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接驳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第三次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为基础,在考虑影响接驳方式选择的个人、家庭社会经济属性的基础上,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接驳方式选择模型.利用模型估计得到参数,通过计算事件发生比,分析变量对接驳方式选择的影响程度.用一个案例,阐述接驳方式选择模型的运用,结果表明:接驳方式选择模型适用于研究个体的出行决策,预测正确率达到70.5%.轨道交通接驳方式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对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吸引能力和扩大其影响范围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构建评价体系、算例说明,验证该方法可为相关企业决策者合理选择运输方式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旅客时间价值角度分析主要交通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进行城间出行前,首先面临的是交通方式的选择。可将旅客的时间价值和旅行距离作为旅客选择交通的基本决策变量,分析铁路、公路、航空主要客运方式的综合效用值,得出3种交通方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比价采购的内涵,提出了选择比价供应商的基本条件和原则、选择比价采购进货的方式以及构建比价采购管理模式的思路,并对比价采购管理模式的运行方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对现代有轨电车可采用的司机人工控制方式和列车自动控制方式进行适用性研究,分析行车需求、环境条件、平交路口控制方式、工程实施方式、景观需求、投资及维护等因素对选择列车控制方式的影响及相互制约关系,提出现代有轨电车工程选择列车控制方式的原则和思路,即:行车需求低的有轨电车工程适合司机人工控制的方式;行车需求高的工程须采用列车自动控制的方式实现安全防护,此时应尽量创造封闭的线路环境,通过立交的方式减少平交路口,为信号系统提供实施自动控制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对炼钢电弧炉烟尘治理中排烟方式的选择进行了论述,并对各种排烟方式加以讨论,指出排烟方式的选择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还以高位伞形罩和半密闭罩为例说明合理选择排烟方式并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比价采购的内涵,提出了选择比价供应商的基本条件和原则、选择比价采购进货的方式以及构建比价采购管理模式的思路,并对比价采购管理模式的运行方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Nested-Logit模型在轨道交通衔接方式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轨道交通衔接方式的选择不仅与衔接方式的服务水平有关,且与出行者个人属性密切相关,本质上属于一种出行者的选择行为。通过对衔接方式选择的行为数据分析,得出:利用轨道交通出行的人群,年龄在20~30岁之间、年收入5万元以下,大部分无私家车(占85%以上),平日以工作目的为主,假日以购物娱乐为主,衔接方式主要为步行,其次为道路公交;总衔接时间占总出行时间的比例主要集中在0.19~0.64之间。在数据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出行者选择轨道交通的基础上选择衔接方式的行为,建立了2层的Nested-Logit模型,不仅可用于轨道交通衔接客流的预测,而且可应用于交通政策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北京城铁13号线望京西站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普通换乘站点多方式衔接换乘的特点,建立以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3种主要换乘方式,及私家车、自行车、步行3种附加交通方式为选择肢,构建基于出行目的、衔接距离双重因素最优的广义-Logit方式选择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普通轨道交通站点多方式客流衔接换乘预测方法,通过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及对比验证,证明该方法能够客观和精确的预测轨道交通与衔接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客流量,研究成果对未来轨道交通站点多方式换乘设施布设,客流交通组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探析及定量化揭示高速巴士与普通铁路列车竞争下旅客出行选择行为机理,从购票、到站、中转换乘、出行和离站全过程视角科学地设计旅客出行选择行为实验,获取旅客出行活动的RP数据,解析旅客购票与出行特征、交通枢纽集散特征及运输方式服务质量感知水平;以普通铁路与高速巴士作为旅客乘车方式选择肢,设置影响旅客乘车选择的特性变量,将高速巴士作为参考方式建立旅客乘车选择模型,研究普通铁路列车与高速巴士竞争下多维影响因素对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作用机理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拥有小汽车、网络购票、到站时间、出行距离、舒适性和准时性对普通铁路列车和高速巴士竞争下旅客出行选择行为有较大影响,其中富有弹性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准时性、舒适性和出行距离,弹性值相应为1.86,1.66和1.58。研究成果对于充实完善区域交通选择行为理论、揭示区域交通方式竞争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