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Z250换CY80     
张守生 《摩托车》2009,(10):30-30
1984年建集团设与日本雅马哈合作生产的第一批500辆命名为重庆·雅马哈CY8089摩托车投放市场。1990年,CY80车的国产化率达到了88%,在20多年里CY80创造了销售300多万辆的销售奇迹。CY80型摩托车先后获得“国家优质产品”、“中国公认名牌摩托车”、“全国最畅销产品”、“全国100个知名产品成果”等殊荣。如今,CY80型摩托车仍在出口销售,优异的产品质量使CY80成为了一代经典摩托车。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建设集团引进了日本雅马哈V80摩托车技术,生产的重庆·雅马哈CY80型弯梁车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并创下了单一车型年产销40万辆的辉煌业绩。90年代中期,建设集团再次引进日本雅马哈技术,生产的建设·雅马哈JY110弯  相似文献   

3.
建设集团的经典之作重庆·雅马哈CY80型摩托车,自1984年投产以来,深受国内外用户青睐,迄今已累计产销260万辆,成为我国单品种销量最大、生命期最长的极少数车型之一。先后获“中国公认名牌摩托车”、“全国最畅销商品金桥奖”等多项殊荣,今年初又被国家技术监督局确定为重点保护名优产品之一。为延续CY80的生命,并赋予它新的魅力,建设集团对其进行了重大改进,成功地开发出CY80的“升级”产品JS100-8。新车型由于保持了CY80的全部优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国际先进技术,设计最新款式的摩托车,是建设集团的一贯追求,也是其产品历年来屡获殊荣备受推崇的优势和资本。前不久,建设集团推出的新一代骑式JS125-4X,采用了日本雅马哈的发动机和整车造型,外观俊朗,动力超群,因而迅速在全国“蹿红”,成为建设集团继CY80(上世纪中国80王)后向广大用户递交的又一张烫金“名片”。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一款技术、产品全盘引进的弯梁摩托车型。它的问世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成就了建设作为中国弯梁摩托开山鼻祖的历史地位.开启了建设与日本雅马哈的技贸合作,让建设一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摩托车品牌和中国摩托车行业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6.
建设CY80摩托车曾创下单一品种销量超过300 万辆的神话,如今建设CY80摩托车虽已经停产,但保有量仍不小。该车化油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一些故障,建议大家按如下方法加以排除。 1 接头松动由于路面不平和发动机的运转振动,化油器接  相似文献   

7.
建设大事记     
1980年 建设增加了特种机械、高压气枪、缝纫机、摩托车等5条生产线。 1981年 2月,重庆牌JT50型机动脚踏两用摩托车成功注册。 1983年 6月18日,建设与日本雅马哈签订了V80型(建设改名为CY80型)摩托车技术许可证合同。  相似文献   

8.
重庆牌,这个由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我国唯一以地名注册的摩托车品牌,从一开始就与日本雅马哈结下了难解之缘。在28年引进、吸收、消化、创新雅马哈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行业内响当当的品牌,尤其是CY80摩托车以其车型经典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的摩托车年产量一直保持在800~1 100万辆之间,全国每年摩托车总销量也保持在700~900万辆之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消费国.面对如此巨大的摩托车消费市场,海外的摩托车生产企业纷纷将中国作为其开拓市场的重点.但在目前,由于受到相关投资法规和高达60%的整车进口关税的限制,海外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只能采取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的办法,靠输入KD件来获取一些利润并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整车则较少直接输入国内.但在中国加入WTO后,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海外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则有可能依靠其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开发能力、高度的自动化生产线等优势,在中国独资设厂,就地生产.或专门根据中国消费者的爱好和需求,开发销往中国的质优价廉的中、低排量的摩托车,直接把产品输入中国市场.因此,在入世后,中国这个巨大的摩托车市场上的竞争无疑将会越来越激烈,国内摩托车市场将会受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摩托车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国民经济高速增长,GDP增长幅度达到10.7%,随着消费税政策的调整、出口秩序的整顿及国家“惠农”政策的进一步扩大,摩托车行业运行日趋规范,在原材料涨价、电动车冲击等不利因素下,全年摩托车累计生产2144.35万辆,同比增长20.83%,销量累计2126.67万辆,同比增长19.96%,产销量突破2000万辆大关,创历史最好水平。2006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816.29亿元,同比增长15.59%,累计实现利润24.75亿元,同比增长49.81%,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升,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三轮摩托车在整个行业中虽然比重不大,但市场十分活跃,亮点突出,呈现出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本文试图通过三轮摩托车发展状况的综合分析,把握行业运行态势,供业内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恒 《摩托车》2004,(7):10-12
2003年摩托车行业共生产1456万辆摩托车,比2002年增长12.92%,销售1475万辆,产销率达100.65%;全行业总产值611亿元,实现利税36亿元,其中利润7亿元。  相似文献   

12.
2004年5月13日,日本雅马哈公司整合了在华原市场中心和销售中心功能的新营销公司在上海成立,并于5月26日正式开始运作。这标志着雅马哈在华统一的销售战略将逐渐形成。新公司的全称为“上海雅马哈建设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由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日本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以及双方的合资公司——重庆建设·雅马哈摩托车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3.
中国摩托车工业包括国有、集体、中外合资、民营等形式,资产总额600亿元,每年的工业增加值在100亿元左右,工业产值约占国内GDP的1%。摩托车产量自1993年以来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位,2001年产销量已高达1200万辆以上,占世界总量的50%。目前,中国摩托车人均占有率已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至此,中国不仅是摩托车生产大国,同时也成为摩托车消费大国。然而,中国摩托车工业走过了怎样的发展之路,在昂首迈向强国的征程中,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是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并加以积极应对的。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重庆的摩托车业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曾经独步天下,不仅孕育了嘉陵、建设等著名品牌,同时也使我国摩托车工业由“星星之火”而成“燎原之势”,并一举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摩托车产销国。与此同时,伴随嘉陵、建设的发展壮大,带动了整个重庆摩托车兵团的崛起与壮大,许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纷纷在这个过程中迅速发展起来,如力帆、隆鑫、宗申等,形成了现在重庆摩托车兵团大中小、国有、民营一应俱全的格局。这个“混合兵团”无论是在摩托车产量和销量上,还是在摩托车的外贸出口方面,始终为我国摩托车行业扛起帅旗打头阵、拔头筹。可以说,重庆兵团是中国摩托车发展的晴雨表。但随着山东、广东、浙江等摩托车兵团的迅速崛起,群雄争霸取代了重庆摩托独步天  相似文献   

15.
建设集团在具有“80王”美誉的CY80型摩托车的基础上,开发出CY80的”升级”产品——JS100-2000。新车型除保留了CY80的全部优点外,增大了排量,配置四冲程发动机,使该车更加舒适,适合市场、环保、节能的需求。目前该车已全面上市,并深得用户的青睐,9月份生产的2000多辆很快销售一空,成为“建设”新一代中的强势一族。外观描述 JS100—2000承袭了CY80的优美造型,车体圆滑、结构紧凑、线条流畅、动感十足。由于采用了独特的喷漆工艺和材料,全车覆盖件质感丰满、色泽艳丽、光亮如镜。头部的豪华航空仪表雍容华贵,前照明系统因采用25W宽幅方形单眼全新  相似文献   

16.
2006年,中国摩托车行业凸显狂飚突进之势,一举跃上年产2000万辆大关。然则,在火热的表象下寒流滚滚,诸多摩企备感步履维艰,甚者被市场无情汰除,被逐出中国摩托车的竞争舞台。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建设摩托凭其百年军工的深厚积淀,凭其与世界摩托强企日本雅马哈的携手之利,凭其用“芯”做摩托的独到胆识,笑傲2006年风云变幻的中国摩托车行业。2007年,中国摩托车行业前景难料、扑朔迷离,不少摩企禁若寒蝉,而建设摩托宣称,将挟2006年之威,全力发动五“芯”战略,大力掀起五“芯”风暴,在中国摩托车行业实现这样一幅动人的愿景——  相似文献   

17.
重庆晋林机械厂为车用减震器专业生产厂家,生产的摩托车减震器主要有:雅马哈CY80、建设JS50Q—4E,JS60A,轻骑QM50、铃木K90等,其结构均为筒式液压结构,是在引进日本雅马哈80等车型产品的基础上测绘设计而成的具有国际80年代的技  相似文献   

18.
重庆·雅马哈CY80型摩托车,是建设集团1983年从日本雅马哈公司引进的先进车型,从1984年投放市场以来,迄今已累计产销260多万辆,占全国同期80车总产量的85%以上,成为国内摩托车行业单品种销量最大、生命期最长的极少数车型之一,被用户誉为“80王”。先后获“国家级新产品奖”、“全国最畅销产品金桥奖”、“中国公认名牌摩托车”、“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国家重点保护名优产品”、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技术》2009,(1):23-23
2008年12月19日,建设摩托车新厂区、建设雅马哈新厂区同时落成。位于重庆巴南花溪工业园的建设摩托车新厂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摩托车制造基地之一,而位于重庆九龙坡九龙工业园的建设雅马哈新厂区是日本雅马哈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海外工厂和出口基地。  相似文献   

20.
魏振海 《摩托车》2004,(5):10-10
欧洲地区对于我国摩托车行业来说是一个高端市场。而一款来自中国的“春兰虎”摩托,却悄悄地在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挪威、芬兰、希腊等国登陆,成为那里一道靓丽的新风景。特别是在素有“浪漫之都”之称的法国,“春兰虎”销量大增。新春伊始,春兰摩托车公司即实行满负荷生产,为完成法国H·K公司3000辆的追加订单而加班赶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