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修建乌鞘岭隧道采用TBM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鞘岭隧道位于兰新铁路兰州-武威段增建二线上,全长20.050km,将是我国第一长隧。本文介绍了该隧道的地质概况,结合国内外一些使用TBM施工的成功实例,阐述了在乌鞘岭隧道采用TBM施工的可行性及设计的合理性,将为完成乌鞘岭隧道提供有力保证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竖井在长大隧道施工中可加强通风,在瓦斯隧道可提前释放瓦斯,并可作为输送混凝土、水、电以及通信设计的公用管道。介绍了白龙山隧道出口施工中竖井的设计、施工,并对使用坚井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结合华蓥山高瓦斯隧道的工程地质特点,介绍了瓦斯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监控步骤,并对施工中瓦斯检测所取得的数据举例进行分析,提出了高瓦斯隧道安全施工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宜宾新建金江路从宜珙线铁路红山隧道上方通过,公路距离铁路隧道的最小净距仅为10.761m。为确保公路施工和使用期间红山隧道的正常运营,对红山隧道可能存在的影响给予合理的分析,并进行了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5.
气密性混凝土在瓦斯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天生桥隧道的施工介绍气密性混凝土在瓦期隧道中的使用情况,着重介绍了气密性混凝土的配制,气密性的检测,所用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勇 《铁道建筑》1998,(10):8-11
针对隧道衬砌钢模台车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使隧道衬砌的施工达到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7.
既有线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地质雷达技术对隧道衬砌结构进行检测,是物探应用领域发展较为迅速的技术方法。本文介绍了应用地质雷达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原理及技术,在大量既有线隧道检测实践基础上,阐述了使用该技术的基本方法及其数据图像处理过程,并对典型图像进行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距离既有铁路小间距二线隧道的建设经常会对既有铁路建设时间较早隧道的安全使用及新建隧道的安全、质量、工期、建设投资等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就新蛇皮沟隧道通过爆破监控安全顺利通过近距段施工,并引伸所有软弱片岩施工,提出粗浅建议,以供探讨及提高,并尽快投入应用.  相似文献   

9.
英法海峡隧道空气动力学及通风系统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法海峡隧道较好地解决了特长铁路隧道的空气动力学问题,成为目前世界上具有较完善的结构布置和较先进的通风系统的隧道,被称为空气动力学隧道,我国正在探讨一些跨海特长隧道总体方案,建议对隧道环境,隧道空气动力学及通风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开展必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既有隧道技术改造中,隧道内轮廓是否满足新技术要求,是隧道改建的主要内容。隧道横断面的测量就成为既有隧道改建的关键。本文介绍了隧道横断面测量的方法,重点介绍了一种新的方法-坐标交汇法。  相似文献   

11.
隧道防排水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已竣工隧道,运营后,普遍存在衬砌渗漏水现象。在施工中提高防排水技术,使隧道不渗不漏,是保证行车安全和隧道能否长期使用的重要条件。本文分析了隧道衬砌渗漏水的成因,并提出防止隧道渗漏水及涌水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 采用矿山法修建隧道时,选择和论证支护类型及其结构是一个关键问题,它与隧道断面开挖方法有密切关系。支护类型及其结构是保证开挖隧道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决定施工劳动量和隧道开挖速度的因素。特别是在强裂缝的软弱岩层中,对大跨度隧道采用型钢拱架支护,其空间用混凝土填充。采用这种支护要使用大量型钢,且用于架设的劳动量很大,在掘进循环中花费时间很多。  相似文献   

13.
隧道围岩分类是隧道设计施工的主要依据。隧道规范对围岩分类已做了规定,但其分类指标多为定性指标,若不具备足够的经验,其有关参数难于确定,即确定围岩分类需要专门技能,本文研制了一个专家系统-用于隧道围岩分类,做为一次尝试,把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用于隧道工程。  相似文献   

14.
山岭隧道快速施工范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云台山隧道、王指山隧道、米花岭隧道、水泉湾隧道快速施工实例,总结出其原因,对今后工程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5.
占有铁路隧道总数一半以上的短隧道,具有一些与长大隧道不尽相同的特点,本文总结和分析了集团公司近几年来遇到的短隧道施工技术问题,从9个方面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隧道无线通信的原理,分析了现用的3种隧道无线通信的特点及适应范围,介绍了秦岭隧道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细节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圆梁山隧道     
圆梁山隧道全长11070米,是新建渝怀铁路的头号控制工程,其深埋富水充填性溶洞施工是目前国内外罕见、具有挑战性的施工技术难题。圆梁山隧道设计为单线电气化铁路隧道,进口端细沙车站伸入隧道,车站大跨段长995米,出口端隧桥相连,洞门距碳场沟大桥重庆端台尾2.9米,隧  相似文献   

18.
新编《铁路隧道工程预算定额》(铁建设[2004]47号文,以下简称“新定额”)主要适用于使用小型机具钻爆法施工的新建和改(扩)建单、双线隧道工程。此文结合某铁路隧道概算编制实践,主要阐述“新定额”在三线、四线、燕尾式及岩溶隧道中的应用,为类似隧道工程的概算编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如今特长隧道越来越多,文章从四个主要方面分析特长隧道的安全问题;施工条件,自然条件,交通车辆,人为因素,结论是:影响特长隧道安全环境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都可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在长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于长大隧道而言,一般采用两条并行的隧道和横向连接通道的方式。但是在双圆隧道修建工程中则采用了“霍赫梯夫法(Hochtief Method)”将单圆隧道修建为双圆隧道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