,东京港在世界上建立了广泛的班轮航线网。  相似文献   

18.
降低集装箱码头堆场翻箱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艳  韩晖 《集装箱化》2008,19(4):8-9
1 降低翻箱率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集装箱航运市场的发展,全球投入运营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日益增加,船舶大型化趋势更加明显,港口作为集装箱船舶运输中的重要节点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船公司不但要求港口提高装卸效率,更要求港口提高靠离泊计划的准确性,因为计划的提前与滞后都会对船公司带来不利的影响。面对船舶大型化局面,港口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推出计划兑现率、船舶准班率等承诺指标吸引船公司提高港口航线密度。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船都在谁的手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总体上来划分全世界集装箱船舶的所有权由以下两个集团分别拥有,即承运人和不经营航线的船东,前是集装箱船的最终用户,他们组织港口到港口的运输业务,或提供全方位的集装箱多式联运服务,而后则是纯粹的船东,他们将船租给航运公司,自己并不从事实际的班轮运输服务。  相似文献   

20.
杨梦娟 《水运管理》2011,33(3):25-28
为推动现代港口发展,针对全球经济和物流市场的发展对集装箱港口的影响,分析国际贸易指出物流市场的发展受到生产经营的全球化、供应链的转变、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的兴起、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整合、物流网络的变化等因素影响,指出船舶容量的增加,航运业的合作、兼并和收购,全球码头营运商的兴起等成为航运业和集装箱码头发展的趋势,并伴随着内陆物流运营商的发展和班轮运输网络的变化,从协调物流链成员、应对实力强大的客户、增加物流服务和集装箱投资、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物流发展对港口和海港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