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沈洁  单冬 《铁道学报》1998,20(3):85-91
CAN控制器局域网,是主要用于各种过程检测和控制的一种现场总线网络。CAN总线彩双线串行通讯方式,具有很强的检错和抗干扰能力,最高通讯速率可达1Mbit/s,最大通讯距离为5000m。CAN具有优先权和仲裁功能,多个单片机可通过CAN控制器连接到CAN总线上,形成多主机的局部控制网。本文主要介绍CAN控制器82C200及其在微机联锁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育卫 《资厂科技》1995,(1):49-51,48
本文就CAPP系统涉及的知识和技术及CAPP与CAD,CAM,MIS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邹振民 《中国铁路》1999,(11):41-44
综述了日本既有高速公路(新干线)列控系统(ATC)的发展历程,ATC-1A型,ATC-1D型,ATC-1G型,ATC-1W型,ATC-SH型的功能与特点,既有列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数字ATC的主要特点及试验结果,由此得出几点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冲压件冲压工艺的逻辑关系,建立了CYCAPP系统的冲压件工艺分析知识库,冲压件特征矩阵,工艺决策知识库等。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采用半创成式方法实现计算机辅助冲压工艺过程的设计,并取得和现场相一致的结果,本CYCAPP系统采用C语言,以模块化结构,在微机上开发完成。  相似文献   

5.
自1987年,美国GM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进行国际合作以来,开发出了3800-600英制马力的SD60MAC,SD70MAC、相同构架的SD80MAC和SD90MAC型交流传动动货运机车,DE30MAC型等客运机车,亦成功地打入了北美内燃机车市场。  相似文献   

6.
我国开展QC小组活动已经20年。经过不断探索,不断发展,QC小组取得的成绩是令人瞩目的。但也不可忽视,在QC小组活动中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领导不重视,QC小组得不到应有的支持,QC小组成员缺乏必要的培训教育;缺乏对QC小组活动的正确引导,QC小组活动还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活动偏重于技术手法,片面追求“高、深、新”方法,数理统计方法运用“求全求难”;QC成果奖励政策不能很好地落实等等。所有这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QC小组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总结经验,紧密结合企业实际,…  相似文献   

7.
基于TCP/IP协议下的CSCW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CSCW(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系统)的起源,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客观条件,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顺应当今Internet网络的发展趋势,提出在TCP/IP协议支持基础上的CSCW系统的分支系统-桌面会议系统的通用可行性方案,并就其中几项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作了一些实际研究,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日本大发柴油机公司技术部应用CAE(计算机辅助工程)进行柴油机可靠性设计,文中叙述了CAE现,CAE系统的构成及功能,主要介绍了柴油机喷射系统仿真,性能仿真,扭振仿真和轴承特性预测等程序,以及有限元法在柴油机设计中的应用。一个包括先进测试技术和CAD/CAE在内的综合系统,将成为柴油机各零部件可靠性设计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9.
CAPP系统开发的原理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PP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正在经起机械制造行业的广泛重视,系统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值得探讨,文章结合开发《YJ-CAPP系统》的实践,对CAPP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进行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0.
交流牵引网电压调节方法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提高牵引网电压水平为主要目标的电气化扩能改造中可供使用的常用调压方法有:调压变压器(VRT),串联电容补偿(SCC)和可调并联电容补偿(APCC)。本文通过计算来分析各种调压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结果表明,调压幅度较小时,可采用VRT和SCC,调压幅度较大时,APCC所具有的调压稳压、增加供电容量、节能节容、提高功率因数等技术与经济指标综合优化愈加显著,可为提速、重载等大容量扩能改造提供  相似文献   

11.
根据CI设计的定义、历史、作用和建立途径,客观分析了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导入CI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重要性,对总公司导入CI定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IEC870有关远动系统数据传输协议的剖析,和与HDLC协议的比较,提出调度集中和调度监督系统应参照IEC的有关标准及能源部的有关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3.
电力机车制造体系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我国电力机车制造体系40年来不断发展的历程,介绍了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电力机车创造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赶超先进水平的对策-建立现代化的信息集成制造体系(电力机车CMIS),并从技术发展方向,进一步技改,CAD/CAPP/CAM集成,MIS及CMIS的建立等方面阐述了株洲电力机车厂面向21世纪的电力机车集成制造体系的构思。  相似文献   

14.
田葆拴  郑权 《铁道车辆》1996,34(9):26-29
介绍了车辆CAD图库开发技术,实施方法及应用。指出了车辆CAD图库的开发方向,有助于车辆设计和车辆CAD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异步牵引电机双微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给出了一种适用于电力机车大功率场合应用的矢量控制方案,为实现方案设计了一种基于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31和单片机80C196MC双微机结构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充分利用了TMS320C31的快速浮点运算功能以及80C196MC的PWM波形生成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双微机系统实时性好,能够完成矢量控制中复杂的运算以及SPWM调制信号的产生,并能在子系统间进行可靠的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16.
杨镁 《铁道车辆》1994,(8):11-14
介绍了对大秦线运煤敝车发生抻钩事件的调查情况,分析了产生抻钩的原因,提出将C61型和C61Y型分别韵编组;尽快把C61Y型调出大秦线;大秦线所有重载列车均由C63A型车编组,积极组织13号车钩,2号缓冲器的更新换代的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DC/DC升压变换器非线性输出反馈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DC/DC升压变换器的非线性以及由升压带来的非最小相位特性,使得其控制问题遇到了一定的挑战。为改善DC/DC升压变换器的控制性能,设计了一种非线性输出反馈控制器。该控制器仅采用系统输出信息作为反馈控制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同时,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并可使DC/DC升压变换器的平均系统指数稳定,通过DC/DC升压变换顺的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控制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北村知  李红 《西铁科技》2000,(2):45-48,39
山手、京滨东北线原使用的ATC装置已到了更新换代的时期,为此,开发了与目前使用中的ATC完全不同的车上主体型的新型ATC(以下简称新ATC)。从1998年10月起,用半年时间在京滨东北线(南浦和 ̄大宫)进行了采用新ATC标准的装车试验。并且对实用化的标准进行了最终确认。本文介绍了新ATC概要和装车运行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9.
12CrNi3与15CrNi6钢碳齿轮的弯曲疲劳和接触疲劳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牵引从动齿轮拟采用的两种渗碳钢15CrNi6和12CrNi3钢的模拟齿根弯曲疲劳和接触疲劳性能进行了试验,并与渗碳主动齿轮材料20CrMnMo钢和感应淬火从动齿轮材料50CrMo钢的性能相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前者的弯曲疲劳和接触疲劳极限值和应力点的持久值都比后者高,可作为高速,重载机车牵引从动齿轮材料。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石家庄车辆厂在FAL056/3Z机械冷藏车制冷组上以HFC-134a替代CFC-12的试验情况,得出了在不更换机组现有主要部件的情况下,HFC-134a完全可以替代CFC-12的结论,为铁路冷藏运输领域CFCs的替代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