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沪通长江大桥主塔采用水中沉井作为基础结构,2个主塔沉井分为钢沉井和混凝土沉井上下2部分,钢沉井的定位和着床需要沉井的三维姿态数据来指导和控制。利用GPS-RTK信息化实时监控技术能顺利实现沉井在恶劣环境下快速、精确定位,极大地降低沉井深水定位着床的风险,同时也提高定位的精度。沉井在着床后灌注隔舱混凝土的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有限元模拟得出不同的施工阶段下刃脚土压力受力的变化,以及有限元的数据和实测的刃脚土压力数据的对比,并结合沉井姿态和施工阶段的下沉量进行分析,证实施工过程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提出沉井施工中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跨度桥梁的发展,超大规模沉井得以广泛的应用。超大规模沉井排水下沉时的安全控制不同于中小型沉井。其下沉方法和首节沉井的高度必须同时考虑地基承载力和沉井自身安全两种因素。由于计算参数的不同选择,下沉系数和稳定系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某桥的实测数据,研究了超大沉井排水下沉时的支承力分布和应变特性。结果表明,在下沉过程中,沉井必须具有一定的刚度;同时,随着下沉深度的增加,沉井中的应变水平在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3.
泰州大桥中塔采用了目前我国最大规模的水中沉井基础,浮运沉井施工过程中,由于沉井、水流、泥沙三者的相互作用,将会产生浮运沉井施工期冲刷,进而影响沉井施工,准确地了解沉井下沉过程中的局部冲刷深度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实用价值。通过河工模型试验分析大型水中深井下沉过程中的局部冲刷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计算公式。施工期间对河床的局部冲刷进行监测,监测数据表明模型试验的结果基本可靠,并根据实际局部冲刷数据,提出了有关的沉井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在沉井施工中遇到的沉井下沉过程中出现的沉井倾斜、位移及沉井下沉困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唐小林 《铁道运营技术》2005,11(1):12-15,18
沉井基础具有施工工序复杂、技术含量高的特点。以胶新铁路五龙河大桥沉井基础施工为例,阐明施工方案设计结合工程特点,主要考虑了沉井采用排水开挖下沉、挖制土模,整体拆装式井孔模板、集中搅拌站现场浇灌等问题。简述了沉井制作、下沉、清基、封底的施工过程,重点介绍了施工定位测控,沉井制造监控,下沉过程(中心位置、接高、刃脚标高及偏斜)监控和沉井就位监控,保证了沉井基础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SS法沉井突破了以往沉井只作为基础构造的施工形式,内加钢支撑作为深基坑防护,不仅安全性和防水效果好,而且能够有效减轻沉井自重,施工方便快捷。介绍SS法沉井在灞河特大桥深基坑承台施工的应用情况,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六环路斜拉桥设计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北京市六环路斜拉桥采用(56+100+70+37)m四跨连续双圆柱子母塔单索面W形截面主梁的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斜拉桥方案、墩顶转体法施工,阐述卵石土地区高路堤旁沉井基础的设计与施工要点,对单索面斜拉桥新型无中间横隔板(横梁)W形截面主梁和双圆柱塔的受力规律进行了充分的探索,并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斜拉桥墩顶转体的施工新方法,仅用8个月的时间实现了北京奥运会前大桥基本完工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大型沉井基础就位后的沉降规律,基于Winkler模型计算、数值仿真研究沉井基础长期水平位移和沉降对大桥的影响.结果表明:沉井在下沉就位后沉降呈先快后慢再趋于稳定的规律.基于Winkler模型计算的沉井水平位移在1.485~2.971 cm,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到沉井沉降为2.643 ...  相似文献   

9.
沉井下沉是沉井施工的一个关键工序,也是一项工程成败的关键,因此做好沉井下沉是一项工程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印度泰米尔纳度邦凯瑞大桥的沉井施工,重点阐述了钢壳沉井在不同地质情况下下沉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采用主跨2×1080m三塔两跨两锚碇悬索桥,其中南锚碇基础为特大型沉井,底节钢沉井平面矩形尺寸为68.3m×52.4m,高8m;第2节至第8节混凝土沉井平面矩形尺寸为67.9m×52.0m,合计高33m,沉井总高度41m。简要介绍底节钢沉井制造、拼装和第2节至第8节混凝土沉井接高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以五峰山大桥北锚碇基础、瓯江北口大桥南锚碇基础等大型陆上沉井首次下沉为工程背景,开展砂袋变形特性模型试验,得到沉井荷载、划破砂袋以及拉槽砂袋部分去除工况下沉井隔墙模型(加载梁)的竖向位移和下部砂袋水平位移,分析砂袋支撑承载力和上部砂袋部分去除后下部砂袋的破坏模式。结果表明:沉井荷载施加后加载梁竖向位移和砂袋水平位移较小,未发生砂袋挤压破坏情况;划破砂袋后,砂袋中粗砂未被挤出,加载梁竖向位移与砂袋水平位移均无明显增加;上部局部砂袋去除后,下方砂袋水平向位移明显增加,若采用逐层划出砂袋使沉井过渡到土层支撑的方法,会导致砂袋支撑突然破坏。为了确保沉井平稳地由砂袋支撑转换为土层支撑,预先在沉井节点位置用素混凝土垫块进行置换,避免了大型沉井由砂袋支撑转换为土层支撑过程中沉井结构开裂。  相似文献   

12.
沉井下沉过程中侧壁摩阻力的大小及分布是影响沉井能否顺利下沉的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研究其特性,以沪通长江大桥主墩沉井基础为研究对象,基于离心模型试验对4组不同埋深情况下沉井下沉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下沉深度范围内,沉井侧壁摩阻力随下沉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当入土深度为2/3倍沉井埋深时,沉井侧壁摩阻力达到极大值。在此基础上以分段函数的形式建立了沉井下沉侧壁摩阻力的计算模型,所得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沉井基础施工技术在道路交通、房屋建筑施工中经常被采用。但异形沉井基础并不多见,不仅开挖复杂,而且技术难度大。结合国道107线郑州段改建工程泵站施工中应用沉井基础施工技术的成功实践,介绍沉井基础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所遇问题的处理方法,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实例介绍软土地基沉井干法施工中遇到的沉井失稳等问题及其处理措施,强调做好降水是软土地基沉井干法施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沉井施工技术控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流沙层很厚且工程性质极差的情况下 ,探讨沉井的制作和沉井的下沉方法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面积庞大的沉井结构、复杂的地基土特性等因素导致大型桥梁沉井基础在施工过程中风险突出。依托五峰山长江特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开展施工风险评估研究:首先,基于工作与风险结构分解(Work Breakdown Structure-Risk Breakdown Structure,WBS-RBS)的方法对沉井基础施工全过程进行底层工序与风险源的二维分解,初步识别风险源,再引入专家调查意见对风险源增补调整;然后,基于专家调查法按类别完成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评估;最后评出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沉井基础施工过程风险影响因素较多,识别出的风险源共97项,包括沉井开裂、翻砂涌水等8项重大风险源;对风险源提出了针对性控制对策,为沉井基础施工提供有效的风险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沉井截面设计中,针对双孔圆端形截面,通过等截面内力计算得知隔墙与沉井连续处弯矩最大,考虑在隔墙与沉井连续处采用变截面。为节省材料和成本,寻求合理截面,采用等截面与变截面2种截面形式进行设计。以所给工程为例,通过编制电算程序,计算双孔圆端形沉井等截面与变截面的内力,比较和分析2种截面在相同圆弧段半径及同矩形段长度下的内力,以寻找圆端形沉井设计的最优截面形式。  相似文献   

18.
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3#主墩特大型钢沉井在水深流急、航运繁忙的长江主河槽中施工,全桥施工工期紧,3#墩钢沉井平面尺寸大,制造精度控制要求高,沉井分节重量大,吊装难度大.采用工厂整节段制造,现场整节拼装接高的施工方案,快速地完成了沉井施工.本文介绍了钢沉井节段制造,装船运输,现场整节段起吊拼装和接高的施工技术,可为我国特大型桥梁深水基础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依托深圳地铁某停车场上桥梁工程,从其沉井基础近接下部两座既有铁路隧道的特殊点出发,建立大型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数值模拟的手段分析沉井基础承载后的变形规律,并进一步研究其对周围邻近既有隧道的变形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沉井结构在承载后出现竖向沉降,承受12 000 kN设计荷载后竖向附加变位为0.62 mm,满足桥梁安全运营要求,同时,沉井两侧的隧道结构及基础,由于沉井施工及承载,靠近沉井一侧出现下沉,水平向外扩,但由于沉井引起的各向变形较小,未对既有隧道安全稳定性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桩承式加筋路堤能有效控制地基沉降和侧向变形,可快速填筑施工,大大缩短施工工期。土拱效应是桩承式路堤的主要工作机制,目前有多种模型。然而,对于不同路堤高度条件下桩承式加筋路堤土拱效应演化重视程度还不够。本文通过桩承式加筋路堤离散元数值模拟,验证了路堤变形为同心椭圆模式,高路堤条件下路堤存在等沉面且等沉面高度随路堤填筑高度增加而减小;揭示了填料高度增加下的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变化规律以及桩承式加筋路堤土拱高度随路堤高度增加而降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