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轨道扫描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杰 《中国铁路》2001,(12):56-57
介绍了电气化工程局从澳大利亚引进的SY00970试验车轨道扫描的工作原理、特点、扫描对象及系统构成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既有线高速化已采取的轨道方面的对策,概要叙述既有线高速化研究课题“钢轨凹凸和轮重变化”和“曲线地段的横压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轨道板厚度对板式轨道应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同轨道板厚度对板式轨道的受力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单元板式无砟轨道为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无砟轨道荷载应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轨道板厚度的改变对轨道板纵向弯矩的影响最为明显,增加厚度能降低轨道板配筋量,但在100 MPa CA砂浆情况下其厚度不宜超过0.3 m.  相似文献   

4.
南瑭 《铁道建筑》2004,(3):64-64
轨道刚度是影响乘车舒适度和轨道养护维修工作量的重要参数。由于轨道结构自身特点引起的轨道刚度非线性特征明显 ,易造成确定上的困难和概念上的模糊 ,应当予以重视。(1)选取轨道刚度进行计算和分析比较时 ,必须注意两点 :一是轨道刚度尤其是轨下垫板刚度是指合理的荷载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轨道过渡段刚度突变对轨道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轨道过渡段基础刚度突变的轨道振动微分方程,推导单轮作用下轨道变形的解析表达式。利用该解析解和叠加原理,研究轨道刚度突变对轨道振动的影响,分析单轮对和TGV高速列车在3种轨道刚度比时的轨道动力响应。结果表明,轨道刚度突变对轨道振动影响较大,轨道动力响应随着刚度比和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轨道过渡段整治原则:过渡段宜采用分层(3~4层)强化基础刚度的措施;列车在过渡段运行时应满足所引起的动力系数小于或等于1.2及过渡段各层之间的刚度比在0.5~1之间;过渡段每层平缓距离,当列车速度小于或等于160 km.h-1时,取5 m,当列车速度大于160 km.h-1时,取10 m。  相似文献   

6.
轨道数据比较参数普通混凝土轨枕宽轨枕两者差别轨枕长度轨枕宽度支撑面积轨枕头区 宽轨枕轨道在德国铁路线上试用了六年之后,最近获得德国联邦铁路当局批准。六年间,运输量达1.5亿吨,而且到目前为止无须进行维护修理。为了提高运输量、增大轴重、改善环境和降低维护费,世界  相似文献   

7.
无碴轨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塘 《铁道建筑》2004,(7):60-60
无碴轨道结构因其高平顺性和少(免)维修的优点,在国外高速铁路上获得了广泛应用,日本、德国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修建的高速铁路以及台湾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比例接近10 0 % ,法国也在地中海线2km隧道内进行了无碴轨道试验,中国各类无碴轨道铺设长度已达3 0 0多km。无碴轨道主要有两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度积分算法的动态轨道不平顺计算方法,通过剔除趋势项,选择合理的采样比,提高加速度数据对位移的预测精度.建立了引入轨道不平顺的单轮轨模型,由此得出的一系簧下质量的加速度响应能够反映动态轨道不平顺.以某运营线的地铁车辆作为研究对象,排查了其车轮踏面情况对轴箱振动的影响,对不同线路上的轴箱加速度数据进行动态...  相似文献   

9.
10.
11.
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梁两端外的轨道(桥头引线)常常发生下陷(如图1所示)。桥梁两端外轨道下陷,亦称冲击,是经常造成列车走行不平稳的地方,与其他位置的轨道相比,更需要经常进行轨道找平作业。人们普遍认为,轨道下陷是由于车轮通过桥梁上轨道与桥梁两端外轨道之间刚度急剧变化处所产生的动态车轮作用力所致。图2显示的是铺碴桥面桥梁上的轨道与该桥梁两端外轨道间轨道刚度(或称轨道模量)差。通过减少轨道刚度差,或使刚度过渡更为渐进,以此来消除桥头引线轨道下陷,为此虽然经过了多次尝试,但都收效甚微。由此引发了对轨道刚度差理论的研究,以期发现以往努力未成功的原因。为评估轨道刚度差造成桥头引线下沉,及其影响列车走行质量的程度,采用五种了不同的方法。其中包括技术上最复杂的方法和最基本的方法。五种方法的结果得到的结论相同:桥梁端头轨道刚度的变化对桥梁引线处的轨道下沉或列车走行质量未造成实质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黄悦 《铁道知识》2005,(2):24-24
轨道结构按其轨下基础形式可分为有碴轨道和无碴轨道。最近,英国开发的一种新型无碴轨道。这种英文名缩写为BBEST的嵌入式板式轨道系统不需要轨枕或垫板的固定和支撑。在西班牙和英国试验性应用之后,这种新型的嵌入式轨道系统将获得最后的正式批准。  相似文献   

13.
14.
梯子式轨道结构系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梯子式轨道结构的基本理论、设计理念、应用前景,分析了应用这种轨道结构对线路、环境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普速铁路大多采用传统的有砟轨道结构,但是随着线路运营时间的推移和运营速度的提高,道砟粉化严重、轨道几何尺寸难以保持、维修周期缩短、维修费用大幅增加等问题随之产生。更重要的是,列车运行  相似文献   

17.
列车通过轨道不平顺和刚度突变时对轨道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建立轨道振动微分方程,推导了单轮作用下考虑轨道不平顺和轨道基础刚度突变的轨道变形解析表达式。利用该解析解和叠加原理,研究了轨道不平顺和轨道刚度突变对轨道振动的影响,分析了单轮对和TGV高速动车通过不同的轨道不平顺和4种轨道刚度比时的轨道动力响应。计算表明,轨道不平顺和轨道刚度突变对轨道振动有较大影响,其影响随着轨道不平顺振幅、刚度比和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地铁轨道减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我国大城市内大力发展“安全”、“正点”、“快捷”“舒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己为社会各界形成共识。但城市轨道交通也随之给城市带来诸如超标的振动和噪音等污染,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如何减少城市轨道交通带来的振动和噪音,给科研设计人员提出了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20.
高速铁路轨道振动与轨道临界速度的傅里叶变换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傅里叶变换法应用于轨道结构动力分析中。首先对轨道结构振动方程进行傅里叶变换,求解傅里叶变换域中的振动位移,再通过快速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轨道结构的振动响应。建立轨道结构连续弹性单层梁模型和双层梁模型,用傅里叶变换法求得列车通过时高速铁路的轨道临界速度,分析轨枕垫板和弹性扣件的刚度与阻尼、轨道基础刚度及道砟和轨道基础阻尼对轨道振动的影响。研究表明:轨道基础刚度对轨道临界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轨道临界速度随轨道基础刚度的增加而提高;轨枕垫板和扣件阻尼及道砟和轨道基础阻尼对轨道振动非常敏感,阻尼的存在能极大地减小轨道强振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