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直流配电系统是舰船综合电力系统中的一种新兴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水平。然而,如何在舰船综合电力系统中有效应用直流配电系统,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研究直流配电系统在舰船综合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并对综合电力系统的机电设备进行建模,为直流配电系统在舰船综合电力系统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舰船交流区域配电网络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舰船配电网络结构是关系舰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的舰船配电网络结构已不能满足舰船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本文介绍了舰船配电网络结构的技术发展水平,指出了现有配电网络结构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分析、研究现有的舰船配电网络结构和相关文献,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舰船交流配电网络结构.介绍了配电网络结构可靠性指标,并将提出的配电网络结构与不同的舰船交流配电网络结构进行了负荷点故障率和系统可靠性指标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配电网络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是未来舰船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舰船技术的发展,舰船电力系统容量不断提升,对舰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舰船的环形区域配电系统很好地解决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本文介绍舰船配电系统常用的几种方式,着重分析了环形配电方式及其优点;讨论舰船区域配电系统及其构成的模块,并给出舰船区域配电系统的结构图,总结了舰船区域配电系统建立的目标;提出2层现场总线的监控系统和3层现场总线的监控系统,并分析2种监控系统应用场景。这对我国舰船区域配电监控系统可靠性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船载自动化设备的装机量猛增,在提高船舶功能性、自动化水平的同时对船舶供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由于电力推进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柴油机驱动技术有环保、功率稳定等优点,在舰船动力系统的应用逐渐广泛,也促进了舰船电力系统的发展。现代大型舰船的电力系统电压等级越来越高,输电网络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导致舰船电力系统的故障率上升,甚至引发严重的事故。因此,研究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和自适应保护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充分结合大型舰船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保护原理的综合电力系统,并对该系统的配电网络保护和变压器保护进行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5.
基于直流配电系统的船舶综合电力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虹 《舰船科学技术》2005,27(Z1):31-37
综述了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技术的发展,比较了各种配电系统的特点,论述了直流区域配电的优点.以设想的核动力商船为背景,提出了一种综合电力系统方案.该方案以直流区域配电系统为基础,以高速整流发电机为电源,采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电力变换、系统保护和调速控制.阐述了该方案的特点和对总体的影响,分析了实现该方案须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系统阐述了国内外舰船电力系统的配电网络结构,对不同类型的配电网络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我国进一步开展舰船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结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综合电力系统是舰船的关键组成部分,为舰载用电设备提供高质量、稳定、安全的电源。随着舰船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舰载用电设备的装机量越来越大,导致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日益复杂,系统的故障检测和维护变得困难。配电网络主要起到电力系统电源分配、调度和管理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大型舰船电力系统的工作性能,国内外研究人员对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设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本文在传统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总线技术和潮流计算,研究了舰船电力系统网络重构和优化等问题,显著改善了舰船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和抗干扰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短路故障对舰船电力系统危害极大,必须对系统中出现的短路故障迅速定位并及时排除,以减少损失。针对直流区域配电这一新型配电方式,提出了一种采用故障特征集匹配来进行故障定位的方法。经仿真试验验证,该方法可以快速定位故障位置,为及时排除故障保证舰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舰船电力系统是舰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确保舰船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为了对舰船电力系统各个用电终端的用电量进行合理、高效的监控,进而从整体上提高舰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GSM通信网络技术的舰船电能计量终端,该终端不仅具有自动电能测量功能,还具有用电终端的监测和报警功能,本文重点对该电能计量终端的短信息传递原理、总体设计和硬件电路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舰船电气化、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远程控制实现低压配电设备的协调、节能运行,因此提出舰船低压配电设备远程控制系统设计。为了降低低压配电设备的综合能耗,设计舰船低压配电设备远程控制系统,硬件包含微处理器选型单元、控制器选型单元与通信接口硬件单元;软件包括远程控制框架搭建模块、控制器程序设计模块与配电设备协调运行控制模块。通过硬件单元及其软件模块的设计,实现了舰船低压配电设备运程控制系统的运行。实验数据显示,设计系统应用后,线路损耗降低了21.19%,设备利用率提升了66%,充分证明了设计系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吴骏  赵凡琪 《船舶》2013,(6):69-72
随着海军舰船的舰载设备Et趋复杂以及负载容量越来越大,导致电力系统配电层次Et益增加,双电站也更广泛地用于舰船以及要求具备安全返港能力的客船上。文中介绍双电站之间的跨接开关、主配电板的母联开关与配电系统各层次开关间保护整定值的合理分配以及各层开关的匹配原则。  相似文献   

12.
对电力推进科考船在科考作业时由于负载波动给电力系统带来技术难题进行分析,提出在电力系统中加入磷酸铁锂储能单元的解决办法,以实现利用储能单元具有的削峰填谷能力,使电力系统的运行趋于稳定。同时,以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为例,介绍储能系统兼具动力电池系统在船舶进出港时实现纯电力推进的零排放关键技术。提出含磷酸铁锂储能单元的电力推进配电系统的配置方案及其充放电调度控制方式,为工程人员设计类似科考船提供解决方案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压直流电力系统应用于船舶,中压直流配电板的抗燃弧计算和设计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中压直流配电板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其故障燃弧的物理过程,提出并应用了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完成了燃弧仿真建模和计算,计算精度相比以往的气体平衡态计算法大幅提高。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和误差来源,提出了中压直流配电板抗燃弧优化设计方案,并展望未来更为精确的耦合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14.
潜艇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在潜艇上的应用与普及成为必然.分布式供电、综合电力推进以及辅机交流化是潜艇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潜艇电力配电系统、电力推进系统及电气传动技术等几个方面的现状分析,阐述了电力电子技术在潜艇电力配电系统、电力推进系统和电气传动等几个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指出了潜艇使用电力电子变换装置所存在的电磁干扰(EMI)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周晓葵 《船舶》2012,23(5):72-75
在船舶建造单元化、模块化及快速化发展的过程中,卫生单元的应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根据规范要求及实船应用的经验,针对卫生单元种类(整体型和组装型两类)的特点,从材料选择、内部设计、进排水系统、电气及通风设计、卫生单元检修与使用等各专业要求,以及在船上定位设计的方式和注意细节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基于节点电势法的舰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冀欣  张晓锋 《船海工程》2007,36(5):132-135
针对舰船电力系统中非线性负载尤其是异步电动机负载较多,且发电机组数量多、容量小,需考虑其功率分配关系等特点,提出基于节点电势法的潮流计算改进算法。利用此算法对一个8节点的典型舰船电力系统模型进行计算,并通过Matlab软件仿真予以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计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韩旗 《船电技术》2011,31(2):33-36
舰船配电网络结构是关系舰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因素,现有舰船配电网络结构已不能满足未来舰船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本文介绍了目前舰船配电网络结构,指出了现有配电网络结构中存在的不足,然后总结分析了区域配电的特点,提出区域配电将是未来舰船配电网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综合电力推进技术为代表的大型海洋工程船舶可视为船舶设计和制造技术的新一代革命,已逐步形成当今高技术船舶动力系统发展的主流趋势。由此带来更多的是中高压电力系统和区域直流配电系统在海洋工程船舶上的广泛应用。本文将根据目前相关IEC标准和各船级社规范,对海洋工程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区域直流配电技术、中性点接地技术、保护技术、谐波抑制等关键技术进行相关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关设计方法和理念,为后续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DP-3动力定位控制系统在钻井平台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项目为例,重点阐述在此项目中的DP-3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生产设计及其在DP控制网络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优化时钟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编码方法,并分析了其在高速串行通信中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V H D L编程实现上述方法的编码、解码功能,完成了在Q u a r t u s I I环境下的仿真验证。通过在F P G A硬件设备上的实际测试,验证了其可行性和可靠性。通过对多种现有串行通信协议的研究,并在借鉴I E C 6 0 0 4 4-8通信规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定义协议。协议在编码效率和编程复杂度方面得到一定的平衡。通过与传统串行通信方式比较并结合电力推进控制系统的现状和性能需求,分析了其在电力推进控制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完成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