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春景 《中国水运》2007,7(12):111-112
灰土桩挤密是加固地下水位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一种方法.本文主要依据了位移贯入法理论,对静压灰土挤密桩成空过程进行了模拟,从而实现了桩在土体中的贯入,验证了小孔扩张理论中沉桩后土体在桩侧与桩端的扩张形式,为实际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夯扩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场试验,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前、后的效果,即在不同深度沿桩体径向不同位置处土的物理参数变化的规律。同时,结合载荷板试验,得出桩间距为1.05 m时,该地区的单桩挤密影响范围为1.25 D及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3倍多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振动沉管碎石挤密桩,通过在地基中形成密实桩体和挤密作用,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加速地基固结,有效地消除液化,提高地基承载力。碎石挤密桩技术可靠,机具设备简单,施工方便节约投资,工程进度快。  相似文献   

4.
在软土地基密集群桩沉桩施工中,由于桩基的布置较密,后打入的桩会对先前打入的桩产生一定的挤密(挤土)效应.结合工程需要,通过采用高应变法测试桩的竖向承载力和侧阻力来研究软土地基中密集群桩沉桩施工中的挤密效应,并对沉桩过程中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为工程沉桩施工及质量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于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来说,路基沉降控制是工程建设成功与否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地基处理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是施工控制的重点。本文结合西宝客专铁路路基工程地基处理施工实践,对水泥土挤密桩与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提出施工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解决方法,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预制桩因工期短、施工方便、质量可靠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应用。在砂土地区,预制桩施工后,由于桩的挤密效应,通过降低孔隙水压力,增加有效应力,使得土体的强度提升,同时,因砂土的挤密效应也会使桩的承载力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单桩和群桩两种情况,得到结论:两种模式下的桩和土受力及变性规律相似,都是桩体在4倍桩径范围内,应力急剧衰减到桩顶应力的1/4左右,桩端基本没有端阻力,桩周土承担一定荷载,且随基础荷载的增加而增加,沿桩身全长受力;沉降量与荷载近似呈线性关系,桩周土沉降量略大于桩的变形。但由于群桩效应,群桩的桩承担荷载相对减小,土体分担了更大的荷载,地基承载力有所降低,总体沉降量有所增加,两者的沉降差增大。  相似文献   

8.
马宗豪  张青海  王翔 《水运工程》2012,(11):184-190
为了更好地改善国内沿海和内河地区的软土地基,解决水上建筑物的稳定问题,采用挤密砂桩对软土地基进行人工处理的方法在近年得到广泛应用.挤密砂桩KS-REACT工法是在振动作用下,通过控制套管内空气压力实现砂桩挤密扩径.该方法在港珠澳大桥人工岛软基处理中得到应用,具有成桩质量高、地基加固快、砂损失率低等特点.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了合理解决,为今后挤密砂桩施工提供了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9.
冯创志 《中国水运》2013,(12):366-367
水下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加固效果明显,可以快速提高地基承载力,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文中结合港珠澳大桥工程主体工程岛隧工程西人工岛的施工,对水下挤密砂桩打设的施工工艺、参数计算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水下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发挥该技术在外海筑港交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地基的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华通 《中国水运》2007,5(4):59-61
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地基,通过挤密增加土体密实度以及依靠桩体的排水减压和桩体减震共同作用来减轻或消除砂土液化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地基沉降,取得较好效果.对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形成复合地基的工程设计及其应用作了分析,得出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中要突出提高地基承载力、抗液化能力和减小沉降为主的设计思路.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处理砂土液化地基更为经济合理,便于施工.  相似文献   

11.
挤密砂桩加固水下软土地基专用设备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挤密砂桩加固工艺关键技术和设备的进一步研究,对控制系统设计和设备总成调试等工作,研制开发了新一代水下挤密砂桩专用船,可以进行水面以下66m深度的挤密砂桩地基加固施工工艺,成桩最大直径可达2m,复合地基置换率可达70%。研制开发的设备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地基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复合桩基础的经济性,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航道护岸工程中应用较少,究其原因是航道护岸低桩承台复合桩基础受力更加复杂、技术上较难把握。通过分析航道护岸低桩承台复合桩基础竖向承载力和水平承载力,提出了复合桩基础设计控制原则:1)竖向整体安全度K≥2,地基承载力利用率ψ≥0.5。2)桩土联合承担水平力。制定了航道护岸复合桩基础的设计方法及流程,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振冲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锦州港2个散杂货泊位7.5万m^2堆场地基处理工程,介绍振冲碎石桩加强夯施工工艺。在海域吹填形成的陆域地基处理中,振冲碎石桩加强夯施工工艺主要是通过碎石成桩,与地基土置换,形成支撑,并形成出水通道,将地基中含水排出,硬化加固地基。经检测,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均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濒湖(河)段软基因冲积相成因的淤泥质土物理力学性质极差,难以满足高速公路路基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通常需使用振动水泥碎石桩对地基进行处理。文中结合德兴—南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 K133+850~K134+050段软基处理实例,介绍振动水泥碎石桩的使用依据及施工工艺,并阐述水泥碎石桩处理此类软土地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现场试验,探讨吹填土地基中强夯振动的传递规律和夯振动对周边CFG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影响,并针对CFG桩的隔振效应、桩身应力分布等进行系统分析,可为应用强夯法处理吹填土地基的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嘉兴港独山港区多用途泊位软土地基,采用强夯法地基处理。阐述工程概况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详细介绍地基处理参数确定和试验结果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强夯后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振冲碎石桩主要加固浅层地基,与桩间土构成复合地基,使地基承载力提高、变形减少,并可消除砂土层的液化;CFG桩布置在4根碎石桩的形心,桩端置于相对硬层,对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起控制作用。对某工程试验区振冲碎石桩与CFG桩组合桩型复合地基加固前后静力触探、动力触探和静载荷试验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桩型复合地基中的碎石桩较大程度地提高了CFG桩的单桩承载力和地基承载力,桩距越小,加固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8.
高昆  田砾  崔涛  陈聪 《港工技术》2012,49(2):53-55,58
吹填造陆是沿海地区粉煤灰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粉煤灰吹填区地基的土质颗粒细腻、松散,承载力差,必须经过加固处理后方可使用。以在粉煤灰吹填区内建设的某大型市政工程为例,根据吹填区的地形、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具体施工技术要求和加固施工方案,分别采用桩基和强夯法对主体结构物下和场内道路范围内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现场施工效果表明,用该方法加固处理滨海粉煤灰吹填地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