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落实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和响应东盟国家首脑会议关于修建泛亚铁路网的建设,我国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修建“西南进出境铁路”、“开辟我国至东南亚国际新通道”的规划。本文分析了泛亚铁路网径路和泛亚铁路在云南境内径路的方案,对构建云南铁路网,形成泛亚铁路网核心节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2.
车流径路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苏男  冯育麒 《铁道学报》1996,18(A00):20-24
根据特定径路文件自动化输出的需要,应用集合论的理论,首次引进车流径路域的概念,并对其构成、种类、数据结构及其有关计算机实现等进行探讨,同时阐述 在车 径路管理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客运中转径路的换乘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铁路客运中转径路是铁路客运通瓣重要组成部分,标识了通票的途经径路,计算机发售通票业务过程中需要一些中转径路备选使用,这些备选中转径路是在一定合理性上计算出来的。本文结合中转旅客的必要需要求,在“路网模型”和“变线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中转里程短和换乘次数少这两方面因素,建立了优化计算中转径路更为完善的“换乘模型”,并提出了有效的求解算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中转径路的优化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4.
陈希荣 《科技交流》2007,37(2):7-12
以运筹学(0peration Research-“OR”)中的“带权图的最短路径问题”理论为研究依据,结合乌鲁木齐至天津、上海、广州若干线路为研究实例,运用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求单源最短路径方法,在相关路网中求出最短径路,并据此给出研究过程中的算法程序,为进一步开发“最短运输径路”相关软件工具提供可行性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LKJ2000型监控装置“固定走行径路”和“过渡数据径路”是为了适应新的铁路发展要求,更好地实现铁路运输行车安全、确保畅通运输秩序而产生的编制要求。本文从问题提出、编制思路、方法及取得的效果几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车流径路与编组计划综合优化的网络方法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铁路车流径路与列车编且计划是紧密相关的,为了协调这种相关性,抓住“车流径路由沿途编组去向的径路组合而成”这一重要特征,从安排编组去向的径路出发,正确描述了二者的关系,给出铁路车流径路与列车编组计划综合优化的网络方法,在提高求解质量和效率方面收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旅客列车过站径路优化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给定铁路客运站站形布局和列车运行图的前提下,研究旅客列车过站径路优化问题。过站径路由列车的接车作业进路、占用的到发线和发车作业进路拼接而成。以旅客列车的接发车作业进路为决策,以道岔和到发线占用相容性为约束,以最大化接发车作业进路效用和到发线运用效用为优化目标,建立旅客列车过站径路优化的0-1规划模型。设计基于极大列车过站径路方案k剔除邻域系的模拟退火算法。以某客运站为例验证该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模型对实际问题的描述准确,算法效率较高,适用于求解大规模铁路客运站旅客列车过站径路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组合优化的观点研究了铁路网上O-D对的合理径路集确定以及最优车流径路问题(CRP)。在线路和车站的通过能力、费用参数(权值)给定的条件下,建立了该问题的0-1规划模型。并给出了路网上任意两节点可能路径集的确定准则及算法,此外,还讨论了变参数下的CRP模型形式。由于所建模型属于NP-完全问题,因此,获得全局最优解是困难的。文中提出了求解该问题的模拟退火算法,该算法使得真实路网规模的CRP模型获得接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运输界对车澈戏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中国铁路网的特点,运用系统论的观点,针对已有模型在车流已知情况下只对重车流径路进行优化的不足,提出了在一定运输需求条件下对路网上双向,空重车流径路同时进行优化的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改进了GP-STEM算法,并在此模型和算法基础上对一算例在微机上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0.
Dijkstra算法是铁路运输径路实现计算机判定的重要基础算法。以Dijkstra为最短径路算法,结合我国铁路运输现状,设计特定径路参数描述语言,实现了计算机对铁路运输径路的智能化判定。径路计算速度达到5万条/s以上,正确率达到100%,满足了不同业务对径路的需求。是计算机理论知识转化为铁路运输生产力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区域性路网车流径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车流径路选择理论为基础,分析现有车流的径路及路网车流平行径路的选择,利用车流径路优化数学模型,通过合理的车流径路选择和编组站的合理分工,使得运输费用最小,运能最大,并提出了快捷性、均衡度、最大化等因素对平行车流径路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心站间铁路集装箱运输径路选择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系统观点和类比方法,运用运输组织、离散数学、最优化理论等相关理论,对中心站间集装箱运输径路选择问题的参数和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分析和借鉴已有车流径路选择优化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重箱流径路选择的多目标0-1规划模型,并经过对相关算法的研究和分析,选择DBFS和GP作为模型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3.
铁路行包运输径路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铁路行包运输网络和运输组织的特征,遵循长短途分工、始发直达、区域中转等铁路行包运输组织基本原则,以营业站和列车运行模式对铁路行包运输网络进行描述;综合考虑运输成本、时间、能力和现场作业等方面因素,给出铁路行包运输径路的基本形式和选择策略,并设计基于选择策略的铁路行包运输径路搜索算法,实现对装车站以及中转站列车的合理选取,有效减少选用列车的数量,提高搜索的效率和有效性。通过限定最大搜索次数对铁路行包运输径路算法的搜索深度进行有效控制;搜索广度主要由可选用的列车数决定。该算法可以完成给定装车站到所有营业站的径路计算,应用于中铁快运公司1 000多个行包营业站、1 600多列列车的大规模铁路行包运输网络的运输径路计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论铁路车流径路的数学问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归纳铁路车流径路制定过程中和自动化系统中应用车流径路的数学问题。分别讨论容量无限制交通分配方法数学模型和容量限制交通分配方法数学模型。结合铁路运输管理实际给出适合于铁路管理方式的车流径路制定参照模型及其算法。针对各种运输管理类自动化系统中普遍涉及的车流径路求解方法给出详细数学模型与算法。  相似文献   

15.
京沪高铁开通后,京沪既有线(上海局管内徐州北一南翔)能力将得到一定释放。笔者根据京沪线能力现状以及预计能力释放情况,对京沪线开通后,部分相关车流径路、技术站分工展开了一定设想。  相似文献   

16.
分析目前铁路网车流径路存在的问题,提出路网车流径路综合最优的含义,对路网进行数学描述;分别以运输时间最少、运输距离最短、运输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多目标0-1规划模型;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将多目标0-1规划转化为单目标问题进行求解,利用专家打分法获得合理的权系数,设计并采用阻尼系数法约束线路能力,在此条件下对路网车流径路模型及算法进行分析,提出求解的方法步骤;最后运用本文模型和算法,以我国铁路网为背景,通过改变阻尼系数调整线路流量,实现宝中线和宝兰线的车流径路调整,验证了本文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宁西铁路引入合肥枢纽工程,对枢纽布局进行探讨,为枢纽能力预留发展空间,并力求枢纽内客货车流径路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客运径路与旅客换乘方案的内在联系和我国客运径路的几种求解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客运径路的多目标规划模型,运用神经网络中BP算法,采用专家评分的办法提供样本及利用该算法的自组织自学习机制,进行径路的合理性判断。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客票径路计算中径路信息与实际旅客出行径路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从分析径路生成的计算模型出发,结合铁路通票业务背景,提出一种车次约束机制下的径路生成计算方法。算法以选择性集中存储为径路存取方式,实现径路公共信息的全路共享与车站特殊径路的分布式存取,有效压缩径路信息存储空间,提高径路选择效率;以车站-车次邻接表为基本数据结构,将铁路路网图改进为列车约束下的列车可达图,保证车站生成个性化径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算法摒弃原有径路计算只计算本站至全路各个结算站间最短K路径的方法,分车站特殊径路计算和公共径路计算两步实现径路的计算,从根本上保证径路计算的有效性,解决通票径路与列车走行径路不符问题,实现了对现有径路生成算法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铁路超限货物运输可行径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不能经由最短径路运输的超限车,在通过分析超限货物运输径路可行性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可行径路选择模型并给出了可行径路的选择方法,且通过实例验证了该选择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