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航海》2015,(1):62
当地时间1月14日,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的秘书长Koji Sekimizu在瑞典马尔默的世界海事大学宣布了2015年世界海事日的主题——"海事教育和培训"。Koji Sekimizu表示,有效的培训标准则永远是航运业安全和有保障的基础,航运业需要维持航运人才的质量、技能以及竞争性。IMO选择这一主题的原因是为了强调一个技能熟练和积极性高的航运人才对航运产业的重要性。没有高质量的人才,航运产业就寸步难行,难以对行业的安全性和产业环境做出改善。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将在海南实施更加开放的航运政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海南航运业将呈现新的特征.作者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航运进行了展望,分析了未来海事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考验,并提出海事部门要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推进海事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以适应高速发展的航运经济.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     
正办刊宗旨以国际的视角聚焦中国航运业发展和航运企业实践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国际海运经济、管理、法律和技术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专业、深入和前瞻性的解读和分析,着力搭建港航企业、贸易商、制造商和主管机关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政府、航运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决策、管理和操作提供参考,推动和促进我国航运业健康、快速发展。主要栏目海运经济与管理|海事管理|海事公约与法规评论|船舶与人员安全|环境保护|航海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标准刊号ISSN 1006-7728,国内统一刊号CN21-1284/U,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海运》办刊宗旨:以国际的视角聚焦中国航运业发展和航运企业实践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国际海运经济、管理、法律和技术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专业、深入和前瞻性的解读和分析,为政府、航运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决策、管理和操作提供参考。主要栏目:海洋战略,港口经济,海洋工程,航运经济,船舶管理,邮轮游艇,海事管理,海云技术与管理创新,海运安全,海事公约,法律法规,海洋文化。  相似文献   

5.
公约背后     
《中国船检》2013,(5):6
<正>近年来,随着国际航运业的迅猛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国际社会对海上船舶安全和海洋环境的日益关注,与之相关的国际海事公约不断产生、修正和修订。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航运减排是永恒的主题,无论是EEDI,还是欧盟拆船法案,抑或航海碳税,它们都不是终点,未来类似的"小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运     
<正>办刊宗旨以国际的视角聚焦中国航运业发展和航运企业实践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国际海运经济、管理、法律和技术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专业、深入和前瞻性的解读和分析,为政府、航运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决策、管理和操作提供参考。主要栏目航运经济与管理|海事管理|海事公约与法规分析|船舶与人员安全|环境保护|航海技术船舶机电技术|船舶设计与建造|海商法评论|航史天地|航海手记|海运百科  相似文献   

7.
正海事系统唯一对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首批学术期刊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5352/U国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2278立足海事,服务航运!发行范围覆盖海事系统、航运企业、口岸单位、造船企业、保险理赔、船级社、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相关单位。宣传国家海事政策法规探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传播国际国内海事信息弘扬海事先进文化理念搭建航运业界交流平台《中国海事》为大16开版本,月刊,每期80页,全彩色印刷,定价15元,全年180元,自办发行。  相似文献   

8.
孙鸣岐  张涛 《航海》2010,(5):14-15
<正>航运仲裁,按行业的习惯叫法为"海事仲裁",它是解决海事海商、海上保险、港口建设、船舶修建造等纠纷的有效处理机制,同时也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过程中"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航运业的特殊性和我国历来具有重诉讼轻仲裁的观念,航运仲裁业发展一直困难重重。由于航运业专业性的特点,在航运纠纷处理上除了需要具备通常的法律知识之外,还需要具有航运业背景,熟悉和了解航运流程、航运规范、国际航运  相似文献   

9.
世界海运     
正办刊宗旨以国际的视角聚焦中国航运业发展和航运企业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国际海运经济、管理、法律和技术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专业、深入和前瞻性的解读和分析,为政府、航运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决策、管理和操作提供参考。主要栏目海运经济与管理|海事管理|国际公约|船舶与人员安全|环境保护|航海技术|船舶机电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世界海运     
<正>办刊宗旨以国际的视角聚焦中国航运业发展和航运企业实践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国际海运经济、管理、法律和技术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专业、深入和前瞻性的解读和分析,为政府、航运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决策、管理和操作提供参考。主要栏目航运经济与管理|海事管理|国际公约|船舶与人员安全|环境保护|航海技术|船舶机电技术船舶设计与建造|海法评论|航史天地|航海手记|海运百科  相似文献   

11.
风险分析与综合安全评估(FSA)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世纪初泰坦尼克号客船的沉没导致产生了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在此之后,海上航运业的发展与海事国际公约相互依存,对保障海上航运安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大自然与海洋环境的复杂与恶劣依然如故,技术的进步还达不到消除海上灾难的地步.近20年来重大的海难事故引发了对国际海事组织(IMO)相应公约的修改.  相似文献   

12.
《世界海运》2009,32(9):44-46
W:现代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给海事管理机构带来哪些挑战?W:现代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给海事管理机构带来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使海事管理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国内说,如何真正做到“船舶适航、船员适任、安全畅通、有效监管、优质服务”,促进我国航运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世界海运     
<正>办刊宗旨以国际的视角聚焦中国航运业发展和航运企业实践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国际海运经济、管理、法律和技术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专业、深入和前瞻性的解读和分析,为政府、航运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决策、管理和操作提供参考。主要栏目航运经济与管理|海事管理|国际公约|船舶与人员安全|环境保护|航海技术|船舶机电技术船舶设计与建造|海法评论|航史天地|航海手记|海运百科  相似文献   

14.
世界海运     
正办刊宗旨以国际的视角聚焦中国航运业发展和航运企业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国际海运经济、管理、法律和技术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专业、深入和前瞻性的解读和分析,为政府、航运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决策、管理和操作提供参考。主要栏目海运经济与管理|海事管理|国际公约|船舶与人员安全|环境保护|航海技术|船舶机电技术船舶设计与建造|海法评论|航史天地|航海手记|海运百科  相似文献   

15.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9月份以来航运业明显出现萧条迹象。文中分析了金融危机对航运业的影响、航运市场不景气对海事监管的影响,并提出海事监管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世界海运     
正办刊宗旨以国际的视角聚焦中国航运业发展和航运企业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国际海运经济、管理、法律和技术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专业、深入和前瞻性的解读和分析,为政府、航运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决策、管理和操作提供参考。主要栏目海运经济与管理|海事管理|国际公约|船舶与人员安全|环境保护|航海技术|船舶机电技术船舶设计与建造|海法评论|航史天地|航海手记|海运百科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梳理、研究新加坡航运税收制度,总结其实施良好的海事业奖励计划(国际船运企业优惠、海事租赁业优惠、航运相关服务业优惠)、航运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及其他税收优惠措施。结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独特地位、情况,提出航运税制改革建议:借鉴新加坡海事业奖励计划,建立全面的保护航运企业、航运相关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予航运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简化航运业税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效借鉴新加坡航运税收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上海航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今年正值世界著名海事媒体--挪威<贸易风>创刊20周年.为此,<贸易风>近日在北京柏悦酒店举办了航运·中国研讨会.会议聚集世界航运相关产业具有影响力人物,共同探讨有关海事,海洋工业,能源,拆船等议题,从而以长期,可持续的方式实现全球航运业经济转型和复兴.  相似文献   

19.
世界海运     
正办刊宗旨以国际的视角聚焦中国航运业发展和航运企业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国际海运经济、管理、法律和技术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专业、深人和前瞻性的解读和分析,为政府、航运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决策、管理和操作提供参考。主要栏目海运经济与管理丨海事管理丨国际公约丨船舶与人员安全丨环境保护丨航海技术丨船舶机电技术船舶设计与建造丨海法评论丨航史天地丨航海手记丨海运百科  相似文献   

20.
<正>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航运市场进入一轮漫长的调整期,国际海运需求格局和供应链秩序发生巨大变革和调整。"新常态"下,对包括航运市场布局、商业模式以及供应链控制能力等都将提出新的要求。航运业、海事业、港口业继续面临严峻的挑战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概念。11月9日,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对中国经济"新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