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介绍了微机防溜逸控制系统的原理、相应的软硬件设计、特点、功能和可靠性等。  相似文献   

3.
彭晔 《铁道货运》2012,30(6):7-9
针对车站车辆溜逸事故时有发生的现状,按照铁路车辆(列)停留的防溜规定,分析调车作业中车辆(列)溜逸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调车人员未认真执行车辆防溜规定,因风力或外力冲撞等原因造成车辆溜逸.提出在作业中对防溜措施进行卡控,严格防溜器具使用规定,完善防溜检查制度等措施,以减少车辆溜逸的发生,确保车站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前,铁路车务系统现场防溜作业安全控制手段相对缺乏、更多采用人控手段。文章从现场需求出发,梳理既有防溜作业流程,研究基于低功耗物联网技术的车辆溜逸安全防护系统,实现防溜作业全过程监测,避免因防溜器具漏设、漏撤等导致的行车事故。实践证明,该系统可有效提高防溜作业标准化程度,降低调车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为当前车站防溜作业管理困难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市域铁路在运营过程中的救援场景研究缺乏及现有市域动车组能力不能完全满足救援的及时性要求等问题,本文研究了市域列车救援工况的溜逸风险及制动策略。首先,建立多编组列车连挂时的纵向动力学模型;然后,以北京大兴机场线为例,分析在救援工况下现有运营方式可能带来的列车溜逸风险;最后,结合相关标准,分析救援过程不同制动模式下乘客的舒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 33‰坡道上救援车以 5 km/h 连挂时,保持制动模式下列车加速度和冲击率将会达到 10.5 m/s2和 9.9 m/s3,且发生溜逸,而采用紧急制动模式时,列车的加速度和冲击率分别下降了 63.1%和 54.7%,未发生溜逸;当救援车连挂速度降低至 3 km/h 后,列车最大加速度和最大冲击率分别降低至 2.1 m/s2和 2.4 m/s3,乘客舒适性明显提高。在坡道停车时,由于存在制动-牵引切换过程,为保证在最大坡道上不溜车,列车保持制动力需达到 60%最大常用制动力以上。  相似文献   

6.
溜逸现象严重威胁有轨电车的行车安全,为此本文设计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溜逸防护系统.根据需求分析,系统选取了速度传感器和多普勒雷达相结合的测速定位方式,制定了溜逸防护、静态防护和退行防护3种模式的具体方案,通过编程实现了系统功能,也验证了所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跨越式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理念不断创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日臻完善,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得到大规模提升,铁路运输的安全形势逐步趋于稳定。但随着铁路相继实施的五次提速调图,旅客列车速度的大幅度提高,重载货物列车的大面积开行,全路运输安全面临新的形式和要求,相继发生和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隐患,特别是2004年“11.19”哈尔滨站发生的由于专用线停留车辆溜逸构成的旅客列车重大事故,充分暴露出在专用线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专用线车辆防溜安全已经成为专用线安全管理和要重点防范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谢煌 《铁道运营技术》2003,9(3):14-15,20
车辆溜逸是行车惯性事故,在行车事故中占较大比重,危害性大.文章针对全国铁路近几年来,发生的车辆溜逸比较典型的事故案例,分析了引发车辆溜逸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重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改动微机联锁程序、设计控制电路等方法,将自动防溜车脱轨技术与微机联锁系统相结合,应用在莱钢编组站翻车机线路上,有效预防了溜车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内昆线大关至昭通段桥隧多、坡度大,高坡地段累计长度为84 km左右,多数地段坡度为20‰以上,线路设计最大坡度23.5‰. 为确保铺架施工顺利安全进行,本文对车辆溜逸原因和车辆防溜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铁路客车车体参数化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体的强度计算多采用ANSYS软件,计算功能的强大是该软件的优势,但对于大规模复杂模型来说整个计算过程中建模的时间占了很大一部分,如何提高建模速度是提高整个计算速度的关键,现就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新方法,即将APDL参数化语言应用到建模的过程中,针对较为复杂的问题编写相应的宏文件进行批处理,将界面操作与APDL操作相结合,以参数化建模处理为主,界面操作为辅,利用这种方法成功建立了一大型机车车辆车体模型并完成了静强度计算,用时只为界面操作的1/2,与传统方法相比大大的提高了建模的速度与精度。  相似文献   

12.
青藏铁路客车研制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瑞淳  朱彦 《中国铁路》2002,(12):57-59
针对青藏高原高海拔、低气压、严寒、缺氧、暴风雪多、气候多变,紫外线照射强烈等特殊环境运用工况,探讨研制青藏铁路客车所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及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初步的研制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铁道车辆车体疲劳强度评估的方法中,数值仿真分析具有高效性和经济性的特点。车体疲劳强度数值仿真分析主要涉及疲劳载荷工况选取、车体结构规范建模、应力评估准则建立。文章在综合分析已有的车体结构疲劳强度分析标准和材料疲劳强度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2种车体疲劳强度评估的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并给出了模型有限元单元大小15~20 mm的建议值以及相应的应力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14.
铁道客车大变形碰撞仿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数值仿真技术对铁道客车进行大变形碰撞研究。通过设置不同部分壳体单元的不同厚度,巧妙地处理了车体钢骨架与车体侧墙板及其他各种板件的焊接关系。根据仿真结果分析车身主要吸能部件的变形规律,改进牵引缓冲梁的结构,提高其吸收能量的性能。建立车与车的正撞模型,计算表明初速度相对大的车可能爬到初速度相对小的车上。建立斜角碰撞模型,指出为了减少列车脱轨后的严重伤害,应加强铁道安全护栏的研究。假人模型中的有关头部伤害指标和大腿伤害指标的计算结果表明,列车碰撞及其乘员二次碰撞是导致乘客伤害的关键原因。利用PAM CRASH的并行处理技术,进行了600万自由度有限元模型的25B铁道客车之间的碰撞分析。  相似文献   

15.
温广智  胡斌 《铁道车辆》2005,43(6):31-34
介绍了铁路客车轴箱分解机的技术参数、结构、性能特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该设备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以与轮轨磨耗指数、临界速度和轮轨横向力相关的3个函数为目标函数,以圆弧型车轮型面的圆弧半径和圆心坐标为设计变量,以Nadal脱轨系数最大值不超过GB 5599—85标准规定的1.0、轮轨最大接触应力不超过车轮材料剪切强度3倍和车轮滚动接触疲劳因子小于0的要求为约束条件,给出了铁路客车车轮型面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欧洲ERRI 200 km.h-1标准客车为例,利用铁道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2005/Rail建立铁路客车动力学模型,并用给出的型面优化模型对其LMa车轮型面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踏面型面优化后的车辆临界速度提高约50%,车辆通过曲线时的轮轨磨耗指数下降约12%。  相似文献   

17.
铁路客车加装改造集便装置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铁路客车加装集便装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针对25K和25G型铁路客车的YZ、YW、RW 3种车型及不同转向架情况提出改造加装方案,并讨论了结合厂级修理和赴车辆段改造的施工范围,同时计算提出了集便装置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8.
阻尼材料在铁道客车减振降噪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阻尼减振降噪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利用阻尼材料的特性以及阻尼结构的合理设计,达到良好的减振降噪目的。常用的阻尼材料主要为高分子黏弹性阻尼材料。对阻尼材料及其特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对铁道车辆用减振降噪阻尼材料进行了综述和分析,讨论了阻尼材料在铁路客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客车闸片运用故障和检修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从客车定检、运用维修、检修标准、配件材质等因素全面分析造成闸片脱落的原因,并为控制闸片脱落故障、消除配件脱落安全隐患提出了强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滑蓉 《中国铁路》2011,(1):64-67,86
铁路旅客车站导向标志系统是我国高速铁路信息导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化的导向标志系统已应用于我国多条高速铁路车站,为旅客快速出行和半站客流组织引导提供了极大便利。通过分析铁路旅客车站导向标志系统的影响因素,明确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提出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阐述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