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云港港陆桥保税库地基加固工程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施工方法,处理淤泥厚度达20米,单区预压最大面积为40000平方米,通过检测表明加固区内淤泥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施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为连云港港吹填淤泥的加固增加了一种新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兆福  宋兵 《中国水运》2013,(12):345-347
真空预压加固淤泥地基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的新技术,连云港地区采用真空预压加固的淤泥和吹填淤泥软基面积超过了1,000万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中针对连云港淤泥的特点和真空预压工程的质量和技术发展做总结研究,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连云港某地基处理工程,地基为以淤泥质土为主的深厚软土,采用真空预压的地基处理方法,使表层淤泥承载力达到70 kPa 以上,加固效果十分明显。详细介绍了该真空预压工程的工艺流程设计、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并通过施工监测和竣工后的检测试验保障地基处理效果。实践证明,针对淤泥质软土地基,真空预压法具有加固效果好、工期短、施工安全、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值得在该地区工程建设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连云港港庙岭三期突堤地基处理工程的概况,介绍了真空预压加固的原理和真空预压施工的工艺流程。着重介绍了真空预压加固关键施工工艺的要求,对原施工工艺的改进和技术创新。这一工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沿海港口中黄骅港、深圳港、连云港港、天津港4个地区的代表性流泥进行室内试验分析,并对黄骅流泥进行了室内大型模型槽真空预压试验.分析认为,黏土矿物的种类与含量是影响淤泥性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淤泥性土含水率和其十字板强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关系;采用真空预压法加固大面积高含水率的超软土要进行现场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吹填造陆工程施工过程中,真空预压加固是一种常用的淤泥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缩短淤泥处理的施工工期,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真空预压加固技术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真空预压加固技术在吹填淤泥浅层处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值得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近吹填淤泥目前主要采用真空预压二次处理技术(浅层+深层)进行加固,施工成本较高、工期较长。基于新近吹填淤泥的真空固结机理,提出优化现行真空预压排水系统的新思路,依托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软基处理II区工程,开展新型真空预压排水系统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近吹填淤泥经地基新型真空预压排水系统加固后,达到设计要求,解决了现行真空预压排水系统应用于新近吹填淤泥地基时所存在的排水板堵塞、真空压力传递效率低下等问题,且有效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基于真空压力传递特性及最终加固效果,方案3 (原生料防淤堵型整体式排水板+专用接头+水平排水板+粉细砂垫层)更适用于新近吹填淤泥地基。  相似文献   

8.
金晖 《水运工程》2007,(4):70-74
吹填淤泥形成陆地是当前围海造陆的一种趋势,针对上部使用功能要求的不同,必须对吹填淤泥进行合理的加固处理。连云港庙岭三期工程中,对吹填淤泥预压排水后,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满足了集装箱堆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徐晓卉 《港口科技》2010,(10):48-48
2010年9月14日,施工人员正在连云港港大堤作业区一期工程建设现场打设塑料排水板。总面积66.83万m^2、总投资3.17亿元的连云港港大堤作业区一期工程建设快速推进。近年来,连云港港建造码头普遍使用“围堰吹填”技术。通过围堰后,把航道的淤泥吹填到围堤中,经过“真空预压”的科技建港方法形成大面积陆域,以建造码头。“围堰吹填”技术造陆不仅疏浚了航道,又建造了码头,节省了大量的抛填费用,这是连云港港建设港口走出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真空预压工艺,节约工程投资,采用水气分离式真空预压工艺对连云港超厚淤泥进行处理。工程实践表明水气分离式真空预压工艺相对传统真空预压工艺具有施工方便、经济合理、安全可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真空预压对新吹填淤泥地基水平位移影响范围,以及如何防护才能减少这种影响等的技术问题。本文依托连云港港徐圩港区预制厂扩建工程,利用数值分析和现场测试等手段进行研究,得出真空预压对新吹填淤泥地基水平位移影响范围以及防护水平位移的工程措施,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合连云港海滨新城大面积陆域形成项目中淤泥质地基的加固处理工程实践,针对淤泥质软土地基的特点,优化真空预压设计方案,分析讨论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确定影响真空度的要因,包括:淤泥土的特性造成施工难,不能确保真空度达到80 kPa,沉降量及抽真空时间计算不准确,施工管理不到位,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等,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近吹填淤泥采用二次处理技术加固工期虽短但施工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吹填淤泥地基真空预压一次性处理技术。从施工流程、技术参数、材料性能参数、施工要点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其中3项关键技术: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新型真空预压排水系统以及分级真空预压技术。基于依托工程对该技术的加固效果和直接施工成本进行了概括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加固效果较佳、相对二次处理技术成本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适航淤泥重度的取值是港口适航资源与适航水深应用技术的关键。以连云港港为例,通过对连云港港底质淤泥进行现场采样分析,分别开展了淤泥流变性试验、船舶模型阻力试验与层流-紊流流态转换理论分析,对于适航资源应用最重要的参数——适航淤泥重度的取值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连云港港适航淤泥重度的取值结果,并提出了取值建议。  相似文献   

15.
真空预压在淤泥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黄骅港煤码头工程陆域是围海和吹填形成的泥塘。原设计为堆载预压加固该地基。而在施工时出现机械沉陷、施工难度大且工程进展慢的现象。承担该项施工任务的中港一航局四公司同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协商,变更为真空预压加固法,为一期工程提前3年完成和二期工程加速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大面积软土地基加固真空预压施工,结合福州某造船厂软基处理工程特点,介绍了主要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提出了厚砂层中搅拌密封墙施工方案与大面积真空预压施工共用密封墙防裂措施。实践证明,真空预压法能有效加固表层为厚砂层的淤泥质软土地基,且具有工期短、施工安全、成本低等特点,值得在该地区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大面积吹填软土地基真空预压施工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介绍了广州港南沙港区吹填陆域工程采用真空预压技术处理软基的现场施工工艺试验研究成果。通过吹填淤泥的表面处理措施以及淤泥搅拌桩密封墙施工等,满足了施工机械和人员进场,以及保证真空度的有效传递等方面的要求,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浅表层快速加固技术是基于真空预压原理针对新吹填淤泥等超软弱土快速加固的一种新技术。依托惠州港荃湾港区软基处理工程,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不同排水板间距对浅表层快速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加固过程中膜下真空度、地表沉降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对惠州荃湾吹填淤泥加固前、后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强度及地基承载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厚层(5~10 m)吹填淤泥层的加固,传统的浅层处理方法难以实现人工排水板的插设,而二次处理方法成本高、工期长,造成很大的浪费。针对中厚层吹填淤泥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中的技术难点,结合现场试验提出无砂垫层分级加载的真空预压一次处理方案,研制适合5~8 m厚度超软吹填淤泥层的新型可伸缩式人工插板枪、适合8~10 m吹填淤泥层的轻型插板机械、立体式密封接头及真空预压法排水处理系统等,优化中厚层吹填淤泥地基施工技术。提出的适合中厚层吹填淤泥地基的真空预压加固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创新成果在温州瓯江口新区一期地基处理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工程造价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20.
杨勇  桑登峰 《水运工程》2018,(2):175-180
针对潮间带地区因大水力梯度交替变化的影响导致地基真空预压施工加固效果较差的问题,对塑料排水板打设、侧向密封系统及抽真空系统施工等方面的技术工艺优化进行研究。采用施工全过程监控方法进行验证,得出大潮差条件下开展真空预压施工的积极结果。结论显示,调整水平排水系统的滤管间距、增设双排淤泥搅拌桩作为侧向密封墙和调整真空泵布设方式等,能有效提升潮间带地区真空预压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