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交通是包括市区和郊区地面、地下、高架、水道、索道等道路系统间的公共出行和客货输送.城市交通的特征因各城市的规模、性质、结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地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具有的主要特点则是相同的:城市交通的重点是客运,客运的高峰在早晚上下班时间;每个城市的客流形成都有自身的规律;城市交通能力的大小与各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布局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白雪 《驾驶园》2007,(8):46-47
危险的交叉路口 我们很想知道路标的设计及其缺陷对严重的交通事故到底有怎样的影响.所以进行了研究,发现许多交通事故与司机有关.有24067人死于非命,其中三分之一发生在那些街道混乱,标志不够清晰的交叉路口.密歇根汽车协会的安全机构经理说:"向左拐的车辆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并且一般会丧命或受到很严重的伤害."很多人从他们60岁时就会或多或少地丧失对即将到来的车辆的速度,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对一些复杂的判断,像对一个很快的左拐弯,60岁以上的老人就要比20岁的人多花50%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正>您要的报价就是我第一时间的承诺,感受我和您每日相见的诚意;您要的产品就是我降低成本的资源,加强我和您业务往来的联系;您要的便利就是我优质服务的目标,打造我和您真诚合作的天地……  相似文献   

4.
当今年前五站的比赛结束后,杜卡迪车手斯通纳以领先雅马哈车手罗西21分的优势来到了本年度的第六站--意大利,而重回故里的罗西在得地利之便的同时,夺得第六站冠军的心里也更加迫切.尽管斯通纳是澳大利亚人,但他所代表的杜卡迪车队在意大利拥有的也是一大批"粉丝",况且意大利站的穆杰罗赛道有一条长约1141米的大直道,这无形中使斯通纳所驾驶的杜卡迪GP7战车充满了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兰州,中国大西北. 素有"金城"之称的兰州,在中国大陆的版图中处在几何中心的位置;在大西北的版图中,又处在"座中四连"的独特地理位置,同时又是内地连接青海、新疆西北边陲的咽喉要地.蜿蜒黄河穿兰州城而过,依山傍水而建立起来的这座城市,既体现了大西北的浑壮雄阔,又具有江南清奇秀丽的韵味.  相似文献   

6.
徐贵珠 《驾驶园》2007,(9):50-52
城市里驾车行驶,向来都是对一个职业司机素质的最好考验. 拥堵不堪的道路,纵横交错的路口,稠密的行人,繁杂的规则,这些都需要一个职业司机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态,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张蕊  蒋坤元 《驾驶园》2007,(10):18-21
我国商用车市场经历了全面复苏的2006年和爆发增长的2007年上半年,持续扩大的市场需求激发了产品品质的整体提升.但是销量的增长并不代表售后服务水平提高,我国商用车售后服务的缺陷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商用车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龙翔 《城市车辆》2004,(5):16-17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惟一与劳斯来斯相抗衡的超豪华品牌,沉寂60年后复出 与梅赛德斯-奔驰一脉相承的德意志血统,意味着德国超级豪华轿车品牌的复兴 迈巴赫品牌首创于上世纪20年代.被誉为"设计之王"的威廉·迈巴赫不但是戴姆勒-奔驰公司(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前身)的三位主要创始人之一,更是世界首辆梅赛德斯-奔驰汽车的发明者之一.离开戴姆勒-奔驰公司后不久,威廉·迈巴赫在其子卡尔·迈巴赫的帮助下创建了迈巴赫汽车公司.基于高超的设计和出众的性能,迈巴赫品牌在20世纪30~40年代间迅速风靡欧洲及北美洲,并被公众视为财富、地位及品味的象征,是当时惟一能与劳斯来斯抗衡的超级豪华轿车品牌.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新型的阳极牵引车,该车是合金冶炼厂矿专用的阳极搬运车的主机,其转弯半径小,机动性好,适合于狭窄弯曲车间的进出,给用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设计得到了实用验证.  相似文献   

10.
晓月 《摩托车信息》2007,(20):50-52
如日中天的Piaggio 从古罗马的辉煌艺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引领潮流,有着美的传统的意大利,也是踏板车的故乡.享誉世界的经典名车--意大利比亚乔(Piaggio)、畏司帕(Vespa)被视为这个国家激情与梦想的象征,如其久负盛名的斜塔一般,给人以悠悠的遐思和不泯的情怀.  相似文献   

11.
王福民 《天津汽车》2010,(5):12-13,34
根据2010年一季度汽车产销量数据,分析2010年车市发展趋势,预测2010年全年汽车产销量,给汽车行业有关部门提供参考。采用了“车市波动分析法”,制作出以季度为单位的新的参数表,用扩张系数足值判断车市走势。分析后指出,虽然2010年一季度汽车产销量增幅较大,但扩张系数K大幅度回落34%,发展趋势不容乐观,存在供大于求,增长率大幅回落风险,建议适当降温。认为2010年汽车产销量1568~1600万辆是一个按良性循环正常运行的稳健目标。  相似文献   

12.
车用PEM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动态响应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建立一个蛇形流场单电池的三维模型,计算了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动态响应特性,从而得出影响PEM燃料电池发动机动态特性的最佳运行条件。结果表明,操作压力为303 975 Pa时超调量过大,202 650 Pa时性能最好;温度越高,超调量越小,但性能越差,低电流密度下60℃时电池性能最佳,高电流密度下70℃时电池性能最佳;阴阳极相对湿度之比为100%/100%时,超调量过大,为70%/70%时性能最稳定;空气过量系数为1时,超调量过大,电池的动态性能不稳定,空气过量系数为2时最利于控制。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上的脚踏板属于安全件,在整车上比较重要。脚踏使用频繁,若是布置不合理,会影响驾驶员的操纵性和舒适性。根据实际工作实践,文章以某轿车为例,对脚踏板布置进行要点综述,为布置脚踏板提供参考,脚踏板布置合理,不仅要满足脚踏板侧向间隙的法规要求,也要结合踏板落差、踏板的长宽高及脚踏板初始位置尺寸等经验要求进行布置。经过实车验证,该轿车脚踏板布置合理,说明经验要求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实车碰撞试验采集的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处理方法,并进行多分辨率的时频分析。利用小波变换理论,对复杂的瞬态非平稳碰撞信号进行分辨率自适应分析和时频定位,表达碰撞信号的局部特征及变化趋势,发现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性。经过对汽车碰撞的原始信号进行db4小波变换,得出特征信号的趋势曲线和系列细节曲线,时频定位的逻辑关系清楚,对分析碰撞过程的时序以及碰撞过程发生的事件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建筑垃圾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增加了城市环境保护管理的难度,同时加速了对土石资源的消耗。为协调城市建设与城市建筑垃圾之间的矛盾,研究提出以建筑碎石作为建筑再生料,并应用于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中。结合上海S7公路(月罗公路—宝钱公路)新建工程,介绍建筑碎石在"永临结合"施工便道中的施工工艺、填筑方案及质量验收情况,充分论证了建筑碎石循环利用于道路路基工程中的可行性,为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提供了一个极具应用价值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转向节作为安全件在客户使用过程中发生疲劳及冲击断裂的风险,文章对轿车用转向节设计验证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台架疲劳试验和台架冲击试验的方法对某轿车用转向节进行了验讧。通过试验,加强了样件薄弱处的设计并对不合格样件进行了整改。经批量市场考验,通过台架疲劳及冲击验证的转向节在客户使用过程中减少了断裂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防水是地下结构的关键问题,而隧道管片是地下防水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在生产阶段进行防裂。对某地铁隧道衬砌管片生产养护过程中出现的裂缝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在现场对衬砌管片的标准块做防裂试验,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试验瞬态温度场,与实测的部分点的温度进行对比,效果吻合较好,说明用一定温度的水对高温管片进行内外温差控制可以控制裂缝的产生,不仅为建立准确的温控提供数值保障,也为后续的温度场与结构裂缝分析的耦合计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油气弹簧试验台是测试油气弹簧性能的必要设备,传统的机械式试验台输出信号误差大,难以满足试验需求,因此需要设计一套性能良好、精准度高的试验台来对油气弹簧进行试验。本文分析了电液伺服试验台的基本组成,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仿真,通过利用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的方法对测控系统进行研究,建立电液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模糊PID控制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控制,并与常规PID的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方法快速平稳,其达到稳态的时间为常规PID的40%,并且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机路网的最短路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主要研究随机路网中的最短路径问题,首先给出随机路网的定义,建立了随机路网的模型,假定路段的费用是满足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并给出从历史数据中得到此变量的均值和方差的统计学方法;然后得出路径出行费用的均值及方差的递推公式,将费用的方差当作一个限制条件,从而在Dijkstr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带单一限制条件的最短路径算法,同时给出了算法的具体流程;最后用一个简单例子演示了算法的具体步骤,并在南京路网中验证了此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水下隧道人员疏散模式,以妈湾跨海盾构段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pathfinder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人员疏散路径选择理论模型,研究“楼梯”、“滑梯”、“横通道+楼梯”3种疏散模式下间距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并对安全范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妈湾跨海盾构隧道楼梯疏散模式的最佳间距为80 m,滑梯疏散模式的最佳间距为60 m; 2)在相同条件下,滑梯疏散效果优于楼梯,当间距为60~70 m时,建议使用滑梯进行疏散; 3)楼梯间距为60~80 m时,人行横通道间距可以适当加大,当楼梯间距为80~90 m时,人行横通道间距不宜过大; 4)当隧道发生火灾时,应优先开启上下游范围的排烟口,其次考虑只开启下游排烟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